PCB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2844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3
一种PCB及其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至少两片PCB子板上分别加工通孔,所述通孔穿通所属的PCB子板,且包含第一类型通孔以及第二类型通孔;在每两个相邻的PCB子板的相邻表面,分别形成焊盘子层,所述焊盘子层中的各个焊盘与所属的PCB子板上的所述第一类型通孔一一对应且实现电连接;对所述相邻的PCB子板的焊盘子层进行焊接处理;其中,所述第一类型通孔用于在相邻的PCB子板之间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二类型通孔用于在所属的PCB子板内部和表面形成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工艺复杂度和生产成本,并且通过焊接处理对各个PCB子板进行组合。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B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PCB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网络产品性能的高速发展,用于网络产品中的背板通道容量要求越来越高。为达到背板通道容量的要求,若采用普通的单面压接的方式加工作为背板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不但背板的容量难以达到要求,并且使得PCB设计层数越来越高、尺寸设计越来越大,同时,层数的增加使得板厚相应增加,给常规多层PCB加工工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大尺寸、板厚、通孔电镀能力等均已达到厂家设备能力极限,难以提升。
[0003]为了在PCB中加工出通孔,现有技术采用的方案是先分别制作PCB子板,再通过常规压合的方式将多个子板压合为PCB,最后通过机械钻孔方式,在PCB上形成通孔。其中,PCB子板可以是单层板,还可以是利用普通的多层板,完成内层电路图形制作后,再压合形成的多层子板。
[0004]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随着PCB的孔的直径越来越小,而压合后的PCB层数较多,厚度较大,导致孔径比非常大,工艺复杂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电路板PCB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至少两片PCB子板上分别加工通孔,所述通孔穿通所属的PCB子板,且包含第一类型通孔以及第二类型通孔;在每两个相邻的PCB子板的相邻表面,分别形成焊盘子层,所述焊盘子层中的各个焊盘与所属的PCB子板上的所述第一类型通孔一一对应且实现电连接;对所述相邻的PCB子板的焊盘子层进行焊接处理;其中,所述第一类型通孔用于在相邻的PCB子板之间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二类型通孔用于在所属的PCB子板内部和表面形成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通孔与对应的焊盘之间具有间隔,且通过金属导线连接;和/或,所述第一类型通孔与对应的焊盘直接接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PCB子板之间,用于形成电连接的第一类型通孔相互偏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子层中的各个焊盘与所属的PCB子板上的所述第二类型通孔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至少两片PCB子板上分别加工通孔之前,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获取多片PCB单层板;对所述多片PCB单层板进行分组,并对每组PCB单层板进行压合处理,以形成至少两片所述PCB子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两个相邻的PCB子板的相邻表面,分别形成焊盘子层之前,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向至少一部分通孔内灌注导电材料,以形成层间导电通孔;和/或,在至少一部分通孔的内表面进行电镀处理,以形成层间导电通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的加工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甘霖林杰
申请(专利权)人: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