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定位式便携儿童餐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279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定位式便携儿童餐具,包括柔性扩口固定部、手捏卸力部以及斗形盛放部;所述柔性扩口固定部、手捏卸力部以及斗形盛放部一体成型;所述柔性扩口固定部与斗形盛放部底端连接,所述手捏卸力部位于柔性扩口固定部的边缘处;所述斗形盛放部上设置有握持部和内斗腔;所述斗形盛放部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弧形凸起部、第二弧形凸起部、第三弧形凸起部以及第四弧形凸起部;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与手捏卸力部的上下位置相对应,并且第二弧形凸起部可对手捏卸力部形成半遮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可定位式便携儿童餐具,可固定在桌面上,通过结构的优化设计,实现定位机构的解锁部位的半遮挡隐藏,降低误触的可能性,确保定位稳固。确保定位稳固。确保定位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定位式便携儿童餐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餐具,具体涉及一种可定位式便携儿童餐具。

技术介绍

[0002]儿童餐具,是指给儿童用的专用餐具。因为年龄的问题,需要针对这个年龄段做些特别的设计,如颜色、导热性、化学物质挥发性、握把的设计、杯盖的设计以及辅助功能等。根据年龄段的不同还要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计不同的餐具。
[0003]由于儿童的活泼好动天性,因此极有可能在吃饭时打翻餐具,现有的儿童餐具大多具有定位机构,可将餐具固定在桌面上。
[0004]但是,现有的儿童餐具的定位机构解锁部位容易被儿童的手指或者手持的勺子等器具误触,导致定位机构丧失定位能力,因此仍有较高的打翻餐具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
[0006]设计一种可定位式便携儿童餐具,可固定在桌面上,通过结构的优化设计,实现定位机构的解锁部位的半遮挡隐藏,降低误触的可能性,确保定位稳固。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可定位式便携儿童餐具,包括柔性扩口固定部、手捏卸力部以及斗形盛放部;所述柔性扩口固定部、手捏卸力部以及斗形盛放部一体成型;所述柔性扩口固定部与斗形盛放部底端连接,所述手捏卸力部位于柔性扩口固定部的边缘处;所述斗形盛放部上设置有握持部和内斗腔;所述斗形盛放部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弧形凸起部、第二弧形凸起部、第三弧形凸起部以及第四弧形凸起部;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与手捏卸力部的上下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与手捏卸力部之间留有间隙,并且第二弧形凸起部可对手捏卸力部形成半遮挡。
[0009]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扩口固定部的开口呈扩口状并且开口方向竖直朝下;所述柔性扩口固定部的底端轮廓呈椭圆形。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手捏卸力部向外凸出柔性扩口固定部,所述手捏卸力部具体位于柔性扩口固定部的底端一侧中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握持部具体位于斗形盛放部的两端,并且握持部水平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斗形盛放部的内斗腔的开口方向竖直朝上,所述内斗腔内设置有分隔加强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第二弧形凸起部、第三弧形凸起部以及第四弧形凸起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相对于柔性扩口固定部的边缘处呈向外凸出姿态。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可定位式便携儿童餐具,通过柔性扩口固定部、手捏卸力部、斗形盛放部的配合使用,可固定在桌面上,通过整体结构的优化设计,使斗形盛放部的第二弧形凸起部核对柔性扩口固定部边缘处的手捏卸力部形成半遮挡式隐藏,使得
斗形盛放部的侧面尤其是第二弧形凸起部可对儿童的手指或者手持的餐具进行阻挡,降低误触手捏卸力部的可能性,进而确保餐具的定位稳固,大幅降低打翻餐具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定位式便携儿童餐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定位式便携儿童餐具的侧面视角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定位式便携儿童餐具的底部视角示意图。
[0018]图中:1、柔性扩口固定部;2、手捏卸力部;3、斗形盛放部;4、握持部;5、内斗腔;6、分隔加强部;7、第一弧形凸起部;8、第二弧形凸起部;9、第三弧形凸起部;10、第四弧形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参考图1至图3,一种可定位式便携儿童餐具,包括柔性扩口固定部1、手捏卸力部2以及斗形盛放部3;所述柔性扩口固定部1、手捏卸力部2以及斗形盛放部3一体成型,并且材质为橡胶,质地柔软,便于清洗,同时可发生形变,便于携带;所述柔性扩口固定部1与斗形盛放部3底端连接,所述手捏卸力部2位于柔性扩口固定部1的边缘处,手捏卸力部2用于起卸力作用,使柔性扩口固定部1脱开桌面;所述斗形盛放部3上设置有握持部4和内斗腔5;所述斗形盛放部3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弧形凸起部7、第二弧形凸起部8、第三弧形凸起部9以及第四弧形凸起部10,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7、第二弧形凸起部8、第三弧形凸起部9以及第四弧形凸起部10均用于避免误触手捏卸力部2;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8与手捏卸力部2的上下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8与手捏卸力部2之间留有间隙,并且第二弧形凸起部8可对手捏卸力部2形成半遮挡,用于避免儿童的手指或者手持的餐具误触手捏卸力部2,确保定位的稳固性,降低餐具被打翻的概率。
[0021]所述斗形盛放部3的侧面还设置有平直部,所述平直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凸起部7和第四弧形凸起部10连接;当使用餐具时,平直部正对儿童,手捏卸力部2位于远离平直部的一侧,即手捏卸力部2此时位于背对儿童的一端,从而避免正在用餐的儿童的手指或者手持的餐具误触手捏卸力部2。
[0022]所述柔性扩口固定部1的开口呈扩口状并且开口方向竖直朝下,从而可以向下吸紧桌面;所述柔性扩口固定部1的底端轮廓呈椭圆形。
[0023]所述手捏卸力部2向外凸出柔性扩口固定部1,所述手捏卸力部2具体位于柔性扩口固定部1的底端一侧中部,确保需要取下餐具时,手捏卸力部2可均匀、快速地实现卸力。
[0024]所述握持部4具体位于斗形盛放部3的两端,并且握持部4水平设置,所述握持部4用于方便手握。
[0025]所述斗形盛放部3的内斗腔5的开口方向竖直朝上,所述内斗腔5内设置有分隔加强部6,分隔加强部6用于增强斗形盛放部3的结构强度,避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斗形盛放部3出现难以复原的形变。
[0026]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7、第二弧形凸起部8、第三弧形凸起部9以及第四弧形凸起部10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8相对于柔性扩口固定部1的边缘处呈向外凸出姿态,从而确保阻挡和遮掩的效果,降低误触几率。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使用餐具时,取出餐具,使用清水冲洗洁净后,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然后手动下压握持部4,使柔性扩口固定部1发生形变并且利用真空负压吸紧桌面,从而实现稳固定位;此时可将食物放入斗形盛放部3的内斗腔5中,供儿童食用;由于斗形盛放部3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弧形凸起部7、第二弧形凸起部8、第三弧形凸起部9以及第四弧形凸起部10,因此可对有可能误碰到手捏卸力部2的儿童手指、手持餐具等形成阻挡,尤其是第二弧形凸起部2,可实现手捏卸力部2的半遮挡,从而大幅降低误触的概率。
[0028]当完成用餐后,手动从倾斜方向捏住手捏卸力部2,并向斜上方提拉,外部大气进入柔性扩口固定部1内部,真空负压丧失,从而可以取下餐具进行清洗。
[0029]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定位式便携儿童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扩口固定部(1)、手捏卸力部(2)以及斗形盛放部(3);所述柔性扩口固定部(1)、手捏卸力部(2)以及斗形盛放部(3)一体成型;所述柔性扩口固定部(1)与斗形盛放部(3)底端连接,所述手捏卸力部(2)位于柔性扩口固定部(1)的边缘处;所述斗形盛放部(3)上设置有握持部(4)和内斗腔(5);所述斗形盛放部(3)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弧形凸起部(7)、第二弧形凸起部(8)、第三弧形凸起部(9)以及第四弧形凸起部(10);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8)与手捏卸力部(2)的上下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8)与手捏卸力部(2)之间留有间隙,并且第二弧形凸起部(8)可对手捏卸力部(2)形成半遮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定位式便携儿童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扩口固定部(1)的开口呈扩口状并且开口方向竖直朝下;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永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永富硕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