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延流给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给药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延流给药器。
技术介绍
[0002]给药器是医学上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其主要是将液态或者固态流体药物注入人体或者动物体内,或者用于药物调配比例的场合。目前的给药器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筒体1`、推杆2`、胶塞3`、护套4`,其中胶塞3`套设在推杆2`前端头,胶塞3`的阶梯锥形内孔最小内径处与推杆2`头部之间的过盈量很大,推杆2`装配好胶塞3`后两者的表面都是紧密接触的,推杆2`装上去之后是很难取下,装配好之后,胶塞3`的前端面在药物注射过程中是基本不会形变,设计初衷考虑的问题就是注射药物的作用,能实现快速注射药物的功能就好,并没有考虑其他的问题。
[0003]然而,随着使用场合的越来越多,上述结构的给药器就存在一种缺陷,就是当注射过程需要停止时,停止推杆2`后,筒体1`前端依然会有液体漏出来,也就是药物的延流,这是流体惯性作用,是一直存在的问题,通常情况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一些场合,给药器里面装的是有毒有害的药物时,更不允许停止时前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延流给药器,包括筒体(1)、推杆(2)、胶塞(3)、护套(4),所述护套(4)套设在筒体(1)前端两者实现过盈密封配合,所述胶塞(3)套设在推杆(2)前端头,所述推杆(2)插入筒体(1)内且前端头处的胶塞(3)外侧面与筒体(1)内壁过盈密封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3)底面设置有阶梯内孔(5),所述阶梯内孔(5)包括颈部(51)和底面空腔部(52),所述推杆(2)前端为细杆部(21),细杆部(21)前端有端头定位部(22),所述端头定位部(22)外径大于颈部(51)内径且小于底面空腔部(52)内径,所述细杆部(21)外径小于颈部(51)内径,所述细杆部(21)高度大于颈部(51)深度,端头定位部(22)高度小于底面空腔部(52)深度,所述细杆部(21)和端头定位部(22)总高度大于阶梯内孔(5)的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延流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3)顶面中心向上延伸出锥形柱(31),所述筒体(1)前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慧勇,季岩福,牟永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