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独立式窑洞加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窑洞加固
,特别涉及一种独立式窑洞加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窑洞作为一种特有的建筑形式,其具有构造简单、节能保温、造价低廉、取材方便且易于依靠地形修建等优势,成为西北地区存量巨大、分布广泛的一种重要建筑形式。根据窑洞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靠崖式窑洞、地坑式窑洞以及独立式窑洞等;其中,独立式窑洞分布最为广泛,除现有的大量窑洞民居以外,还有成百上千处的革命窑居文物建筑。
[0003]在长期风雨侵蚀、地震作用及人员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这些独立式窑洞民居或文物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墙体变形、拱圈开裂、局部坍塌等病害,严重威胁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亦可能造成革命窑居文物的永久损毁;因此,如何在保持独立式窑洞建筑原有使用功能和外观特征的前提下提升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并给出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4]独立式窑洞主要由内部夯土和外包砖石砌筑而成,仅底部与基础刚性连接,其他侧面均无约束;其中,拱圈主要由砖石斜砌挤密夯实而成,主要承担上部覆土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立式窑洞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拉约束机构、支撑架机构及悬吊摇摆机构;锚拉约束机构沿窑洞本体(9)的进深方向间隔设置,锚拉约束机构设置在窑洞本体(9)的窑腿与拱圈交界点处,用于对窑腿产生反向压力;其中,反向压力的方向与窑腿受拱圈的水平推力的方向相反,以使窑腿处于三向受压平衡状态;支撑架机构包括两个窑侧支撑架,两个窑侧支撑架对称设置在窑洞本体(9)的两侧,且与窑洞本体(9)的窑边腿平行设置;悬吊摇摆机构沿窑洞本体(9)的进深方向间隔设置,包括拱圈支撑架、竖向锚杆单元及两根拉索(7);拱圈支撑架(2)紧贴窑洞本体(9)的拱顶设置;竖向锚杆单元贯穿设置在窑洞本体(9)的拱顶上部土体内;竖向锚杆单元的下端与拱圈支撑架(2)固定,竖向锚杆单元的上端通过两根拉索(7)分别与两个窑侧支撑架柔性铰接;其中,两个拉索(7)交叉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式窑洞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锚拉约束机构包括锚杆(13)、锚索(14)及锚地索(18);锚杆(13)水平设置在窑洞本体(9)的边跨中,锚杆(13)的两端分别贯穿固定在边跨的两侧窑腿墙体中;其中,锚杆(13)的锚固点位于边跨的窑腿与拱圈交界点处;锚索(14)水平设置在窑洞本体(9)的中跨中,锚索(14)的两端分别贯穿固定在中跨的两侧窑腿墙体中;其中,锚索(14)的锚固点位于中跨的窑腿与拱圈交界点处;锚地索(18)对称设置在窑洞本体(19)的窑边腿外侧,锚地索(18)的一端贯穿固定在窑边腿中,另一端绕过窑侧支撑架后锚固在地面(1)上;其中,锚地索(18)与窑边腿的锚固点位于窑边腿与拱圈交界点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独立式窑洞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边跨的两侧窑腿墙体上设置墙体锚杆孔,墙体锚杆孔位于边跨的窑腿与拱圈交界点处;墙体锚杆孔中固定穿设有第一隔离套筒(29),锚杆(13)贯穿设置在第一隔离套筒(29)中;锚杆(1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锚板(15)及第一锚固螺栓(28)与边跨的两侧窑腿墙体固定连接;其中,锚杆(13)位于窑洞本体(9)的窑边腿外侧的锚固端处还设置有T型抗弯构件(25),T型抗弯构件(25)设置在第一锚板(15)与第一锚固螺栓(28)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独立式窑洞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中跨的两侧窑腿墙体上设置有墙体锚索孔,墙体锚索孔位于中跨的窑腿与拱圈交界点处;墙体锚索孔中固定穿设有第二隔离套筒;锚索(14)贯穿设置在第二隔离套筒中,锚索(1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锚板及第二锚固螺栓与中跨的两侧窑腿墙体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独立式窑洞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窑边腿上设置有边腿锚索孔,边腿锚索孔位于窑边腿与拱圈交界点处;锚地索(18)的一端贯穿边腿锚索孔后,通过第三锚板及第三锚固螺栓与窑边腿固定;锚地索(18)的另一端绕过窑侧支撑架后与地面(1)锚固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独立式窑洞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窑侧支撑架包括若干第一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苇,骆望,李东波,艾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