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系统,属于污水处理厂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以及排气烟囱,所述预处理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连通,所述生物处理单元通过管道与排气烟囱相连通;所述预处理单元设置在风管的末端,且该预处理单元包括预处理段箱体,该预处理段箱体内填充有多面空心球填料;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生物段箱体,该生物段箱体内填充有陶粒填料,该陶粒填料上生长有微生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预处理单元以及生物处理单元共同对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且本装置除臭箱体上方设置有透明结构,方便了对装置内部运行状况的观察,同时也有利于设备的维修。同时也有利于设备的维修。同时也有利于设备的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厂废气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废气处理方法很多,有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等。其中,生物处理法因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易于管理、安全可靠而备受关注。生物除臭是通过专门培养在生物滤池内填料上的微生物所形成的生物膜对废气分子进行除臭的生物废气处理技术,生物膜一方面以废气中的污染物为养料,进行生长繁殖;一方面将废气中的有毒、有害恶臭物质分解,降解成无毒无害的CO2、H2O、H2SO4、HNO3等简单无机物,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
[0003]现有的生物滤池工艺对于废气的处理能力是一定的,但还是存在着很多的缺点:生物除臭系统为密闭环境,对于内部如喷淋系统等设备的检修较为麻烦,且不易于日常维护;设备运行期间,填料表面老化脱落的生物膜和陶粒填料本身所带的泥沙等会逐渐沉积到水箱中,导致水泵的损坏或喷头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生物除臭系统为密闭环境,对于内部如喷淋系统等设备的检修较为麻烦,且不易于日常维护;设备运行期间,填料表面老化脱落的生物膜和陶粒填料本身所带的泥沙等会逐渐沉积到水箱中,导致水泵的损坏或喷头的堵塞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系统,本技术通过设有预处理单元以及生物处理单元共同对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且在生物除臭系统的加湿水箱内部安装有滤网,可避免泥沙等杂质损坏水泵或堵塞喷淋系统。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和排气烟囱,所述预处理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连通,所述生物处理单元通过管道与排气烟囱相连通;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加湿水箱和生物段喷淋系统以及生物段箱体,所述加湿水箱通过生物段联通管路与生物段箱体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生物段箱体内填充有陶粒填料,该陶粒填料上生长有微生物;在加湿水箱的一侧连接有加湿水泵,该加湿水泵通过管路与生物段喷淋系统相连通,所述生物段喷淋系统设置在陶粒填料的上方;所述加湿水箱中安装有加湿水箱滤网。
[0009]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预处理单元设置在风管的末端,且该预处理单元包括预处理段箱体,该预处理段箱体内填充有多面空心球填料。
[0010]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预处理单元还包括循环水箱和预处理段喷淋系统,所述循环水箱通过预处理段联通管路与预处理段箱体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循环
水箱的一侧连接有循环水泵,该循环水泵通过管路与预处理段喷淋系统相连通,所述预处理段喷淋系统设置在多面空心球填料的上方。
[0011]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预处理段箱体中的底部安装有预处理段导流装置;所述生物段箱体中的底部安装有生物段导流装置。
[0012]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循环水箱中安装有循环水箱滤网。
[0013]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预处理段箱体以及生物段箱体的上端设置成透明结构。
[0014]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在生物处理单元和排气烟囱之间安装有风机,或在预处理单元前面安装有风机。
[0015]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在生物处理单元和排气烟囱之间还设有除湿装置。
[0016]3、有益效果
[0017]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系统,通过设有预处理单元以及生物处理单元共同对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且本装置除臭箱体上方设置有透明结构,方便了对装置内部运行状况的观察,同时也有利于设备的检修;
[0019](2)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系统,其预处理单元中的多面空心球填料的孔径较大,使得气体与水有充分接触,充分解决气液交换,使得部分气体溶于水中,从而对废气进行初步处理;此外,多面空心球填料的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
[0020](3)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系统,其生物处理单元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作用,其填料需要有较多的孔径,便于微生物的生长,因此生物处理填料采用陶粒填料,其具有比表面积高,抗酸碱腐蚀,不易板结的特性,适宜微生物生长及衰老的生物膜脱落;
[0021](4)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系统,在预处理段箱体中的底部安装有预处理段导流装置,在生物段箱体中的底部安装有生物段导流装置,通过导流装置能够有效减少循环水层体积,减少了加热器的电耗,提高了箱体的保温效果;
[0022](5)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系统,在循环水箱中安装有循环水箱滤网;以及在加湿水箱中安装有加湿水箱滤网,在保证对应水箱中不会影响水泵的流量的情况下,通过滤网过滤可以将填料中的杂质和脱落的生物膜截留,防止堵塞相应的水泵或喷头;
[0023](6)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系统,通过设有除湿装置,由于除臭后的气体湿度较大,会对检测仪表产生影响,减小仪器的使用寿命,因而增设有除湿装置,减小出口气体的水分含量。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26]1、风管;2、循环水泵;3、预处理段喷淋系统;4、循环水箱滤网;5、循环水箱;6、预处理段联通管路;7、预处理段导流装置;8、多面空心球填料;9、预处理段箱体;10、加湿水泵;11、加湿水箱滤网;12、加湿水箱;13、生物段联通管路;14、生物段导流装置;15、陶粒填料;
16、生物段喷淋系统;17、生物段箱体;18、风机;19、排气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8]实施例
[0029]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以及排气烟囱19,所述预处理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连通,所述生物处理单元通过管道与排气烟囱19相连通;所述预处理单元设置在风管1的末端,且该预处理单元包括预处理段喷淋系统3、循环水箱5和预处理段箱体9,其中,循环水箱5通过预处理段联通管路6与预处理段箱体9的底部相连通,该预处理段箱体9内填充有多面空心球填料8;所述循环水箱5的一侧连接有循环水泵2,该循环水泵2通过管路与预处理段喷淋系统3相连通,所述预处理段喷淋系统3设置在多面空心球填料8的上方。
[0030]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多面空心球填料8,该多面空心球填料8由两个半圆合成一个球形,每个半球上根据设计需要有8
‑
12个半扇形叶片,两个球形的扇形叶片相互错开。其常用材质为PP、PE等,常用规格有其中在除臭领域中使用的最多,比表面积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和排气烟囱(19),所述预处理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连通,所述生物处理单元通过管道与排气烟囱(19)相连通;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加湿水箱(12)和生物段喷淋系统(16)以及生物段箱体(17),所述加湿水箱(12)通过生物段联通管路(13)与生物段箱体(17)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生物段箱体(17)内填充有陶粒填料(15),该陶粒填料(15)上生长有微生物;在加湿水箱(12)的一侧连接有加湿水泵(10),该加湿水泵(10)通过管路与生物段喷淋系统(16)相连通,所述生物段喷淋系统(16)设置在陶粒填料(15)的上方;所述加湿水箱(12)中安装有加湿水箱滤网(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设置在风管(1)的末端,且该预处理单元包括预处理段箱体(9),该预处理段箱体(9)内填充有多面空心球填料(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还包括循环水箱(5)和预处理段喷淋系统(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程晓玲,连宏伟,孙婧,孙云东,郧诚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