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对焦的动眼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对焦的动眼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对焦的动眼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人工智能行业,人脑的信息70%由视觉获取,这就需要研发出能完美模拟人眼的动眼装置。一方面,未来强人工智能需要配套近乎人眼的视觉装置,才能有效获取数据,完成智能训练和成长。另一方面,仿人机器人也需配套一双接近人眼的视觉装置。本专利技术若配套物体识别系统,能完美模拟人眼的运行过程,达到人眼无死角快速精确对焦,能很好解决多个相同目标物错误对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缺陷是易受到电磁的干扰、不适合驱动重载装置快速锁定、不具有物体识别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视觉装置容易受到电磁的干扰,不适合驱动重载装置快速锁定,不具有物体识别系统,现有锁定产品无法达到快速识别和灵活性,现有技术无法通过接受反馈达到精确锁定和对焦,现有技术对视野内多个相同目标的对焦存在很大误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对焦的动眼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对焦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对焦的动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安装架、第一动眼组件、第二动眼组件、摆动型音圈电机、控制器;所述第一动眼组件与所述第二动眼组件对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动眼组件与所述第二动眼组件之间设有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固定支架,所述摆动型音圈电机与所述固定支架相对设置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摆动型音圈电机的电机摆杆轴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下侧设有连接于所述安装架底部的朝向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动眼组件包含第一音圈电机、第二音圈电机、第一镜头、第一旋转支架;所述第二动眼组件包含第三音圈电机、第四音圈电机、第二镜头、第二旋转支架;所述第一旋转支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音圈电机,所述第一旋转支架的另一端安装有穿过所述电机摆杆后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支架的摆动导杆,所述第二旋转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音圈电机,所述第一镜头轴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架,所述第二镜头轴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所述第一音圈电机的第一电机推杆连接于所述第二音圈电机的后端面,所述第一镜头安装于所述第二音圈电机的前端面,所述第三音圈电机的第三电机推杆连接于所述第四音圈电机的后端面,所述第二镜头连接于所述第四音圈电机的前端面;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或有线控制连接所述第一音圈电机、所述第二音圈电机、所述第三音圈电机、所述第四音圈电机、所述摆动型音圈电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对焦的动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含底板以及安装于顶板两侧的立板,所述第一音圈电机与所述第三音圈电机背离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侧的立板;所述第一镜头包含第一凸透镜、第一光电传感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音圈电机前端面的第一外壳支架,所述第一凸透镜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支架的前端面,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支架内部并连接于所述第二音圈电机的第二电机推杆上,所述第二音圈电机的后端面设有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推杆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二镜头包含第二凸透镜、第二光电传感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四音圈电机前端面的第二外壳支架,所述第二凸透镜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支架的前端面,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支架内部并连接于所述第四音圈电机的第四电机推杆上,所述第四音圈电机的后端面设有连接所述第三电机推杆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一旋转支架为四边形支架,所述第一旋转支架的一端设有套设于所述第一音圈电机外围的第一轴承架,所述第一镜头轴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架的上下两个杆子上;所述第二旋转支架为四边形支架,所述第二旋转支架的一端设有套设于所述第三音圈电机外围的第二轴承架,所述第二镜头轴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旋转支架的上下两个杆子上;所述第一音圈电机的所述第一电机推杆连接于所述第二音圈电机的后端面;所述第三音圈电机的所述第三电机推杆连接于所述第四音圈电机的后端面;所述朝向定位组件包含底座、连接件、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均通过旋转轴连接于所述定位支架,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对焦的动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音圈电机与所述第一导轨之间、所述第四音圈电机与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均安装有协同运动组件;
所述第一电机推杆上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架的第一导套;所述第三电机推杆上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的第二导套。4.一种自动对焦的动眼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A1:控制器分别控制第二音圈电机与第四音圈电机进而控制第一镜头的相距与第二镜头的相距;步骤A2:控制器控制第一音圈电机进而控制第一镜头获取第一镜头与第二镜头光心连线的夹角记为α1,控制器控制第三音圈电机进而控制第二镜头获取第二镜头与第一镜头光心连线的夹角记为α2,控制器控制摆动型音圈电机控制第一镜头与第二镜头的光心连线旋转的角度记为α3;步骤A3:控制器控制第二音圈电机与第四音圈电机使得第一镜头的像距与第二镜头的像距协同运行,α1与α2随动运行,进行对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对焦的动眼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3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音圈电机与所述第四音圈电机的协同运动关系式如下:U
An
*sinα
1n
=U
Bn
*sinα
2n
;U
An
*cosα
1n
+U
Bn
*cosα
2n
=L;其中,A为第一镜头的光心,B为第二镜头的光心,第一镜头轴心线与第二镜头轴心线的交点为C,∠CAB记为α
1n
,∠CBA记为α
2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孟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