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味自净化的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1980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味自净化的冰箱,冰箱的空气循环路径上设有气味传感器、净味除菌装置;气味传感器与净味除菌装置电性连接;气味传感器用以检测路径上的气味值并将气味值信息反馈至净味除菌装置;当气味值超过预设值时,净味除菌装置开启,以对路径上的空气进行除菌除味,用以防止冰箱内异味随着空气流动扩散。设置气味传感器实时检测该处的气味值;当检测的气味值超过预设值时,及时开启净味除菌装置,以对流通的气流进行除菌除味,以降低气流中的气味分子含量,及时降低流通空气中的气味值,以使得流通空气中的异味分子处于限定浓度范围内,以免串味影响其他保鲜食物的存储寿命,或者以免串味给客户造成不适感。或者以免串味给客户造成不适感。或者以免串味给客户造成不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味自净化的冰箱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电
,尤其涉及一种气味自净化的冰箱。

技术介绍

[0002]冰箱是日常必备家电之一,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食物未包裹严实产生难闻的气味,或者由于食物腐烂过程伴随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等物质会发生自溶分解,而转化成醇、醛、酮、有机酸等有味道的低分子物质,造成食物间的相互污染,使得保鲜能力下降,且异味弥散在冰箱的各个角落,打开冰箱时,便会觉得味道难闻,给用户带来了不良体验,引起人们感官上的不适。用户需自行记得存放入冰箱内的物品的初始时刻,并及时处理存储物品,以免异味影响冰箱的使用。用户体验感不佳且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味自净化的冰箱,包括冰箱,冰箱的空气循环路径上设有气味传感器、净味除菌装置;气味传感器与净味除菌装置电性连接;气味传感器用以检测路径上的气味值并将气味值信息反馈至净味除菌装置;
[0005]当气味值超过预设值时,净味除菌装置开启,以对路径上的空气进行除菌除味,用以防止冰箱内异味随着空气流动扩散。
[0006]优选地,气味传感器设于冰箱箱胆上。
[0007]优选地,箱胆背面预埋设置有基座,气味传感器安装于基座。
[0008]优选地,气味传感器设置于冰箱的风道组件的出风口处。
[0009]优选地,气味传感器设置于冰箱的回风口处。
[0010]优选地,气味传感器设置于回风口处的回风罩上。
[0011]优选地,气味传感器设置于冰箱门体内表面。
[0012]气味传感器数目为至少两个,设置于路径任意位置。
[0013]优选地,不同位置的气味传感器的气味预设值不同。
[0014]优选地,不同位置的气味传感器检测的气味值超过其预设值时,净味除菌装置内配置不同强度的净味除菌循环风力。
[0015]优选地,不同位置的气味传感器检测的气味值超过其预设值时,冰箱配置不同的制冷循环风力。
[0016]优选地,净味除菌装置设置于冰箱箱胆顶部内表面。
[0017]优选地,冰箱设有灯效组件,用以指示气味传感器和/或净味除菌装置的工作状态。
[0018]优选地,灯效组件安装于预埋设置在冰箱箱胆背面的基座。
[0019]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味自净化的冰箱,空气流动过程中,会夹杂存储物品携带
的异味气体一起在空气循环路径中流动。通过在空气循环路径上设置气味传感器,实时检测该处的气味值;当检测的气味值超过预设值时,及时开启净味除菌装置,以对流通的气流进行除菌除味,以降低气流中的气味分子含量,及时降低流通空气中的气味值,以使得流通空气中的异味分子处于限定浓度范围内,以免串味影响其他保鲜食物的存储寿命,或者以免串味给客户造成不适感。
[0021]本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的冰箱的结构剖视图;
[0024]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气味检测组件、基座、灯效组件装配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罩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基座、罩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的灯效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技术的灯效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本技术的冰箱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32]图10为本技术的净味除菌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为本技术的净味除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13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箱胆装配结构爆炸示意图;
[0036]图14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7]图15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箱胆装配结构剖视图局部放大图图一;
[0038]图16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箱胆装配结构剖视图局部放大图图二;
[0039]图17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40]图18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箱胆、回风罩装配结构剖视图放大图;
[0041]图19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回风罩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2]图20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回风罩的后视图;
[0043]图21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箱胆、回风罩装配结构放大图;
[0044]图22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箱胆、灯效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45]图23为本技术的冰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6]图中:100、冰箱;
[0047]10、气味检测组件;11、空腔;12、第一气味传感器;13、罩盒;131、第四卡槽;132、扣接槽;133、第三卡扣;134、第一抵靠部;135、第二抵靠部;136、第三抵靠部;137、第一抵接部;138、第一防呆部;20、基座;21、底板;211、开口;212、穿线槽;213、第一凹槽;22、侧壁结构;221、卡接凸起;23、第二抵接部;23、第二防呆部;
[0048]30、灯效组件;31、固定座;311、第一卡扣;312、安装槽;313、第一通槽;314、第二凸起部;315、第一定位孔;32、指示灯;321、灯板;322、第一凸起部;323、容腔;33、装饰盖;331、第二卡扣;332、第二通槽;333、第一定位柱;
[0049]40、风道组件;41、风道板;411、延伸部;412、导流凸肋;413、送风主路;4131、送风支路;414、出风支路;415、第二凹槽;416、第三通槽;417、第二定位孔;42、盖板;421、第二区域;4211、出风通道;42111、第三卡槽;42112、第六卡扣;422、第四卡扣;423、定位柱;424、第五卡扣;425、凸肋;43、第二气味传感器;44、导线;
[0050]50、回风罩;51、罩体;511、通风口;512、第二凹陷部;513、导流部;514、第四卡槽;5141、第三抵接部;5142、第四抵接部;51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味自净化的冰箱,包括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箱体内的空气循环路径上设有气味传感器、净味除菌装置;所述气味传感器与净味除菌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气味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路径上的气味值并将气味值信息反馈至所述净味除菌装置;当所述气味值超过预设值时,所述净味除菌装置开启,以对所述路径上的空气进行除菌除味,用以防止冰箱内异味随着空气流动扩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味自净化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传感器设于冰箱箱胆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味自净化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胆背面预埋设置有基座,所述气味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基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味自净化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传感器设置于冰箱的风道组件的出风口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味自净化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传感器设置于冰箱的回风口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味自净化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传感器设置于回风口处的回风罩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味自净化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传感器设置于冰箱门体内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李之龙左文军梁起张堃何启成
申请(专利权)人: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