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石墨烯散热的铝制电解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187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利用石墨烯散热的铝制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内芯和石墨烯导热层,壳体呈一顶部敞开的圆柱体结构空腔体,内芯适配装设于壳体内,内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设且卷绕的第一电解纸、阳极箔、第二电解纸和第一阴极箔,第一阴极箔外侧面卯设有若干条阴极条,若干条阴极条下部外侧面卯设有第二阴极箔,石墨烯导热层贴设于第二阴极箔外侧面,第一电解纸、阳极箔、第二电解纸、第一阴极箔和石墨烯导热层的底部截面与壳体内底面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石墨烯导热层贴设于第二阴极箔外侧面且底部截面与壳体抵接,利用石墨烯散热快的特点,有效解决铝制电解电容器内部发热的问题,延长铝制电解电容器使用寿命,结构简单,适合推广。合推广。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石墨烯散热的铝制电解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电子器件工具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石墨烯散热的铝制电解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铝制电解电容器因其低成本的特点,一直都是电源的常用选择。但是,它们使用时容易发热导致寿命有限,经常损坏更换,由于外壳体采用铝制材料,容易传热,尤其在高温极端条件下。铝电解电容器在浸透电解液的纸片两面放置金属薄片,这种电解液会在电容器寿命期间蒸发,从而改变其电气属性,如果电容器失效,其会出现剧烈的反应,电容器内部形成压力,出释放出易燃、腐蚀性气体。
[0003]现有的铝制电解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考虑铝制电解电容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热发烫,长时间使用导致器件故障影响整体设备运行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情况下都采用外部散热的方式,比如在器件周边加装风扇或者空调等设备进行降温散热。
[0004]但是,外部降温散热并不能有效的解决铝制电解电容器发热的问题,因为铝制电解电容器是内部发热,因此需要对内部进行有效的降温散热才能更好的解决器件发热问题,延长器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利用石墨烯散热的铝制电解电容器,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利用石墨烯散热的铝制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内芯和石墨烯导热层,所述壳体呈一顶部敞开的圆柱体结构空腔体,所述内芯适配装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内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设且卷绕的第一电解纸、阳极箔、第二电解纸和第一阴极箔,该第一阴极箔外侧面卯设有若干条阴极条,该若干条阴极条下部外侧面卯设有第二阴极箔,所述石墨烯导热层贴设于所述第二阴极箔外侧面,所述第一电解纸、所述阳极箔、所述第二电解纸、所述第一阴极箔和所述石墨烯导热层的底部截面与所述壳体内底面抵接。
[0008]更进一步,所述第二阴极箔呈片状机构且左侧对应卯设于若干条阴极条。
[0009]更进一步,所述石墨烯导热层呈片状且宽度与所述第二阴极箔相等。
[0010]更进一步,所述若干条阴极条、所述第二阴极箔和所述石墨烯导热层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
[0011]更进一步,所述壳体底部设有“X”字形防爆纹。
[0012]更进一步,所述壳体适配盖设有盖体,该盖体顶部垂直装设有正负极引脚。
[0013]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本技术通过第二阴极箔外侧面对应贴设石墨烯导热层,而且石墨烯导热层底部截面与壳体内底面抵接,利用石墨烯导热层截面散热快的特点,将铝制电解电容器内部
产生的热量导热至壳体外部,配合外部环境降温,有效解决铝制电解电容器内部发热的问题,延长铝制电解电容器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该技术结构简单,成本合理且散热效果好,适合在电解器行业推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内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利用石墨烯散热的铝制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1、内芯2和石墨烯导热层3,所述壳体1呈一顶部敞开的圆柱体结构空腔体,所述内芯2适配装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内芯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设且卷绕的第一电解纸4、阳极箔5、第二电解纸6和第一阴极箔7,该第一阴极箔7外侧面卯设有若干条阴极条8,该若干条阴极条8下部外侧面卯设有第二阴极箔9,所述石墨烯导热层3贴设于所述第二阴极箔9外侧面,所述第一电解纸4、所述阳极箔5、所述第二电解纸6、所述第一阴极箔7和所述石墨烯导热层3的底部截面与所述壳体1内底面抵接。
[0020]更进一步,所述第二阴极箔9呈片状机构且左侧对应卯设于若干条阴极条8。
[0021]更进一步,所述石墨烯导热层3呈片状且宽度与所述第二阴极箔9相等。
[0022]更进一步,所述若干条阴极条8、所述第二阴极箔9和所述石墨烯导热层3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
[0023]更进一步,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X”字形防爆纹10。
[0024]更进一步,所述壳体1适配盖设有盖体11,该盖体11顶部垂直装设有正负极引脚12。
[0025]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6]本技术通过第二阴极箔外侧面对应贴设石墨烯导热层,而且石墨烯导热层底部截面与壳体内底面抵接,利用石墨烯导热层截面散热快的特点,将铝制电解电容器内部产生的热量导热至壳体外部,配合外部环境降温,有效解决铝制电解电容器内部发热的问题,延长铝制电解电容器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该技术结构简单,成本合理且散热效果好,适合在电解器行业推广。
[0027]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石墨烯散热的铝制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芯和石墨烯导热层,所述壳体呈一顶部敞开的圆柱体结构空腔体,所述内芯适配装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内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设且卷绕的第一电解纸、阳极箔、第二电解纸和第一阴极箔,该第一阴极箔外侧面卯设有若干条阴极条,该若干条阴极条下部外侧面卯设有第二阴极箔,所述石墨烯导热层贴设于所述第二阴极箔外侧面,所述第一电解纸、所述阳极箔、所述第二电解纸、所述第一阴极箔和所述石墨烯导热层的底部截面与所述壳体内底面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石墨烯散热的铝制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阴极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强李运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