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顶板钻孔套管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181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顶板钻孔套管安装方法,包括转接头和多个套管,每个所述套管的一端外侧壁或内侧壁上环向间隔设有n个挂环,其中n≥2,所述转接头的一端设有用以与钻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转接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套管靠近所述拉环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部,其另一端设有第四连接部,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均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配合,如此可便捷安全的通过从井下经钻孔的下方向钻孔内逐个顶入套管,并将相邻两个套管对接,同时将套管与钻孔之间环隙内注入水泥浆进行固孔。浆进行固孔。浆进行固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顶板钻孔套管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勘探或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顶板钻孔套管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钻探技术在煤矿防治水中应用成功的案例较多,尤其是在施工顶板孔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套管施工,套管的施工是钻孔能否成孔的关键因素。在多年施工顶板孔,发现人工下套管施工时间长,增加施工成本,最重要的是套管脱落危险性大,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便捷的向井下顶板钻孔内安装套管的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井下顶板钻孔套管安装方法,包括转接头和多个套管,每个所述套管的一端外侧壁或内侧壁上环向间隔设有n个挂环,其中n≥2,所述转接头的一端设有用以与钻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转接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套管靠近所述拉环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部,其另一端设有第四连接部,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均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配合;
[0005]其中,钻孔内套管的下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1:在井下钻孔内设有n根悬索,每根所述悬索的上端与钻孔的顶板连接,每根所述悬索的下端位于所述钻孔下端的孔口处,且每根所述悬索的下端设有用以与所述挂环可拆卸挂接的锁扣;
[0007]步骤2:将转接头的第一连接部与位于井下的钻机的钻杆的末端连接,任取一个所述套管并将其第三连接部与所述转接头的第二连接部连接,并由所述钻机驱动所述钻杆带动其上的套管进入到所述钻孔的下端的孔口处,再将转接头的第二连接部与该所述套管第三连接部之间解除连接,并由钻机带动所述钻杆和转接头向下移动至复位,然后将n个所述锁扣与n个所述挂环一一对应的挂接以限制该所述套管向下滑移;
[0008]步骤3:再取一个所述套管,并将其第三连接部与所述转接头的第二连接部连接,将n个所述锁扣与对应的所述挂环之间解除连接,由所述钻机驱动其钻杆带动其上的套管经所述钻孔的下端进入到所述钻孔内并与所述钻孔内孔口处的所述套管相抵,并将该相邻的两个所述套管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再由钻机继续带动其上的套管沿钻孔向上移动至完全进入钻孔内,即可将所述转接头的第二连接部与其上所述套管的第三连接部之间解除连接,并由钻机带动所述钻杆和转接头向下移动至复位,然后将n个所述锁扣与所述钻孔下端孔口处的所述套管的n个所述挂环挂接以限制该所述钻孔内的套管向下滑移;
[0009]步骤4:重复步骤直至所述钻孔内的套管填满即可,然后从井下往所述钻孔的孔壁与套管之间的缝隙中伸入至少一根注浆管,且注浆管的上端靠近所述顶板,再将所述缝隙的下端由环形的封堵件封堵,由注浆管的下端向所述缝隙内压注水泥浆固孔即可。
[001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便捷安全的通过从井下经钻孔的下方向钻孔内逐个顶入套管,并将相邻两个套管对接,同时将套管与钻孔之间环隙内注入水泥浆进行固孔。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套管一端内部的外螺纹,所述第四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套管另一端的内螺纹。
[001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相邻两个套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使得其连接方便。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管的长度为1

3m。
[001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其在井下占用空间小,操作灵活。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管的外径为10

50cm。
[001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接头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的外径小于第二管部的外径,且所述第一管部与第二管部同轴设置且沿轴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相互靠近的一端同轴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部远离所述第二管部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部远离所述第一管部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部对应处的外螺纹或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部对应处的内螺纹。
[001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转接头可更加灵活的与钻杆和套管连接。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悬索为刚性悬索。
[002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由悬索来限制套管在钻孔内转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转接头的结构简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套管的结构简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套管和转接头对接时的状态图。
[0024]图中:1转接头、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3第一管部、14第二管部、2套管、21挂环、22第三连接部、23第四连接部、3钻杆、4钻孔、41悬索、42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6]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顶板钻孔套管安装方法,包括转接头1和多个套管2,每个所述套管2的一端外侧壁或内侧壁上环向间隔设有n个挂环21,其中n≥2,所述转接头1的一端设有用以与钻杆3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所述转接头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12,所述套管2靠近所述拉环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部22,其另一端设有第四连接部23,且所述第二连接部12和第四连接部23均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2相配合;
[0027]其中,钻孔4内套管2的下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步骤1:在井下钻孔4内设有n根悬索41,每根所述悬索41的上端与钻孔4的顶板连
接,每根所述悬索41的下端位于所述钻孔4下端的孔口处,且每根所述悬索41的下端设有用以与所述挂环21可拆卸挂接的锁扣42;
[0029]步骤2:将转接头1的第一连接部11与位于井下的钻机的钻杆3的末端连接,任取一个所述套管2并将其第三连接部22与所述转接头1的第二连接部12连接,并由所述钻机驱动所述钻杆3带动其上的套管2进入到所述钻孔4的下端的孔口处,再将转接头1的第二连接部12与该所述套管2第三连接部22之间解除连接,并由钻机带动所述钻杆3和转接头1向下移动至复位,然后将n个所述锁扣42与n个所述挂环21一一对应的挂接以限制该所述套管2向下滑移;
[0030]步骤3:再取一个所述套管2,并将其第三连接部22与所述转接头1的第二连接部12连接,将n个所述锁扣42与对应的所述挂环21之间解除连接,由所述钻机驱动其钻杆3带动其上的套管2经所述钻孔4的下端进入到所述钻孔4内并与所述钻孔4内孔口处的所述套管2相抵,并将该相邻的两个所述套管2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再由钻机继续带动其上的套管2沿钻孔4向上移动至完全进入钻孔4内,即可将所述转接头1的第二连接部12与其上所述套管2的第三连接部22之间解除连接,并由钻机带动所述钻杆3和转接头1向下移动至复位,然后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顶板钻孔套管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头(1)和多个套管(2),每个所述套管(2)的一端外侧壁或内侧壁上环向间隔设有n个挂环(21),其中n≥2,所述转接头(1)的一端设有用以与钻杆(3)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所述转接头(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12),所述套管(2)靠近所述拉环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部(22),其另一端设有第四连接部(23),且所述第二连接部(12)和第四连接部(23)均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2)相配合;其中,钻孔(4)内套管(2)的下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井下钻孔(4)内设有n根悬索(41),每根所述悬索(41)的上端与钻孔(4)的顶板连接,每根所述悬索(41)的下端位于所述钻孔(4)下端的孔口处,且每根所述悬索(41)的下端设有用以与所述挂环(21)可拆卸挂接的锁扣(42);步骤2:将转接头(1)的第一连接部(11)与位于井下的钻机的钻杆(3)的末端连接,任取一个所述套管(2)并将其第三连接部(22)与所述转接头(1)的第二连接部(12)连接,并由所述钻机驱动所述钻杆(3)带动其上的套管(2)进入到所述钻孔(4)的下端的孔口处,再将转接头(1)的第二连接部(12)与该所述套管(2)第三连接部(22)之间解除连接,并由钻机带动所述钻杆(3)和转接头(1)向下移动至复位,然后将n个所述锁扣(42)与n个所述挂环(21)一一对应的挂接以限制该所述套管(2)向下滑移;步骤3:再取一个所述套管(2),并将其第三连接部(22)与所述转接头(1)的第二连接部(12)连接,将n个所述锁扣(42)与对应的所述挂环(21)之间解除连接,由钻机驱动所述钻杆(3)带动其上的套管(2)经所述钻孔(4)的下端进入到所述钻孔(4)内并与所述钻孔(4)内孔口处的所述套管(2)相抵,并将该相邻的两个所述套管(2)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再由钻机继续带动其上的套管(2)沿钻孔(4)向上移动至完全进入钻孔(4)内,即可将所述转接头(1)的第二连接部(12)与其上所述套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延超吴涛杜仲泽郭志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