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1721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以及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所述非水有机溶剂包括丙酸乙酯;所述添加剂包括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10wt.%的碳酸酯类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隔膜与电解液、正负极材料的协同作用,使制备得到的电池在有效提高电芯安全性能的同时还能兼顾电芯的长循环和低温性能。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解液中通过添加剂与溶剂的协同作用使电芯能同时兼顾长循环和低温性能,其中碳酸酯类化合物能够在负极表面交联形成较厚且稳定的SEI保护膜,以阻止电解液在负极表面被还原,以阻止电解液在负极表面被还原,从而降低副反应放热,以提升电池的长循环和低温性能。以提升电池的长循环和低温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的日益广泛,消费者对锂离子电池的使用环境、需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锂离子电池能够在兼顾长寿命、高低温性能的同时还具有高安全性。
[0003]目前,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当电池处于持续高温等一些极端的使用情况下时,容易发生起火甚至爆炸等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方面活性材料在高温、高电压下结构不稳定,电解液与锂化石墨发生剧烈反应释放大量热,导致电芯温度持续上升,从而引发电芯热失控;另一方面是在高温下隔膜热收缩导致正、负极短路,从而使电池的安全性能显著降低。
[0004]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急需开发具有高安全性、高电压的锂离子电池。目前,主要通过向电解液中添加阻燃剂(如磷酸三甲酯等)以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能,然而上述阻燃剂添加剂的使用往往会导致电池性能劣化严重缩短电芯寿命。因此,如何开发在不影响电池电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片、负极片、置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以及非水电解液;所述隔膜由基材、耐热层和涂胶层组成,所述耐热层相对设置于基材的两面,涂胶层设置于耐热层上;涂胶层与负极之间的粘接力为A,耐热层与基材之间的剥离力为B,A与B的比值大于1;所述非水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其中所述非水有机溶剂包括丙酸乙酯;所述添加剂包括碳酸酯类化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电解液中,碳酸酯类化合物的添加量占非水电解液总质量的1~10wt.%;和/或,所述丙酸乙酯的添加量为非水电解液总质量的10~40wt.%。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酯类化合物选自氟代碳酸乙烯酯、碳酸亚乙烯酯、乙烯基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乙烯亚乙酯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还包括其他添加剂,所述其他添加剂为三(三甲基硅烷)亚磷酸酯、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硼酸酯、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双氟磺酰亚胺锂、1,3

丙磺酸内酯、1,3

丙烯磺酸内酯、亚硫酸乙烯酯、硫酸乙烯酯、碳酸亚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磷酸锂和乙烯基碳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其他添加剂的使用量占电解液总质量的0~10wt.%。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水有机溶剂还包括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丙酸丙酯(PP)和乙酸丙酯中的至少一种。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电解液中还包括锂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母英迪张祖来王海李素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