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基沉降修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170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路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路基沉降修复结构,包括移动车,移动车的车厢上表面设置有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下表面固定安装在移动车的车厢上表面,支撑架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有下料斗。该路基沉降修复结构,通过设置下料装置,能够对填充地面凹陷的填充物进行搅散后进行铺设在凹陷处,便于后续的压实,搅拌电机通过齿轮组控制下料斗内的搅拌轴进行转动对下料斗内的粘接在一起的填充物冷沥青进行搅散后,下料电机通过齿轮组带动下料电机能够绕着搅拌轴发生偏转,使得下料斗内的填充物进入出料槽体内,从出料口洒出后,通过移动车的移动铺设在地面的凹陷或者破损处进行填充。在地面的凹陷或者破损处进行填充。在地面的凹陷或者破损处进行填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基沉降修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路基
,尤其涉及一种路基沉降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
[0003]现有的路基长时间受到车辆在其上行驶或者受到水土流失的影响,容易造成路基沉降,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修复,现有的修复通过人工进行注浆后,填充路基沉降产生的缝隙,再将填充物通过人工对因沉降造成的凹陷破损的路面进行铺设压实进行修复,此操作需要携带大量的操作工具,需要多名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修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的路基沉降后修复需要携带大量的操作工具,同时需要多名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修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路基沉降修复结构。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路基沉降修复结构,包括移动车,所述移动车的车厢上表面设置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基沉降修复结构,包括移动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1)的车厢上表面设置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车(1)的车厢上表面,所述支撑架(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有下料斗(21);所述移动车(1)的车厢上表面设置有压实装置,所述压实装置包括升降液压缸(3),所述升降液压缸(3)的下表面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车(1)的车厢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沉降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1)的车厢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料罐(11),所述储料罐(11)的下料口通过连接管固定安装有抽水泵(12),所述抽水泵(1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车(1)的车厢上表面,所述抽水泵(12)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固定安装有出料管(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沉降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下料电机(22),所述下料电机(22)通过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的外侧面,所述下料电机(22)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驱动所述下料斗(21)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沉降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21)的内壁通过轴承内圈固定安装有搅拌轴(23),所述支撑架(2)的外侧面通过支撑板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24),所述搅拌轴(23)的一端贯穿所述下料斗(21)的外侧面后与所述搅拌电机(24)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2)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华李柏东宾志云闫旭光马辉莫少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鼎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