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测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行驶时向外界大气排放的颗粒物(PM10及PM2.5)污染物不仅来自发动机尾气,也来自刹车片、轮胎以及干式双离合器摩擦片磨损的产物,后者即汽车的非尾气颗粒物。汽车排放法规的历次升级加严已经使尾气颗粒物大幅削减,例如GB/T 18352.6
‑
2016里规定Ⅰ型试验下轻型汽车国6b尾气颗粒物PM限值3mg/km;而汽车非尾气颗粒物则一直欠缺一项得到行业公认的、用于政府部门执法监管的法规和相应测试方法:目前仅有以制动摩擦副生成颗粒物为测试对象的“MINIMUM SPECIFICATIONS FOR MEASURING AND CHARACTERIZING BRAKE EMISIONS”测试规程于2021年7月发布公开,作为汽车法规编制实体——UN/ECE的GRPE小组的PMP IWG工作组的第2阶段研究成果,而在轮胎磨损方面的测试法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发动机进气供给单元(1)、发动机排气输出单元(2)、收集气体的排出单元(3)、气体分析测量仪(4)、大颗粒筛除单元(5)、CVS定容取样(6)、非尾气颗粒物输送管道(7)、四驱转鼓(8)、风机(9)、RL
‑
SHED密闭仓(10)、温度湿度调节单元(11)和测试仓外壳(12),所述RL
‑
SHED密闭仓(10)外部套设测试仓外壳(12),RL
‑
SHED密闭仓(10)内部安装风机(9)和温度湿度调节单元(11),风机(9)一侧设有待测试汽车,RL
‑
SHED密闭仓(10)底部安装四驱转鼓(8),且四驱转鼓(8)位于待测试汽车底部,发动机进气供给单元(1)的输出管路依次穿过测试仓外壳(12)、RL
‑
SHED密闭仓(10)固定连通至待测试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端,发动机排气输出单元(2)的输出管路依次穿过测试仓外壳(12)、RL
‑
SHED密闭仓(10)固定连通至待测试汽车发动机的出气端,所述汽车轮缘颗粒物收集单元、非尾气颗粒物输送管道(7)的进口端均安装至待测试汽车车轮边缘,非尾气颗粒物输送管道(7)的出口端连接至CVS定容取样(6)的进口端,CVS定容取样(6)的出口端分别管路连通至大颗粒筛除单元(5)和收集气体的排出单元(3),所述大颗粒筛除单元(5)还管路连通至气体分析测量仪(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汽车非尾气颗粒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式双离合器通大气口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国刚,杨正军,李菁元,闫峰,仲崇智,王计广,孙家兴,于晗正男,李春,杨帆,刘昱,张泰钰,马琨其,杨志文,耿培林,谢振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