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遥感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162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植被领域的植被遥感监控装置,包括终端机体、无人机、辅助安装机构、装配板与底座,辅助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设有若干个,同时分别依次从上至下设在终端机体中,安装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同时滑轨均与终端机体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辅助安装机构,这样分隔板的作用,使得形成若干个安装区,那么将终端机体内设备依次置于安装区中,利用螺栓安装在安装座上,并使得设备端口的线缆分别从穿线孔中穿过,这样再将每个安装区的线缆从终端机体上的线槽统一接出,相比较于传统方式来说,此设计通过技术特征使得终端机体内设备安装更加美观,能够防止线缆缠绕,便于后期对设备以及线路的查找维修。便于后期对设备以及线路的查找维修。便于后期对设备以及线路的查找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被遥感监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监控装置,特别涉及植被遥感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植被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区所覆盖的植物群落。依植物群落类型划分,可分为草甸植被、森林植被等。它与气候、土壤、地形、动物界及水状况等自然环境要素密切相关。从全球范围可区分为海洋植被和陆地植被两大类。但由于陆地环境差异大,因而形成了多种植被类型,可将其划分为植被型、植物群系和群丛等多级分类系列。还可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人工植被包括农田、果园、草场、人造林和城市绿地等。自然植被包括原生植被、次生植被等;
[0003]传统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0004]目前,植被遥感监控装置在使用前,都需要将终端设备安装在终端机箱中,现有的方式都是将设备以及线缆一同安装在终端机箱中,这样的方式当设备元件较多时,其连接的线缆也较多,那么会使得终端机箱中设备、线缆非常凌乱,不方便后期对设备的维护以及线路的查修;
[0005]故基于上述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样植被遥感监控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植被遥感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方式都是将设备以及线缆一同安装在终端机箱中,这样的方式当设备元件较多时,其连接的线缆也较多,那么会使得终端机箱中设备、线缆非常凌乱,不方便后期对设备的维护以及线路的查修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植被遥感监控装置,包括终端机体、无人机、辅助安装机构、装配板与底座,所述辅助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若干个,同时分别依次从上至下设在终端机体中,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同时滑轨均与终端机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均竖向固定安装有分隔板,同时分隔板将安装板分隔成两个安装区,所述分隔板的内壁两侧从上至下均侧面横向依次开设有若干个穿线孔,同时穿线孔的两端均延伸穿出分隔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在位于两个安装区的内部依次固定安装有四个安装座,同时安装座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终端机体的外壁面两侧均固定嵌有散热翅片组,所述无人机与终端机体通过网络模块建立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的四角处内壁均竖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装配板的底端面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同时限位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限位槽中。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人机的内部设有采集单元、定位单元,所述采集单元包括摄像头以及摄像模块,所述定位单元包括GPS定位模块、机载雷达,所述终端机体的内部设有控制单元、电源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同时电源单元、数据处理单元
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数据储存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类模块。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支座,同时固定支座上依次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终端机体的外部依次设有四个立柱,同时立柱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电连接有太阳能控制器,同时太阳能控制器与电源单元电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终端机体上设有机门,同时机门上设有显示屏。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植被遥感监控装置,通过设置辅助安装机构,这样分隔板的作用,使得形成若干个安装区,那么将终端机体内设备依次置于安装区中,利用螺栓安装在安装座上,并使得设备端口的线缆分别从穿线孔中穿过,这样再将每个安装区的线缆从终端机体上的线槽统一接出,相比较于传统方式来说,此设计通过技术特征使得终端机体内设备安装更加美观,能够防止线缆缠绕,便于后期对设备以及线路的查找维修;通过利用无人机中的采集单元进行数据采集,具体的是摄像模块操作摄像头对飞行过程中的画面进行拍摄,并通过网络模块将数据无线传输到控制单元内,即终端机体的显示屏上,此过程中,利用GPS定位模块、机载雷达进行精准定位,这样监控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系统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固定支座;11、定位孔;2、装配板;3、机门;31、显示屏;4、终端机体;41、控制单元;42、电源单元;43、数据处理单元;44、散热翅片组;5、太阳能发电板;6、立柱;7、底座;8、无人机;81、采集单元;82、定位单元;9、辅助安装机构;91、滑轨;92、安装板;93、分隔板;94、安装区;95、穿线孔;96、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19]参考附图1

3,具体实施为:
[0020]本技术提供了植被遥感监控装置,包括终端机体4、无人机8、辅助安装机构9、装配板2与底座7,辅助安装机构9包括安装板92,安装板92设有若干个,同时分别依次从上至下设在终端机体4中,安装板9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91,同时滑轨91均与终端机体4
的内壁滑动连接,安装板92的上端面均竖向固定安装有分隔板93,同时分隔板93将安装板92分隔成两个安装区94,分隔板93的内壁两侧从上至下均侧面横向依次开设有若干个穿线孔95,同时穿线孔95的两端均延伸穿出分隔板93,安装板92的上端面在位于两个安装区94的内部依次固定安装有四个安装座96,同时安装座96上均开设有安装孔,终端机体4的外壁面两侧均固定嵌有散热翅片组44,散热翅片组44用于终端机体4内设备的散热,无人机8与终端机体4通过网络模块建立连接,使用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安装板92,再将安装板92利用滑轨91安装在终端机体4中,然后将开设好穿线孔95的分隔板93安装在安装板92上,这时由于分隔板93的作用,使得形成若干个安装区94,那么将终端机体4内设备依次置于安装区94中,利用螺栓安装在安装座96上,并使得设备端口的线缆分别从穿线孔95中穿过,这样再将每个安装区94的线缆从终端机体4上的线槽统一接出,相比较于传统方式来说,此设计通过技术特征使得终端机体4内设备安装更加美观,能够防止线缆缠绕,便于后期对设备以及线路的查找维修。
[0021]其中,无人机8的内部设有采集单元81、定位单元82,采集单元81包括摄像头以及摄像模块,定位单元82包括GPS定位模块、机载雷达,终端机体4的内部设有控制单元41、电源单元42、数据处理单元43,同时电源单元42、数据处理单元43均与控制单元41电连接,数据处理单元43包括数据储存模块、数据处理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植被遥感监控装置,包括终端机体(4)、无人机(8)、辅助安装机构(9)、装配板(2)与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安装机构(9)包括安装板(92),所述安装板(92)设有若干个,同时分别依次从上至下设在终端机体(4)中,所述安装板(9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91),同时滑轨(91)均与终端机体(4)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92)的上端面均竖向固定安装有分隔板(93),同时分隔板(93)将安装板(92)分隔成两个安装区(94),所述分隔板(93)的内壁两侧从上至下均侧面横向依次开设有若干个穿线孔(95),同时穿线孔(95)的两端均延伸穿出分隔板(93),所述安装板(92)的上端面在位于两个安装区(94)的内部依次固定安装有四个安装座(96),同时安装座(96)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终端机体(4)的外壁面两侧均固定嵌有散热翅片组(44),所述无人机(8)与终端机体(4)通过网络模块建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遥感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8)的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佳周尧陈安然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江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