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仓通风系统和茶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145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仓通风系统和茶仓。该通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和内循环系统,具体地:新风系统的新风出气口位于茶仓顶壁,该新风出气口向下吹出新鲜空气形成纵向气流;内循环系统的循环进气口和循环出气口设在茶仓侧壁同一高度处,以使茶仓内形成横向气流。该茶仓通风系统通过新风系统形成纵向气流,通过内循环系统实现横向气流,如此则整个茶仓内的空气形成立体对流,使得茶仓内不同的茶叶之间的气味相互融合,从而使得茶叶具备更丰富的风味。并且,新风系统往茶仓内注入新鲜空气,并把茶仓内的空气排出到茶仓外,从而把茶叶后发酵所挥发的物质带出到茶仓外,防止挥发的物质浓度过高而影响茶叶风味。度过高而影响茶叶风味。度过高而影响茶叶风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仓通风系统和茶仓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储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茶仓通风系统和茶仓。

技术介绍

[0002]普洱茶是以云南特产的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在湿热和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可以后发酵的特殊茶类。在储藏过程中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等特征会发生变化,并呈现越来越好的口感。
[0003]现有的茶仓一般不具有通风系统,茶仓内的空气基本不流动。有的茶仓虽然设有通风系统,仅是通过气流把茶仓内的气味带出到茶仓外,没有考虑到茶仓气流对茶叶风味的影响。同一茶仓中,通常有多种茶叶,养茶的目的之一在于让不同的茶叶间互相影响引导,使不同茶叶在后续的变化过程中具备更丰富的风味,然而目前的茶仓的通风系统难以使不同的茶叶之间的风味相互融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仓通风系统和茶仓,该通风系统能使茶仓内不同茶叶之间的风味相互融合。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茶仓通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和内循环系统,具体地:新风系统的新风出气口位于茶仓内顶壁,该新风出气口向下吹出新鲜空气形成纵向气流;内循环系统的循环进气口和循环出气口设在茶仓侧壁同一高度处,以使茶仓内形成横向气流。
[0006]可选地,所述循环进气口和循环出气口各有多个。
[0007]可选地,茶仓的每个侧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循环进气口和一个循环出气口。
[0008]可选地,茶仓的一个侧壁上的循环进气口正对着与该侧壁相对的侧壁上的循环出气口。
[0009]可选地,循环进气口和循环出气口位于茶仓侧壁上部。
[0010]可选地,包括通风架,以供承放茶饼堆垛。
[0011]可选地,新风出气口位于茶仓内顶壁中央。
[0012]可选地,新风系统包括空气净化装置,该空气净化装置一端连通到茶仓外部,另一端连通新风出气口。
[0013]一种茶仓,设有如上所述的茶仓通风系统。
[0014]该茶仓通风系统通过新风系统形成纵向气流,通过内循环系统实现横向气流,如此则整个茶仓内的空气形成立体对流,使得茶仓内不同的茶叶之间的气味相互融合,从而使得茶叶具备更丰富的风味。并且,新风系统往茶仓内注入新鲜空气,并把茶仓内的空气排出到茶仓外,从而把茶叶后发酵所挥发的物质带出到茶仓外,防止挥发的物质浓度过高而影响茶叶风味。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设有茶仓通风系统的茶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隐去了茶仓顶壁和前侧壁,
[0016]图2是茶仓的立体示意图,图中隐去了茶仓前侧壁,
[0017]图3是茶仓顶壁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0、空气净化装置;11、管道;12、新风出气口;13、排气口;20、空气循环装置;21、循环出气口;22、循环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如图1所示的茶仓设有茶仓通风系统。该茶仓通风系统包括内循环系统,内循环系统包括空气循环装置20。空气循环装置20出气端连通了多个循环出气口21,进气端连通了多个循环进气口22。如图1所示,茶仓后侧壁上设有两个循环出气口21以及位于两个循环出气口21两侧的两个循环进气口22。茶仓前侧壁也设有两个循环出气口21和两个循环进气口22,但前侧壁上的两个循环出气口21分别位于两个循环进气口22两侧,如此则使得前侧壁上的循环出气口21正对着后侧壁上的循环进气口22,而前侧壁上的循环进气口22则正对着后侧壁上的循环出气口21。如图1所示,茶仓左侧壁上设有一个循环出气口21和一个循环进气口22。茶仓右侧壁上也设有一个循环出气口21和一个循环进气口22,但右侧壁上的循环出气口21和循环进气口22的位置与左侧壁上的循环出气口21和循环进气口22的位置互反,如此则使得右侧壁上的循环出气口21正对着左侧壁上的循环进气口22,而右侧壁上的循环进气口22则正对着左侧壁上的循环出气口21。各个循环出气口21和各个循环进气口22都位于茶仓侧壁上部且位于茶仓侧壁同一高度处,如此可避免循环出气口21和循环进气口22之间被茶饼堆垛所阻隔而限制了茶仓内部空气的流动范围。在空气循环装置20的作用下,茶仓内的空气从各个循环进气口22进入到空气循环装置20中,然后从各个循环出气口21重新进入到茶仓内,如此循环流动,使得茶仓内部形成了横向循环气流,促使茶仓内不同的茶叶之间的气味相互融合,从而使得茶叶具备更丰富的风味。
[0021]上述茶仓通风系统还包括间隔设在茶仓底部的多个通风架(未图示),茶饼堆垛放置在通风架上。通风架四侧是镂空的,气流可穿过通风架,这样一来,茶饼堆垛上、下、左、右都有空隙,使得茶仓内的空气可以在茶饼堆垛四周流动,使得茶仓内不同的茶叶之间的气味融合得更好。
[0022]如图2所示,上述茶仓通风系统还包括新风系统,新风系统包括空气净化装置10。该空气净化装置10的进气端通过管道11连通到茶仓外部,以供外界的新鲜空气从管道11进入到空气净化装置10中。空气净化装置10的出气端连通位于茶仓内顶壁中央的新风出气口12(见图3)。空气净化装置10对外界的新鲜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之后从新风出气口12向下吹出新鲜空气从而使茶仓内形成纵向气流。如图2所示,新风系统还包括位于茶仓底部的排气口13,茶仓内的空气可以从排气口13排出到茶仓外,从而把茶叶后发酵所挥发的物质带出到茶仓外,防止挥发的物质浓度过高而影响茶叶风味。
[0023]上述茶仓通风系统通过新风系统形成纵向气流,通过内循环系统实现横向气流,如此则整个茶仓内的空气形成立体对流,使得茶仓内不同的茶叶之间的气味融合效果更好,从而使得茶叶具备更丰富的风味。
[0024]如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方式,不以此限定专利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基础上作出非实质性的变化或替换,仍落入专利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仓通风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新风系统和内循环系统,具体地:新风系统的新风出气口位于茶仓内顶壁,该新风出气口向下吹出新鲜空气形成纵向气流;内循环系统的循环进气口和循环出气口设在茶仓侧壁同一高度处,以使茶仓内形成横向气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仓通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循环进气口和循环出气口各有多个。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仓通风系统,其特征是:茶仓的每个侧壁上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循环进气口和一个所述循环出气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仓通风系统,其特征是:茶仓的一个侧壁上的循环进气口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堂高彬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春福润茶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