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134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包含有绿化地块挖坑形成的长条形雨水收集池,该雨水收集池的横截面呈阶梯状;雨水收集池内铺设有玻璃轻石层;所述玻璃轻石层由下往上分别为玻璃轻石层一和玻璃轻石层二;所述雨水收集池旁设置有雨水蓄净水池,雨水蓄净水池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玻璃轻石层的出水口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其有效的利用玻璃轻石的渗透过滤净化以及蓄水性能对雨水进行最大化的回收利用并对厂房内的绿植进行供水、以及车间供水,节约了水资源,且无需人工参与灌溉,极大了降低了绿植的养护成本,节省了车间用水成本,便于整个系统的推广利用。便于整个系统的推广利用。便于整个系统的推广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回收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玻璃轻石是近年来应用日趋广泛的新材料,它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废玻璃研磨成粉末,通过添加不同的助剂,高温焙烧发泡后形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无机材料,因其轻质,且由废玻璃生产加工生成而得名。玻璃轻石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硅酸盐材料,孔隙大小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调节。
[0003]玻璃轻石具有多孔质轻、耐挤抗压、清洁环保、保水保肥、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土壤改良、水质处理、建筑工程、路桥市政等领域。
[0004]目前大部分厂房的车间用水及厂房内绿植浇灌通常需要接入自来水提供使用,水量消耗巨大,一方面对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增加了公司成本;另外如遇上水利设备维护等情况,无备用水资源影响厂房的正常作业。因此,业界亟需一种在厂房区域内应用的、能够利用玻璃轻石优良蓄水和净化能力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在厂房区域内应用的、能够利用玻璃轻石优良蓄水和净化能力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节约水资源,存储备用净水。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包含有绿化地块挖坑形成的长条形雨水收集池,该雨水收集池的横截面呈阶梯状;雨水收集池内铺设有玻璃轻石层。
[0007]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所述玻璃轻石层由下往上分别为玻璃轻石层一和玻璃轻石层二。
[0008]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所述玻璃轻石层底部铺设有隔水布,隔水布的厚度为0.5~1.0mm,隔水布底部为素土夯实层。
[0009]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所述玻璃轻石层一的厚度为150cm,玻璃轻石的微孔隙的孔径为30~50mm;所述玻璃轻石层二的厚度为100cm,玻璃轻石的微孔隙的孔径为20~30mm。
[0010]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所述玻璃轻石层上铺设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土工布的厚度为2mm。
[0011]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所述透水土工布上铺设有种植层,所述种植层的厚度为50cm;种植层为土壤层,种植层的上表面与地面齐平,或者种植层的中部适当隆起。
[0012]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所述隔水布上铺设有厚度至少2mm的无纺布,无纺布上铺设玻璃轻石层。
[0013]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所述雨水收集池旁设置有雨水蓄净水池,雨水蓄净水池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玻璃轻石层的出水口相连通;雨水蓄净水池开设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回收水泵和循环水泵,回收水泵和循环水泵分别连接各自的水路。
[0014]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所述雨水蓄净水池的顶部一端开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上设有溢流管与市政管网相连通。
[0015]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在上述绿化地块四周开设宽度为50cm,深度为50cm的雨水植草沟,该雨水植草沟与雨水收集池的玻璃轻石层相连通,雨水植草沟再与雨水蓄净水池通过管道相连通。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将雨水通过雨水收集池上方源源不断地导入其中,并通过雨水收集池内的玻璃轻石层对其进行渗透过滤净化以及蓄水,净化后的水通过管道通入雨水蓄净水池中,雨水蓄净水池的出水口设置有回收水泵和循环水泵,回收水泵连接的水路用于绿植浇灌和路面喷洒或向生产车间的补充用水等;循环水泵连接的水路再次从雨水收集池的流入口进入其中,以实现雨水蓄净水池里的存水形成自循环而实现更好的净水效果。从而无需额外供水,节约了水资源,且无需人工参与灌溉,极大了降低了绿植的养护成本,节省了车间用水成本,便于整个系统的推广利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素土夯实层1、玻璃轻石层2、玻璃轻石层一2.1、玻璃轻石层二2.2、透水土工布3、种植层4、隔水布5、无纺布6、雨水蓄净水池7、管道8、回收水泵9、循环水泵10、溢流口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包含有绿化地块挖坑形成的长条形雨水收集池,该雨水收集池的横截面呈阶梯状;首先垂直向下挖坑80~100cm,在第一个挖平的基坑中,四周各留出50cm宽的台阶后继续往下垂直挖100~150cm,在第二个挖平的基坑中,继续往下按第三个基坑,直至挖至适宜的深度;第三个基坑底部(找平夯实)为素土夯实层1,所述素土夯实层1上铺设有隔水布5,所述隔水布5的厚度为0.5~1.0mm;所述隔水布5上铺设有玻璃轻石层2,玻璃轻石层2作为滤蓄水层和起到微生物净化水质的作用,所述玻璃轻石层2由下往上分别为玻璃轻石层一2.1和玻璃轻石层二2.2;所述玻璃轻石层一2.1的厚度为150cm,玻璃轻石的微孔隙的孔径为30~50mm,所述玻璃轻石层二2.2的厚度为100cm,玻璃轻石的微孔隙的孔径为20~30mm;所述玻璃轻石层2上铺设有透水土工布3,所述透水土工布3的厚度为2mm;透水土工布3具有良好的导水性能和过滤作用,它可使水流通过,且有效地载流土颗粒,细沙,小石料等;所述透水土工布3上铺设有种植层4,所述种植层4为土壤层,种植层4的上表面与地面齐平,或者种植层4的中部适当隆起;所述种植层4的厚度为50cm;种植层4可增加种植
土层厚度有利植物生长,也有利加大对玻璃轻石层2下层的隔水布5的拱去压力;种植层4上表面与地面齐平、或中部隆起部分可种植认为适宜的植物和植被,以恢复该地块的绿化和环境功能;所述隔水布5上铺设有厚度至少2mm的无纺布6,所述无纺布6具有缓冲作用;无纺布6上铺设玻璃轻石层2;所述雨水收集池旁设置有雨水蓄净水池7,雨水蓄净水池7的进水口通过管道8与玻璃轻石层2的出水口相连通;雨水蓄净水池7开设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回收水泵8和循环水泵9,回收水泵8和循环水泵9分别连接各自的水路,回收水泵8连接的水路用于绿植浇灌和路面喷洒或向生产车间的补充用水等;循环水泵9连接的水路再次从雨水收集池的流入口进入其中,以实现雨水蓄净水池7里的存水形成自循环而实现更好的净水效果;所述雨水蓄净水池7的顶部一端开设有溢流口11,溢流口11上设有溢流管与市政管网相连通,可将高于溢流管的净化后雨水排入市政管网。
[0020]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上述绿化地块四周开设宽度为50cm,深度为50cm的雨水植草沟,该雨水植草沟与雨水收集池的玻璃轻石层2相连通,雨水植草沟再与雨水蓄净水池7通过管道相连通,以使该地块的受雨和从其它外部流过来的雨水经该雨水植草沟清滤后渗入雨水蓄净水池7。
[0021]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绿化地块挖坑形成的长条形雨水收集池,该雨水收集池的横截面呈阶梯状;雨水收集池内铺设有玻璃轻石层(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轻石层(2)由下往上分别为玻璃轻石层一(2.1)和玻璃轻石层二(2.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轻石层(2)底部铺设有隔水布(5),隔水布(5)的厚度为0.5~1.0mm,隔水布(5)底部为素土夯实层(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轻石层一(2.1)的厚度为150cm,玻璃轻石的微孔隙的孔径为30~50mm,所述玻璃轻石层二(2.2)的厚度为100cm,玻璃轻石的微孔隙的孔径为20~30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轻石层(2)上铺设有透水土工布(3),所述透水土工布(3)的厚度为2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玻璃轻石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土工布(3)上铺设有种植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律李捷刘晋鲁叶华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晶瑞特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