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青光眼手术的稳定型导流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1209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青光眼手术的稳定型导流支架,导流支架包括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连接的头部、腰部和尾部,其中头部为锥形,头部外径从上往下逐渐递增,腰部和尾部均为圆柱形,导流支架的中心设有穿透头部、腰部和尾部的中央通孔,所述头部、腰部、尾部及中央通孔具有同一轴心;所述腰部外表面设有多个直形凹槽,多个直形凹槽绕着导流支架的轴心等角度分布,每个直形凹槽均与导流支架的轴心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流支架能够采用微创的方式,直接植入小梁网中,将房水从前房导流至schlemm管,解决眼内压过高的问题。决眼内压过高的问题。决眼内压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青光眼手术的稳定型导流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眼科医疗器械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青光眼手术的稳定型导流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房水是充满在眼内前房和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液体,它是由睫状体突产生的,房水每分钟的产量约为2

3μl,由于其含有较高浓度的葡萄糖和抗坏血酸,供应角膜和晶体以必要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这种功能对维持角膜和晶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保持它们的透明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Schlemm管是围绕在前房角一周的房水流出管道,由若干小腔隙相互吻合而成,内壁仅有一层内皮细胞与小梁网相隔,其房水排出通畅可维持正常的眼内压,若小梁组织出现异常,房水流出受阻,可致眼压升高、青光眼发生。通常,降低眼压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小梁切除术,原理是在巩膜上打洞,让房水排出至前房,但是由于手术创口较大,小梁切除术术后风险高,容易出现渗漏、感染、眼部刺激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和技术需求,为了改进青光眼降低眼压的手术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青光眼手术的稳定型导流支架,这种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青光眼手术的稳定型导流支架,其特征在于:导流支架包括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连接的头部、腰部和尾部,其中头部为锥形,头部外径从上往下逐渐递增,腰部和尾部均为圆柱形,导流支架的中心设有穿透头部、腰部和尾部的中央通孔,所述头部、腰部、尾部及中央通孔具有同一轴心;所述腰部外表面设有多个直形凹槽,多个直形凹槽绕着导流支架的轴心等角度分布,每个直形凹槽均与导流支架的轴心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青光眼手术的稳定型导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形凹槽向上穿透导流支架的头部,在头部外锥面形成辅助流入孔,直形凹槽向下穿透导流支架的尾部,在尾部的下表面形成辅助流出孔,从辅助流入孔至辅助流出孔的半封闭通道为辅助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青光眼手术的稳定型导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流道的直径范围为0.03mm

0.0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青光眼手术的稳定型导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形凹槽上端延伸至头部的下表面,下端延伸至尾部的上表面,头部的下表面和尾部的上表面均设有一圈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导流支架同轴设置,所述直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亮亮范忠鹏刘静马毓飞蔡湫亭
申请(专利权)人:海思盖德苏州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