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1100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包括外筒、顶盖以及设于所述外筒的进气过滤机构、保温机构和分级机构;所述进气过滤机构包括空气进料仓和过滤仓,所述空气进料仓设有进气孔,并在内部设有电机和吸附风扇,所述过滤仓内设有空气过滤元件;所述保温机构包括处理仓,所述处理仓的侧壁设有制冷元件和保温层;所述分级机构包括上下分隔的分料仓和置物仓,所述分料仓的底部设有次等收集筒和优等收集筒,所述置物仓内设有次等承载罐和优等承载罐。该全自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可以提高空气收集的速率,防止受到高温影响杀死空气中大部分不耐热的细菌,并使空气的质量具有区分性,从而保证收集后的空气质量较高,增加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数据的准确性。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0001]本技术涉及采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
[0003]在我国教科书中,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
[0004]现有的全自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是对空气中含有的不同种类的微小生物进行收集的过程,方便后期的检测,判断空气的污染情况,但现有的设备没有较为简单的吸附结构,且不具备一定程度对杂质的过滤,导致空气中灰尘过多隐藏微生物的体积,造成后期检测得不准确。
[0005]而且,现有设备不能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在高温的天气中,设备内部温度过高会杀死一些不耐高温的细菌。
[0006]此外,现有装置不具备分级收集的能力,较为完整的产物容易和次品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包括外筒、顶盖以及在外筒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气过滤机构、保温机构和分级机构;所述进气过滤机构包括空气进料仓和过滤仓,所述空气进料仓在周向方向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贯穿所述外筒的侧壁与外界连通,所述空气进料仓的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吸附风扇,以向下吹送气流,所述过滤仓内设有空气过滤元件;保温机构包括处理仓,处理仓的侧壁设有制冷元件,并在制冷元件的外侧设有保温层;处理仓的底部设有出料孔,出料孔内设有向下延伸的通料管;分级机构包括上下分隔的分料仓和置物仓,分料仓的底部设有位于中央位置的次等收集筒,以及位于次等收集筒旁侧的优等收集筒,次等收集筒与优等收集筒之间设有由下至上向内倾斜的挡板;挡板高于所述次等收集筒和优等收集筒,其上端与处理仓的底部之间留有间距;置物仓内设有次等承载罐和优等承载罐,次等承载罐的顶部通过次等进料管与次等收集筒的底部相连通,优等承载罐的顶部通过优等进料管与优等收集筒的底部相连通。
[0009]优选地,外筒的顶部设有呈环形的插接槽,顶盖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插接槽相配合的卡环。
[0010]优选地,空气进料仓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连接环,连接环的顶部固定有多个斜向的支撑杆,且多个支撑杆的顶部交汇处之间设有安装架,电机插设于所述安装架的内部。
[0011]优选地,空气过滤元件包括合成过滤板和无纺布板,过滤仓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套环和第二安装套环,合成过滤板沿所述外筒的横截面安装于第一安装套环,无纺布板沿所述外筒的横截面安装于第二安装套环。
[0012]优选地,合成过滤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尺寸相等的吸附孔,无纺布板的顶部和/或底部开设有微缩槽。
[0013]优选地,处理仓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L型环,制冷环安装于所述L型环的表面,保温环垫设于L型环与处理仓的内表壁之间。
[0014]优选地,处理仓的出料孔的内表壁固定套设有橡胶密封环,通料管固定安装于橡胶密封环的外壁与出料孔的内壁之间。
[0015]优选地,次等收集筒位于分料仓底部的中央位置,优等收集筒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次等收集筒为中心沿周向均匀分布,各优等收集筒与次等收集筒之间分别设有挡板;次等承装罐位于所述置物仓底部的中央位置,优等承装罐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次等承装罐为中心沿周向均匀分布。
[0016]优选地,挡板的整体倾斜角度为20
°
~40
°

[0017]优选地,空气进料仓的外表壁、处理仓的外表壁以及所述分料仓和置物仓的外表壁分别与外筒的内表壁相配合,以进行固定。
[0018]本技术所提供的全自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设有进气过滤机构,可以提高空气收集的速率,并在收集前对空气中存在的杂质和较大的物体进行过滤和剔除进而保证收集后的空气质量较高,增加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由于设有保温机构,可以防止受到高温影响杀死空气中大部分不耐热的细菌,而通过所设置的分级机构可以使空气的质量具有区分性,从而使后期的检测效果更为准确。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全自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的剖视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全自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的后侧结构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全自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在另一视角下的剖视图;
[0022]图4为图3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5为图1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6为图3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7为制冷环的保温环垫的局部安装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外筒 2.插接槽 3.卡环 4.顶盖 5.进气过滤机构 51.空气进料仓 52.进气孔 53.连接环 54.装架 55.电机 56.吸附风扇 57.过滤仓 58.安装套环 59.合成过滤板 510.无纺布板 6.保温机构 61.处理仓 62.保温环垫 63.制冷环 64.出料孔 65.橡胶密封环 66.通料管 7.分级机构 71.分料仓 72.次等收集筒 73.挡板 74.优等收集筒 75.置物仓 76.次等承装罐 77.两个优等承装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9]在本文中,“上、下、左、右”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说明书文字有对方向定义的部分,优先采用文字定义的方向,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30]如图1至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全自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主要由外筒1、顶盖4、进气过滤机构5、保温机构6以及分级机构7组成,其中,进气过滤机构5、保温机构6以及分级机构7在外筒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
[0031]外筒1呈圆筒形,其顶部设有呈环形的插接槽2,顶盖4呈圆盘形,其下表面设有与插接槽2相配合的卡环3,当顶盖4放置在外筒1的顶部之后,其下表面的卡环3嵌入外筒1顶部的插接槽2,既可以防止顶盖4相对于外筒1径向移动,也可以通过相互嵌套的结构形成密封,避免空气直接从外筒1的顶部进入外筒1的内部。
[0032]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还可以在外筒1和顶盖4之间增设密封圈或密封垫。
[0033]进气过滤机构5具有空气进料仓51,空气进料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顶盖以及在所述外筒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气过滤机构、保温机构和分级机构;所述进气过滤机构包括空气进料仓和过滤仓,所述空气进料仓在周向方向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贯穿所述外筒的侧壁与外界连通,所述空气进料仓的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吸附风扇,以向下吹送气流,所述过滤仓内设有空气过滤元件;所述保温机构包括处理仓,所述处理仓的侧壁设有制冷元件,并在所述制冷元件的外侧设有保温层;所述处理仓的底部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内设有向下延伸的通料管;所述分级机构包括上下分隔的分料仓和置物仓,所述分料仓的底部设有位于中央位置的次等收集筒,以及位于所述次等收集筒旁侧的优等收集筒,所述次等收集筒与优等收集筒之间设有由下至上向内倾斜的挡板;所述置物仓内设有次等承载罐和优等承载罐,所述次等承载罐的顶部通过次等进料管与所述次等收集筒的底部相连通,所述优等承载罐的顶部通过优等进料管与所述优等收集筒的底部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顶部设有呈环形的插接槽,所述顶盖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插接槽相配合的卡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进料仓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顶部固定有多个斜向的支撑杆,且多个支撑杆的顶部交汇处之间设有安装架,所述电机插设于所述安装架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元件包括合成过滤板和无纺布板,所述过滤仓的内表壁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骆玲韩旭孔令雪丁娜姚满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何氏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