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啸宇专利>正文

一种聚光型微通道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064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光型微通道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微通道集热组件和保温中层,微通道集热组件由总进管、总出管、板式微通道和集流管构成,总进管连接在其中一个板式微通道端部,每相邻两个板式微通道之间通过集流管连接呈蛇形,总出管连接在偏离总进管的一个板式微通道端部,微通道集热组件上端装配有聚光器,通过聚光器将太阳光反射到板式微通道表面,从而可以提高板式微通道表面的光能密度,由板式微通道表面的太阳光谱吸收涂层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再传递至板式微通道内部,通过设置四个板式微通道通过集流管连接呈蛇形,从而使流体可以依次经过四个板式微通道进行加热,从而提高集热效率,可适用于中高温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用领域。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光型微通道太阳能集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集热
,尤其涉及一种聚光型微通道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热能利用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技术,已被广泛使用,目前的太阳能集热器主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一种是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以上两种集热器由于受太阳辐照度所限只适用于中低温领域,因此缺少一种能适用于太阳能中高温应用领域的集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聚光型微通道太阳能集热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聚光型微通道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微通道集热组件和保温中层,所述微通道集热组件由总进管、总出管、板式微通道和集流管构成,所述板式微通道数量为四个,所述总进管连接在其中一个板式微通道端部,每相邻两个所述板式微通道之间通过集流管连接呈蛇形,所述总出管连接在偏离总进管的一个板式微通道端部,所述微通道集热组件上端装配有聚光器,所述保温中层上面设有与微通道集热组件对应的凹槽,所述微通道集热组件、聚光器和保温中层位于保温边框中,所述保温边框顶部设有透明盖板,所述保温边框底端连接在承托底板底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聚光器包括多个聚光器反射面,多个所述聚光器反射面与透明盖板之间形成聚光腔体,多个所述聚光器反射面与承托底板之间形成非聚光腔体。
[0007]进一步地,所述聚光器的聚光比为2

10。
[0008]进一步地,所述保温中层高度在35

55mm之间,所述保温中层采用聚氨酯或聚苯乙烯塑料材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板式微通道上表面设有太阳光谱吸收涂层,所述板式微通道的高度在3

15mm之间,壁厚在0.3

2mm之间,所述板式微通道装配在保温中层中的凹槽中。
[00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通过聚光器将太阳光反射到板式微通道表面,从而可以提高板式微通道表面的光能密度,由板式微通道表面的太阳光谱吸收涂层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再传递至板式微通道内部,通过设置四个板式微通道通过集流管连接呈蛇形,从而使流体可以依次经过四个板式微通道进行加热,从而提高集热效率,可适用于中高温太阳能热利用领域。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整体结构局部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微通道集热组件和聚光器连接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微通道集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总出管和板式微通道局部连接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聚光器、保温中层、透明盖板和保温边框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保温中层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微通道集热组件、101总进管、102总出管、103板式微通道、104集流管、2聚光器、201非聚光腔体、202聚光器反射面、203聚光腔体、3保温中层、4透明盖板、5保温边框、6承托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参照图1

7,一种聚光型微通道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微通道集热组件1和保温中层3,微通道集热组件1由总进管101、总出管102、板式微通道103和集流管104构成,板式微通道103数量为四个,总进管101连接在其中一个板式微通道103端部,每相邻两个板式微通道103之间通过集流管104连接呈蛇形,总出管102连接在偏离总进管101的一个板式微通道103端部,板式微通道103上表面设有太阳光谱吸收涂层,板式微通道103的高度在3

15mm之间,壁厚在0.3

2mm之间,板式微通道103装配在保温中层3中的凹槽中,微通道集热组件1上端装配有聚光器2,聚光器2的聚光比为2

10,聚光器2包括多个聚光器反射面202,多个聚光器反射面202与透明盖板4之间形成聚光腔体203,多个聚光器反射面202与承托底板6之间形成非聚光腔体201,保温中层3上面设有与微通道集热组件1对应的凹槽,保温中层3高度
在35

55mm之间,保温中层3采用聚氨酯或聚苯乙烯塑料材质,微通道集热组件1、聚光器2和保温中层3位于保温边框5中,保温边框5顶部设有透明盖板4,保温边框5底端连接在承托底板6底端。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太阳光透过透明盖板4,经过聚光器反射面202反射到板式微通道103表面的太阳光谱吸收涂层,光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传递到板式微通道103内部,流体从微通道集热组件1的总进管101流入在板式微通道103内加热,经过集流管104进入下个板式微通道103加热,流体如此多次在板式微通道103中加热,最终从总出管102流出,从而能有效提高太阳能集热器热能密度和集热效率。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光型微通道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微通道集热组件(1)和保温中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集热组件(1)由总进管(101)、总出管(102)、板式微通道(103)和集流管(104)构成,所述板式微通道(103)数量为四个,所述总进管(101)连接在其中一个板式微通道(103)端部,每相邻两个所述板式微通道(103)之间通过集流管(104)连接呈蛇形,所述总出管(102)连接在偏离总进管(101)的一个板式微通道(103)端部,所述微通道集热组件(1)上端装配有聚光器(2),所述保温中层(3)上面设有与微通道集热组件(1)对应的凹槽,所述微通道集热组件(1)、聚光器(2)和保温中层(3)位于保温边框(5)中,所述保温边框(5)顶部设有透明盖板(4),所述保温边框(5)底端连接在承托底板(6)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光型微通道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器(2)包括多个聚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啸宇王友星王谈笑郭永洪马建邵韵雯杨皓熠
申请(专利权)人:李啸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