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盒型或杯型的快速密封启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045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盒型或杯型的快速密封启封结构,涉及容器快速密封启封结构技术领域;为了便于辨别结构是否曾被启封,且易于厂家再次密封;该结构具体包括容器主体、容器盖,还包括环绕式密封组件,所述容器主体顶部外壁的边缘处一体式设置有容器外檐,所述容器盖边缘处一体式设置有盖檐,容器盖通过盖檐卡接于容器主体的容器外檐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封时不仅保留了容器主体和容器盖的结构完整度,使其仍能够密封使用,而且解封后与出厂形态存在明显差异性,利于消费者分辨;此外,该设计在解封后,能够仅取一个新的环绕式密封组件重新套于容器主体和容器盖外侧,利于厂家将合格产品再次快速的密封,节省了成本,保障了经济效益。益。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盒型或杯型的快速密封启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容器快速密封启封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盒型或杯型的快速密封启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部分产品(如食品等)的生产加工中,需要利用各种容器对其包装密封,从而得到一个完整的可售卖单元,目前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方式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采用螺旋式盖体与容器主体进行连接密封(例如部分牙膏等产品的密封结构);

采用卡扣式盖体与容器主体进行连接密封;

采用脆断式盖体或密封部与容器主体进行连接密封(例如易拉罐等密封结构);

采用锡箔纸等薄膜式结构与容器主体进行连接密封(例如市面上的酸奶、碗粥等食品的密封结构);

采用螺旋式盖体与脆断式限位环与容器主体进行连接密封(例如市面上的可乐等塑料饮料瓶的密封结构)。
[0003]上述密封容器的密封方式虽能够满足一定的使用需求,但是,在采用

号和

号的密封方式进行密封时,产品经过解封后再次密封时,其形态与原本出厂形态无异,导致消费者无法确定产品是否被打开过;在采用

号和

号的密封方式进行密封时,产品经过解封后无法再次密封,为消费者带来使用上的不便;在采用

号的密封方式进行密封时,虽能够帮助消费者进行区分产品是否被打开过,但是其无法再将合格产品进行重新快速包装;因此还有待改进。
[0004]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286637.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密封性好的食品包装盒,包括放置部,所述放置部的一侧设有封盖部,所述放置部与所述封盖部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放置部的顶端边缘处设有密封槽,所述放置部的边缘顶角处分别设有密封辅助组件一和卡托,所述封盖部紧邻所述放置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密封槽相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槽内套设有与所述密封槽相适配的密封条,所述卡槽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封盖部的顶角处分别设有弹性卡块和通孔,所述弹性卡块与所述卡托相匹配,所述通孔内贯穿设有与所述密封辅助组件一相匹配的密封辅助组件二。上述专利中的食品包装盒存在以下不足:虽能够满足一定的包装需求,但是食品包装盒经过解封后再次密封时,其形态与原本出厂形态无异,导致消费者无法确定产品是否被打开过,且该食品包装盒结构复杂不利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盒型或杯型的快速密封启封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盒型或杯型的快速密封启封结构,包括容器主体、容器盖,还包括环绕式密封组件,所述容器主体顶部外壁的边缘处一体式设置有容器外檐,所述容器盖边缘处一体式设置有盖檐,容器盖通过盖檐卡接于容器主体的容器外檐外侧,所述环绕式密封组件顶部
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顶部限位组件,环绕式密封组件底部一体式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限位弹齿,所述第一限位弹齿底面呈斜面结构,且第一限位弹齿均向环绕式密封组件的内侧上方倾斜;所述环绕式密封组件一侧外壁设置有易断式挖槽;环绕式密封组件卡接于容器盖的盖檐外侧;盖檐卡接于顶部限位组件和第一限位弹齿之间;容器主体、容器盖和环绕式密封组件的形状适配。
[0008]优选的:所述顶部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基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限位基部一体式设置于环绕式密封组件顶部外壁,限位基部的底部侧边处和第一限位部的顶部侧边处设置有同一个脆断式连接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一侧外壁一体式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底端卡接于盖檐与环绕式密封组件的夹缝中,盖檐卡接于第一限位弹齿和第二限位部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盖檐内壁一体式设置有等距分布的第一限位凸起;容器外檐卡接于盖檐顶部内壁与第一限位凸起顶部外壁之间。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盖檐圆周内壁一体式设置有环绕式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容器外檐卡于盖檐顶部内壁与第二限位凸起顶部外壁之间。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将所述顶部限位组件替换为顶部限位头,所述顶部限位头顶部呈斜面结构,顶部限位头底部呈与盖檐顶部相适配的平面结构。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顶部限位头底面与第一限位弹齿靠近环绕式密封组件的一端之间的间距大于盖檐的厚度。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将所述顶部限位头替换为第二限位弹齿,所述第二限位弹齿的形状与第一限位弹齿适配,且第二限位弹齿与第一限位弹齿呈对称设置。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器主体、容器盖和环绕式密封组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长方形或正方形或三角形或其余闭环形状中的一种。
[0015]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容器主体和容器盖配合形成盒型容器或杯型容器或瓶型容器或桶型容器。
[0016]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容器主体、容器盖、环绕式密封组件、顶部限位组件、第一限位弹齿和第二限位弹齿的材料采用塑料材质、纤维材质、食品级PP/PET、淀粉、纸质、木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金属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本技术通过设置环绕式密封组件等结构,能够在密封安装时,将容器盖通过盖檐卡接于容器主体的容器外檐外侧,再将环绕式密封组件向下卡于盖檐上,期间第一限位弹齿以形变的方式顺利的通过盖檐,待盖檐和第一限位弹齿分离时,第一限位弹齿基于回弹力复位,此时盖檐则被顶部限位组件和第一限位弹齿限位,由于第一限位弹齿向环绕式密封组件的内侧上方倾斜,因此能够牢固的将盖檐限制在其顶部,并保障了结构的牢固度;当需要启封时,使用者能够将环绕式密封组件的易断式挖槽处用力掰断,即可顺利取出容器主体和容器盖,该方式不仅保留了容器主体和容器盖的结构完整度,使其仍能够密封使用,而且解封后与出厂形态存在明显差异性,利于消费者分辨;此外,该设计在解封后,能够仅取一个新的环绕式密封组件重新套于容器主体和容器盖外侧,利于厂家将合格产品再次快速的密封,节省了成本,保障了经济效益。
[0019]2.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脆断式连接部,能够在安装时,先使限位基
部和第一限位部保持平行的状态,从而使得第一限位弹齿与第一限位部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供第一限位弹齿形变,当盖檐从下至上卡于第一限位弹齿上方后,将第一限位部以脆断式连接部为轴,向下旋转,利用第一限位部的形变,使第一限位部底端卡于盖檐和环绕式密封组件之间的夹缝中,此时第二限位部位于盖檐上方,达到限制盖檐活动的目的,且由于第一限位部的旋转,减小了盖檐的活动空间,保障了结构的紧凑度和牢固度;在启封时,使用者也可以将第一限位部向上弯折,直至脆断式连接部断裂,从而将容器盖和容器主体从环绕式密封组件上方取出,操作便捷,且结构简单可靠,实用性强。
[0020]3.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凸起或第二限位凸起,能够将容器外檐牢固的限制在盖檐内侧,防止容器主体在不收到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盒型或杯型的快速密封启封结构,包括容器主体(1)、容器盖(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绕式密封组件(4),所述容器主体(1)顶部外壁的边缘处一体式设置有容器外檐(8),所述容器盖(2)边缘处一体式设置有盖檐(7),容器盖(2)通过盖檐(7)卡接于容器主体(1)的容器外檐(8)外侧,所述环绕式密封组件(4)顶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顶部限位组件(5),环绕式密封组件(4)底部一体式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限位弹齿(6),所述第一限位弹齿(6)底面呈斜面结构,且第一限位弹齿(6)均向环绕式密封组件(4)的内侧上方倾斜;所述环绕式密封组件(4)一侧外壁设置有易断式挖槽(3);环绕式密封组件(4)卡接于容器盖(2)的盖檐(7)外侧;盖檐(7)卡接于顶部限位组件(5)和第一限位弹齿(6)之间;容器主体(1)、容器盖(2)和环绕式密封组件(4)的形状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盒型或杯型的快速密封启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限位组件(5)包括限位基部(9)和第一限位部(10),所述限位基部(9)一体式设置于环绕式密封组件(4)顶部外壁,限位基部(9)的底部侧边处和第一限位部(10)的顶部侧边处设置有同一个脆断式连接部(13),所述第一限位部(10)一侧外壁一体式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1);所述第一限位部(10)底端卡接于盖檐(7)与环绕式密封组件(4)的夹缝中,盖檐(7)卡接于第一限位弹齿(6)和第二限位部(1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盒型或杯型的快速密封启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檐(7)内壁一体式设置有等距分布的第一限位凸起(12);容器外檐(8)卡接于盖檐(7)顶部内壁与第一限位凸起(12)顶部外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盒型或杯型的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祎炜
申请(专利权)人:所为包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