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实验用进气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025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实验用进气过滤装置发动机实验用进气过滤装置发动机实验用进气过滤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实验用进气过滤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二转轴、第二转盘和第二叶片的相互配合,可以达到在发动机启动时,产生风力,第二叶片随风力高速旋转的效果,同时可以达到被风吸进的灰尘撞击第二叶片和摩擦杆,从而附带正电荷的效果,通过通负电的上电极板和通正电的下电极板的相互配合,可以达到将附带正电荷的灰尘附着在上电极板上的目的,通过第一叶片、第一转盘、第一转轴、固定杆和第二吸附层的相互配合,可以达到发动机启动时的风力,带动第一叶片高速旋转的效果,使灰尘被第二吸附层吸附,从而达到高效过滤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实验用进气过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为一种发动机实验用进气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最早诞生在英国,其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发动机在运行时,会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而灰尘沙子会从进风口进入发动机内部,加快发动机燃烧室的缸套,活塞,活塞环的磨损,最后发动机会运转无力,冒蓝烟,烧机油。但目前市场上进风管过滤装置略显简单的,使用效果上都会有点瑕疵,过滤效果仍待改善,过滤装置复杂的,虽然过滤效果较好,但成本较高,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实验用进气过滤装置,解决了过滤效果差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实验用进气过滤装置,包括防噪室,所述防噪室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发动机本体,所述防噪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风管道,所述防噪室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进风管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进风管道内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第一转盘顶部的防呆脚,所述第一转盘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顶部设置有开设在第一转盘内部的通道,所述第一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附层,所述第二吸附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角,所述进风管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附层,所述进风管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起子盒,所述进风管道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翻盖,所述翻盖的外顶壁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进风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集尘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上电极板,所述集尘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下电极板,所述集尘箱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透风盖,所述透风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摩擦杆,所述摩擦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叶片。
[0007]优选的,所述卡角为PA66卡角,且卡角以连接件的垂直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通道为圆孔通道,且圆孔直径大于起子盒中的起子直径三毫米。
[0009]优选的,所述摩擦杆为塑料摩擦杆,且摩擦杆的厚度为五毫米。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为不锈钢转动轴,且转动轴的直径为两厘米。
[0011]优选的,所述防呆脚为塑料防呆脚,且防呆脚的厚度较小。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层为活性炭吸附层,且第一吸附层的厚度为两毫米。
[0013]优选的,所述防噪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用吸音棉和石膏板做的隔音墙,且隔音墙的厚度为两厘米。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实验用进气过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摩擦杆、第二转轴、第二转盘和第二叶片的相互配合,可以达到在发动机启动时,产生风力,第二叶片随风力高速旋转的效果,同时可以达到被风吸进的灰尘撞击第二叶片和摩擦杆,从而附带正电荷的效果,通过通负电的上电极板和通正电的下电极板的相互配合,可以达到将附带正电荷的灰尘附着在上电极板上的目的,进而达到静电除尘过滤的效果,通过第一叶片、第一转盘、第一转轴、固定杆和第二吸附层的相互配合,可以达到发动机启动时的风力,带动第一叶片高速旋转的效果,使灰尘被第二吸附层吸附,从而达到高效过滤的目的,同时叶片靠风力旋转,又大大的降低了成本。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噪室,可以达到降低实验室内部的噪音,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翻盖和把手的相互配合,可以达到安装替换吸附层的目的,通过卡角、卡槽、通道和第二吸附层的相互配合,可以达到用起子穿过通道顶住卡角,使卡角脱离卡槽的效果,从而达到高效安装维护第二吸附层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剖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卡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吸附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翻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集尘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透风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防噪室、2发动机本体、3第一过滤层、4进风管道、5第一吸附层、6上电极板、7集尘箱、8转动轴、9透风盖、10下电极板、11第一转盘、12第一转轴、13第二吸附层、14固定杆、15通道、16防呆脚、17第一叶片、18卡角、19卡槽、20连接件、21翻盖、22把手、23固定板、24第二转轴、25第二叶片、26第二转盘、27摩擦杆、28起子盒、29出风管道、3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7发动机实验用进气过滤装置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实验用进气过滤装置,包括防噪室1,所述防噪室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发动机本体2,所述防噪室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风管道29,所述防噪室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进风管道4,所述
进风管道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0,所述进风管道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层3,所述第一过滤层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进风管道4内部的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转盘11,所述第一转盘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叶片17,所述第一叶片1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第一转盘11顶部的防呆脚16,所述第一转盘1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9,所述卡槽19的顶部设置有开设在第一转盘11内部的通道15,所述第一转盘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附层13,所述第二吸附层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20,所述连接件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角18,所述进风管道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附层5,所述进风管道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起子盒28,所述进风管道4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翻盖21,所述翻盖21的外顶壁固定连接有把手22,所述进风管道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集尘箱7,所述集尘箱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3,所述集尘箱7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上电极板6,所述集尘箱7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下电极板10,所述集尘箱7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透风盖9,所述透风盖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摩擦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实验用进气过滤装置,包括防噪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噪室(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发动机本体(2),所述防噪室(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风管道(29),所述防噪室(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进风管道(4),所述进风管道(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0),所述进风管道(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层(3),所述第一过滤层(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进风管道(4)内部的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转盘(11),所述第一转盘(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叶片(17),所述第一叶片(1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第一转盘(11)顶部的防呆脚(16),所述第一转盘(1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9),所述卡槽(19)的顶部设置有开设在第一转盘(11)内部的通道(15),所述第一转盘(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附层(13),所述第二吸附层(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20),所述连接件(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角(18),所述进风管道(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附层(5),所述进风管道(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起子盒(28),所述进风管道(4)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翻盖(21),所述翻盖(21)的外顶壁固定连接有把手(22),所述进风管道(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集尘箱(7),所述集尘箱(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3),所述集尘箱(7)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上电极板(6),所述集尘箱(7)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下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博姬留杰万里瑞刘一博崔芳萌牛军燕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