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射端及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光学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射端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安全及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3D交互镜头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技术越来越成熟,众多3D交互识别技术正把目光投向汽车领域。诸如辅助驾驶、面部手势识别等众多3D交互识别技术陆续应用于车载领域。其中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是最常用的面部手势识别方案。常规的飞行时间方案中发射端的设计是在车内前排顶灯的位置安装红外LED,并利用红外LED发出扩散的光线。如此,还可同时用飞行时间的摄像头接收返回的光线。但LED的带宽比较宽,当飞行时间的摄像头接收光线时,容易引入杂光,从而影响识别的准确性。此外,LED光线的扩散角有限,很难将副驾驶及后排乘客包含在探测范围内。
[0003]随着VCSEL(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的发展,其性价比已经接近LED。VCSEL配合多片扩散板作为飞行时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射端,包括:光源模块;以及扩散板,设置在所述光源模块发出的光的光学路径上,并具有光入射表面和光出射表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入射表面和所述光出射表面的至少之一上具有微结构阵列,用于将所述光以预定目标扩散角折射出,以实现任意一方向上的最大扩散角大于12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阵列设置于所述光入射表面和所述光出射表面的之一上,所述光入射表面和所述光出射表面中的未设置所述微结构阵列的表面是平面或平坦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阵列设置于所述光入射表面,所述光出射表面是平面或平坦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阵列包括多个单体微结构,所述单体微结构的外表面是凸面和凹面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微结构的高宽比满足:a/b>1,其中a为在所述单体微结构与所述扩散板的基底的所述光入射表面或所述光出射表面接触的底面的中心处沿所述底面的法线方向延伸的高度;b为所述单体微结构与所述扩散板的基底的所述光入射表面或所述光出射表面接触的底面的径向尺寸。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尚亮,陈俊逸,谢前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