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回收水利用节能型冷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016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洗机回收水利用节能型冷水机,冷水机组包括制冷机组、回收水箱,其中制冷机组采用三套制冷装置,每套制冷装置分别通过热交换器与清洗机连接,清洗机通过回收水箱与冷凝器连接;回收水箱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接水盘的一侧设置有漏液传感器;清洗机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排出口,其中排出口A接废液管道,排出口B依次通过电动阀A、流量开关A与回收水箱的进水口A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冷凝器使用的水采用了清洗机清洗完的排放水来冷却冷凝器,节约了能源,安装方便,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液晶行业清洗机在清洗过程中,大量使用纯水清洗,清洗完成后会排放到废水处理,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洗机回收水利用节能型冷水机


[0001]本技术属于自动化机械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清洗机回收水利用节能型冷水机,适用于液晶行业的清洗机上安装配套水冷水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冷式冷水机冷凝器使用的水一般采用:循环冷却水;液晶行业冷水机一般使用PCW水冷却(工厂供的冷却水15

18度)进行热交换带走热量,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使用工厂PCW带走热量,浪费动力电能能源;2)、由于带走热量水回到动力端,在制冷冷却后再送冷水机冷凝器,安装复杂,使用寿命短,易腐蚀冷水机。
[0003]如何设计一种清洗机回收水利用节能型冷水机,如何节约能源、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机回收水利用节能型冷水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工厂PCW带走热量,浪费动力电能能源;带走热量水回到动力端,在制冷冷却后再送冷水机冷凝器,安装复杂,使用寿命短,易腐蚀冷水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清洗机回收水利用节能型冷水机,包括冷水机组,所述的冷水机组包括制冷机组、回收水箱,其中制冷机组采用三套制冷装置,每套制冷装置分别通过热交换器与清洗机连接,清洗机通过回收水箱与冷凝器连接;
[0006]三套制冷装置分别为制冷装置A、制冷装置B、制冷装置C,制冷装置A与热交换器A连接,制冷装置B与热交换器B连接,制冷装置C与热交换器C连接;
[0007]回收水箱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接水盘的一侧设置有漏液传感器;回收水箱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出水口A、出水口B,其中出水口A通过管道A与回收水管道并联,管道A为液位保护管路;出水口B通过开关阀C与管道A并联;接水盘的底部通过开关阀B与管道A并联;回收水箱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进水口A、出水口C,其中出水口C依次通过开关阀A、液压泵A、电动阀E与流量开关B的入口并联;
[0008]冷凝器的进液口上依次通过温度传感器、流量开关B、开关阀E、电动阀C,最后与PCW输入端连接;冷凝器的出液口分两路输出,一路通过电动阀F与回收水管道连接,另一路通过开关阀F、电动阀B,最后与PCW输出端连接;
[0009]清洗机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排出口,其中排出口A接废液管道,排出口B依次通过电动阀A、流量开关A与回收水箱的进水口A连接;
[0010]清洗机一侧上部设置有两个进水口B,两个进水口B分别与水泵A的输出端、水泵B的输出端连接;
[0011]清洗机的另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进水口C、出水口D、出水口E、进水口D,其中出水口D依次通过开关阀H、液压泵B、流量开关C、开关阀I,最后分别与热交换器C的入口、液
位控制自动阀B的入口连接,热交换器C的出口分别连接开关阀G的入口、液位控制自动阀A的出口,开关阀G的出口与进水口C连接;出水口E依次通过流量开关D、开关阀J后分别与液位控制自动阀C的入口、热交换器A的入口连接,热交换器A的出口分别与进水口D、液位控制自动阀D的出口连接;液位控制自动阀C的出口分别与热交换器B的入口、液位控制自动阀A的入口连接;热交换器B的出口分别与液位控制自动阀B的出口、液位控制自动阀D的入口连接。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清洗机包括清洗水箱A、清洗区A、清洗区B,清洗区A的两个入口分别接清洗机的两个进水口B,清洗区A内部管路分别与喷淋头A、喷淋头B连接;清洗区A的底部设置有废水排放管A,废水排放管分别与电动阀K、溢流管路连接,电动阀K接清洗机的排出口B,溢流管路与回收水管道并联;
[0013]清洗水箱A的左侧分别与清洗机的进水口C、出水口D连接,清洗水箱A的底部设置有废水排放管B,废水排放管B通过电动阀G分两路输出,一路与排出口A连接,另一路通过电动阀J与清洗水箱B的底部废水排放管C连接;清洗水箱A的右侧下部出口通过电动阀H后分别连接电动阀I、液压泵D,液压泵D通过过滤器与清洗区B的进水管路连接;
[0014]清洗区B的进水管路分两路输出,一路通过开关阀N与喷淋头C连接,另一路通过开关阀M与喷头连接;清洗区B的底部设置有回水管,回水管分两路输出,一路通过电动阀M与清洗水箱A的顶部连接,另一路通过电动阀L与清洗水箱B的顶部连接;
[0015]清洗水箱B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进水口E、出水口F,其中出水口F依次通过开关阀K、液压泵C与清洗机的出水口E连接;进水口E通过开关阀L与进水口D连接;清洗水箱B的左侧下部出口与电动阀I连接。
[001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回收水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回收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补水管道,补水管道依次通过开关阀D、电动阀D与回收水箱的内部相通。
[001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喷淋头A的喷淋管路为两路输出。
[001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喷淋头C的喷淋管路为两路输出。
[0019]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清洗机回收水利用节能型冷水机,结构合理,冷凝器使用的水采用了清洗机清洗完的排放水来冷却冷凝器,节约了能源,安装方便,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液晶行业清洗机在清洗过程中,大量使用纯水清洗,清洗完成后会排放到废水处理,保护了环境,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清洗机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清洗机;2.水泵A;3.水泵B;4.废液管道;5.回收水管道;6.电动阀A;7.电动阀B;8.电动阀C;9.PCW输出端;10.PCW输入端;11.流量开关A;12.液压泵A;13.开关阀A;14.开关阀B;15.回收水箱;16.开关阀C;17.漏液传感器;18.补水管道;19.开关阀D;20.电动阀D;21.冷凝器;22.温度传感器;23.流量开关B;24.电动阀E;25.开关阀E;26.开关阀F;27.电动阀F;28.开关阀G;29.开关阀H;30.液压泵B;31.流量开关C;32.开关阀I;33.流量开关D;34.开关阀J;35.液位控制自动阀A;36.液位控制自动阀B;37.液位控制自动阀C;38.液位控制自动阀D;39.热交换器A;40.制冷装置A;41.制冷装置B;42.热交换器B;43.制冷装置
C;44.热交换器C;101.清洗水箱A;102.电动阀G;103.电动阀H;104.电动阀I;105.电动阀J;106.电动阀K;107.液压泵C;108.开关阀K;109.开关阀L;110.清洗水箱B;111.电动阀L;112.液压泵D;113.过滤器;114.清洗区A;115.清洗区B;116.喷头;117.开关阀M;118.开关阀N;119.电动阀M。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机回收水利用节能型冷水机,包括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水机组包括制冷机组、回收水箱,其中制冷机组采用三套制冷装置,每套制冷装置分别通过热交换器与清洗机(1)连接,清洗机(1)通过回收水箱(15)与冷凝器(21)连接;三套制冷装置分别为制冷装置A(40)、制冷装置B(41)、制冷装置C(43),制冷装置A(40)与热交换器A(39)连接,制冷装置B(41)与热交换器B(42)连接,制冷装置C(43)与热交换器C(44)连接;回收水箱(15)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接水盘的一侧设置有漏液传感器(17);回收水箱(15)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出水口A、出水口B,其中出水口A通过管道A与回收水管道(5)并联,管道A为液位保护管路;出水口B通过开关阀C(16)与管道A并联;接水盘的底部通过开关阀B(14)与管道A并联;回收水箱(15)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进水口A、出水口C,其中出水口C依次通过开关阀A(13)、液压泵A(12)、电动阀E(24)与流量开关B(23)的入口并联;冷凝器(21)的进液口上依次通过温度传感器(22)、流量开关B(23)、开关阀E(25)、电动阀C(8),最后与PCW输入端(10)连接;冷凝器(21)的出液口分两路输出,一路通过电动阀F(27)与回收水管道(5)连接,另一路通过开关阀F(26)、电动阀B(7),最后与PCW输出端(9)连接;清洗机(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排出口,其中排出口A接废液管道(4),排出口B依次通过电动阀A(6)、流量开关A(11)与回收水箱(15)的进水口A连接;清洗机(1)一侧上部设置有两个进水口B,两个进水口B分别与水泵A(2)的输出端、水泵B(3)的输出端连接;清洗机(1)的另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进水口C、出水口D、出水口E、进水口D,其中出水口D依次通过开关阀H(29)、液压泵B(30)、流量开关C(31)、开关阀I(32),最后分别与热交换器C(44)的入口、液位控制自动阀B(36)的入口连接,热交换器C(44)的出口分别连接开关阀G(28)的入口、液位控制自动阀A(35)的出口,开关阀G(28)的出口与进水口C连接;出水口E依次通过流量开关D(33)、开关阀J(34)后分别与液位控制自动阀C(37)的入口、热交换器A(39)的入口连接,热交换器A(39)的出口分别与进水口D、液位控制自动阀D(38)的出口连接;液位控制自动阀C(37)的出口分别与热交换器B(4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春刘春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至凡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