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源性疾病主动监测预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药源性疾病主动监测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 ADEs)和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 ME)是造成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展药品不良事件(ADE)和用药错误(ME)监测是降低医疗机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重要措施。当前ADE的主要监测方法有不良事件病历回顾法、自愿报告系统法,通过病历回顾和通过自愿上报的方式来收集ADE的发生情况,这种方式的报告数质量及信号检出能力取决于医疗机构报告意识和配合度,存在误报、漏报、事后报告等问题,并不能反映ADE或ME的真实发生水平,且当前ADE监测属于“事后”被动监测,缺乏事前预防。
[0003]目前药品不良事件监测上报中主要存在问题:1、当前ADE/ME监测系统存在误报、漏报、上报率低、上报准确性低、可疑药品与不良事件关联性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因而并不能反映ADE或ME的真实发生水平,这进一步造成了药品不良事件研究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源性疾病主动监测预警系统,包括:药源性疾病知识库、住院和门诊病历记录模块、智能监测模块、ADE/ME报告管理模块、统计模块;所述药源性疾病知识库包括文献知识库、资讯知识库、药品说明书数据库、潜在用药风险模块;所述智能监测模块,根据患者用药情况,从所述药源性疾病知识库中获取用药风险信息,从住院和门诊病历记录模块中获取患者治疗过程信息,实时监测患者治疗过程信息中出现的所述用药风险信息,对药品不良事件和用药错误进行实时预警和主动上报;其特征在于:主动上报操作至少包括:当发生药品不良事件,所述智能监测模块监测到用药风险信息,立即输出不同预警等级的预警,并基于所述患者治疗过程信息,向前回溯和向后继续监测,确定不良事件与可疑药品间的关联性后,主动上报药品不良事件;所述预警等级由患者用药风险评估结果、监测到的用药风险信息的危险程度共同确定;所述患者用药风险评估结果,根据患者当前身体状况、用药情况综合得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源性疾病主动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在用药风险模块,用于以标准化数据表格整合出所述文献知识库、资讯知识库、药品说明书数据库中各药品对应的用药风险信息;所述各药品对应的用药风险信息包括如下子项:各药品对应的禁忌项、用量范围及给药途径、不良事件集、ADE/ME干预手段集、高风险人群、高警示药品属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药源性疾病主动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药源性疾病知识库中,所述文献知识库包括药学及临床医学学术期刊中的用药安全和不良事件专栏,所述资讯知识库包括药品监督管理网站中的药品不良事件数据库,所述药品说明书数据库包括各类药品包括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风险警示框、不良事件专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药源性疾病主动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良事件集按后果危重程度,分为高危集、非高危集;所述高危集包括严重药品不良事件、危及生命的药品不良事件;所述危及生命的药品不良事件危及患者生命,需紧急治疗;所述严重药品不良事件导致患者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降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所述非高危集包括轻度不良事件、中度不良事件;所述轻度不良事件为无症状、轻微、无需治疗的不良事件;所述中度不良事件为需较小、局部或非入侵性治疗的不良事件;所述ADE/ME干预手段集包括针对不良事件或用药错误的停药、减量或解救药的施用;所述高警示药品属性表征所述药品是否属于高警示药品;所述高警示药品为药品毒性大、易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的药品,所有高警示药品构成高警示药品列表;所述潜在用药风险模块输入药品名称,即可输出药品对应的用药风险信息,包括:所述药品对应的禁忌项、用量范围及给药途径、不良事件集、ADE/ME干预手段集、高风险人群、高警示药品属性;所述潜在用药风险模块在输入患者当前身体状况信息后,输出患者对应的用药风险信息,包括:患者在当前身体状况下的禁用药列表和高风险用药列表;所述禁用药列表包括根据各药品禁用项确定的患者在当前身体状况下禁止使用的药品;所述患者的高风险用药列表包括:所述高风险人群子项中含所述患者的药品、所述患者禁用药列表以外的高警示药品;所述患者禁用药以外的高警示药品由高警示药品列表与患者禁用药列表作差集得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药源性疾病主动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监测模块包括:(1)患者用药风险管理模块,其用于:在用药前,提示患者用药风险;根据患者用药风险综合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风险分类;(2)用药错误监测模块,其用于:在患者用药全过程中,对将要发生的用药错误、已经发生的用药错误进行监测;(3)监测参量构建模块,其用于:根据药品不良事件的临床表现指征和实验室检查指征、不良事件的干预手段,确定药品不良事件的监测参量;(4)用药过程监测预警模块,其用于:对患者治疗过程信息进行监测,对其中出现的药品不良事件、用药错误进行分级预警;(5)主动上报模块,其用于:确定药品不良事件与可疑药品间的关联性,主动上报药品不良事件、用药错误;所述患者用药风险管理模块包括:(1)患者用药风险提示模块,其用于:在用药前,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分析患者潜在用药风险,进行用药事前风险提示;(2)患者用药风险评估模块,其用于对患者用药风险做综合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风险分类;所述患者用药风险提示模块,实时地从所述住院和门诊病历记录模块提取与被分析患者身体状况密切相关的信息,包括:基础疾病信息、年龄信息、性别信息、肝功能信息、肾功能信息、妊娠信息、过敏药品信息、手术史信息,形成所述被分析患者当前身体状况信息;将所述身体状况信息输入潜在用药风险模块,得出所述患者当前禁用药列表和高风险用药列表;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所述当前禁用药列表和高风险用药列表随住院和门诊病历记录模块内的患者治疗过程信息的变化实时更新,形成最新的患者当前禁用药列表和高风险用药列表,并以用药注意事项的形式发送至主管医师、药师作为临床用药参考;所述患者用药风险评估模块,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用药情况,对患者发生药品不良事件的可能性进行综合评价;所述患者用药风险评估模块按以下评分项,逐项进行评分,最后对各评分项得分求和,得患者用药风险评价总分;具体评分项如下:评分项1、年龄是否大于65岁,若是:得+3分,否:得0分;评分项2、是否妊娠期,若是:得+2分,否:得0分;评分项3、是否儿童:若是:得+2分,否:得0分;评分项4、肝功能状况:child
‑
pugh分级C级:得+4分,B级:得+3分,A级:得0分;评分项5、肾功能状况: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第5级:得+4分,第4级:得+3分,第3级:得+2分,第2级:得+1分,第1级:得0分;评分项6、是否存在高风险用药:存在1项得+1分,否:得0分,按高风险用药项数进行累加,得分上限不超过4分;评分项7、并用药物数量是否大于8种:若是:得+1分,若否:得0分;总分大于等于7分,认定为一类风险人群;总分小于7分,大于等于5分,认定为二类风险人群;总分小于5分,大于等于2分,认定为三类风险人群;总分小于2分,大于等于0分,认定为四类风险人群;所述一类风险人群、二类风险人群、三类风险人群、四类风险人群,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依次递减,不良事件恶化速度依次递减;所述用药错误监测模块,用于判断患者当前用药是否错误;对于患者当前所用药品,根据所述患者用药风险提示模块输出的所述患者当前的禁用药列表,判断所述药品是否属于
患者禁忌药;将所述药品输入所述潜在用药风险模块中,将所述患者当前用药的用量范围、给药途径与所述潜在用药风险模块中所述药品对应的用量范围、给药途径作比较,判断所述药品用量范围、给药途径是否正确;若药品属于患者禁忌药,或药品用量范围、给药途径不正确,则存在用药错误,否则,不存在用药错误;所述用药错误监测模块可在用药全过程中随时调用,快速排查用药错误,以便在用药全过程中严防用药错误;所述监测参量构建模块用于在执行医嘱用药前,构建不良事件监测参量,以便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治疗过程信息中出现的用药风险信息进行针对性监测,所述患者治疗过程信息获取自住院和门诊病历记录模块;将拟执行的医嘱药品输入所述潜在用药风险模块,提取所述药品对应的不良事件集、ADE/ME干预手段集;基于所述不良事件集、ADE/ME干预手段集构建不良事件监测参量,所述不良事件监测参量包括不良事件指征参量、不良事件干预手段参量;所述不良事件指征参量包括:不良事件对应的临床表现指征、不良事件对应的实验室检查指征;所述干预手段参量包括所述拟执行的医嘱药品的停用、减量和所述拟执行的医嘱药品的解救药的施用;所述不良事件指征又分为高危指征、非高危指征;所述高危集内不良事件对应指征为高危指征,所述非高危集内不良事件对应指征为非高危指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药源性疾病主动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药过程监测预警模块包括:(1)分级预警子模块;(2)危险程度监测预警子模块;(3)医嘱用药监测子模块;所述分级预警子模块分级预警机制如下:将监测到的用药风险信息,按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一类事件、二类事件、三类事件、四类事件、五类事件,分别对应输出黑色预警、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蓝色预警;其中,所述一类事件包括:(1)即将要发生的用药错误,(2)已发生但未干预的用药错误,(3)已发生但未逆转的用药错误;对于一类事件输出黑色预警,提示医师必须及时进行干预;所述二类事件包括:可能发生所述高危集内的不良事件且该事件处于未干预状态;对于二类事件,输出红色预警,提示医师必须及时、持续进行干预;所述三类事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原,郑星月,雷洋,尹琪楠,罗尧,韩丽珠,李炼,童荣生,杨勇,龙恩武,闫峻峰,吴丽,吴行伟,何林,舒永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