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999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A1、从三维软件中导出高精度三维建筑模型数据信息,并提取高精度三维建筑模型数据信息中的模型数据以及包围盒数据;A2、将模型数据进行简化、分块分级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形成压缩后的模型数据;A3、将步骤A2中的压缩后的模型数据、步骤A1中的包围盒数据、压缩后的模型数据的实际经纬度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整合数据,并针对整合数据构建空间索引。有益效果:以大型BIM模型的体量,结合轻量化、空间缩影等技术融合为一个CIM平台,保证CIM平台在Web应用和移动端应用中能够快速加载,流畅显示和操作,为建筑行业的CIM技术、BIM技术在Web和移动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可行的技术保障。展提供可行的技术保障。展提供可行的技术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CIM场景展示领域,尤其是涉及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CIM展示场景,通常使用白色方块或其他简单形状来代表城市中的建筑信息,这样就能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下看到更多的建筑粗略信息(位置、体积等)。但展示简单形状只能对市政、国土资源规划有一定效果,如果想更细致的管理,比如水电管网管理、物业运维、室内消防救援等都无法做到。而加载高精度BIM模型则能解决上述遇到的情况,但建筑行业的建筑物三维模型一般体量巨大,如果使用通用的应用方式,在浏览器或移动端APP如果加载稍多一些,又会面临计算机硬件负荷过高无法运行、程序迟钝、程序崩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CIM技术、BIM技术在Web端和移动端的应用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及装置,以大型BIM模型的体量,结合轻量化、空间缩影等技术融合为一个CIM平台,保证CIM平台在Web应用和移动端应用中能够快速加载,流畅显示和操作,为建筑行业的CIM技术、BIM技术在Web和移动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可行的技术保障。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方案公开了一种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从三维软件中导出高精度三维建筑模型数据信息,并提取高精度三维建筑模型数据信息中的模型数据以及包围盒数据;A2、将模型数据进行简化、分块分级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形成压缩后的模型数据;A3、将步骤A2中的压缩后的模型数据、步骤A1中的包围盒数据、压缩后的模型数据的实际经纬度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整合数据,并针对整合数据构建空间索引;A4、将整合数据以及空间索引上传至服务器端,并通过服务器对整合数据以及空间索引进行预加载;A5、用户根据需求在本地端通过空间索引从服务器端调取高精度三维建筑模型画面。
[0005]进一步的,在步骤A2中,包括以下步骤:B1、对步骤A1中的模型数据进行减面操作,形成减面后的模型数据;B2、对步骤B1中减面后的模型数据进行分块分级处理,形成分块分级后的模型数据;B3、将步骤B2中形成的分块分级后的模型数据进行压缩。
[0006]进一步的,在步骤B2中,进行分块分级处理包括LOD处理和HLOD处理。
[0007]进一步的,在步骤A5中,用户使用客户端对三维场景进行浏览时,首先根据用户的可视画面范围,根据可视画面范围获取对应的模型数据的实际经纬度信息,再通过调取模型数据的实际经纬度信息对应的索引文件向用户展示高精度建筑模型。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高精度建筑模型的缓存方法,根据实际的硬件阈值对已经移出用户可视画面范围内的建筑模型信息、处于用户可视画面范围内的但是被遮挡隐藏的建筑模型信息进行缓存或者释放;硬件阈值包括内存、显存占用比例。
[0009]第二方面本方案公开了一种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CIM场景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包括:三维数据导出模块:通过Revit提供的SDK进行二次开发导出模型数据、包围盒数据;三角面精简模块:使用半边折叠算法简化模型三角面数,同时可以保留模型的特征;LOD分块模块:使用优化过的四叉树算法,计算LOD分块信息,构建三维模型的LOD索引文件;数据文件压缩模块:用于将导出的db文件通过zip算法进行压缩,生成zip文件;三维数据压缩模块:用于在服务器使用draco算法压缩三维模型数据;三维文件创建模块:根据三维模型格式标准,将轻量化后的二进制三维数据进行生成;空间索引创建模块:根据模型经纬度和包围盒信息,使用跳表加十字链表技术,对模型经纬度和包围盒进行空间范围性索引建立;快速碰撞模块:用于摄像机覆盖范围与建立的模型空间范围索引进行快速碰撞检测;模型加载模块:用于将提取并转化后的三维模型文件进行加载;模型卸载模块:用于模型是否在摄像机照射范围内判断,及模型隐藏、卸载测量。
[0010]第三方面本方案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通信连接,且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
[0011]第四方面本方案公开了一种服务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
[0012]第五方面本方案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及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及装置提供了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及装置,用于降低大型BIM模型的文件体量,降低BIM模型在网络传输所需时间,提高CIM平台中所加载的BIM模型数量,提高CIM平台在Web应用和
移动端应用中显示和操作流畅度,避免由于BIM模型的体量过大、数据过多影响CIM平台的应用使用体验和应用崩溃。
附图说明
[0014]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7]CIM(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城市信息模型是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
[0018]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各种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日益成熟,BIM已广泛于各行各业,跨领域的整合从而更好的解决各行业实际需求。但是传统的BIM建筑模型通常模型复杂,体量巨大,只能够通过专业的软件进行开发、测试运行,开发完成后还需要专门的软件环境、指定的硬件标准才可以运行。这种局限性对于普通的使用人员和配置参差不齐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从三维软件中导出高精度三维建筑模型数据信息,并提取高精度三维建筑模型数据信息中的模型数据以及包围盒数据;A2、将模型数据进行简化、分块分级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形成压缩后的模型数据;A3、将步骤A2中的压缩后的模型数据、步骤A1中的包围盒数据、压缩后的模型数据的实际经纬度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整合数据,并针对整合数据构建空间索引;A4、将整合数据以及空间索引上传至服务器端,并通过服务器对整合数据以及空间索引进行预加载;A5、用户根据需求在本地端通过空间索引从服务器端调取高精度三维建筑模型画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2中,包括以下步骤:B1、对步骤A1中的模型数据进行减面操作,形成减面后的模型数据;B2、对步骤B1中减面后的模型数据进行分块分级处理,形成分块分级后的模型数据;B3、将步骤B2中形成的分块分级后的模型数据进行压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2中,进行分块分级处理包括LOD处理和HLOD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5中,用户使用客户端对三维场景进行浏览时,首先根据用户的可视画面范围,根据可视画面范围获取对应的模型数据的实际经纬度信息,再通过调取模型数据的实际经纬度信息对应的索引文件向用户展示高精度建筑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精度建筑模型的缓存方法,根据实际的硬件阈值对已经移出用户可视画面范围内的建筑模型信息、处于用户可视画面范围内的但是被遮挡隐藏的建筑模型信息进行缓存或者释放;硬件阈值包括内存、显存占用比例。6.CIM平台下海量高精度建筑模型展示的装置,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珂菲王平健许毅洛一丹李凯张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房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