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套以及应用盖保护套的跳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99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跳绳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保护套以及应用盖保护套的跳绳。一种保护套,包括从上到下依次一体化设置的接入端、延伸端和收缩端,上述三者中间贯穿有容纳腔,所述接入端与延伸端为圆柱体,且接入端的外径大于延伸端的外径,所述收缩端为椎体,所述保护套为橡胶材质。应用所述的保护套的跳绳包括绳体和手柄,所述绳体卡在手柄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内设有所述保护套,所述手柄还包括柄体、设置在柄体内的轴承和绳端卡扣,所述轴承固定在柄体的一端,所述保护套的接入端固定在轴承内圈,其延伸端和收缩端均向外伸出柄体外,所述绳端卡扣固定在绳体的端部。通过设置保护套,延长了绳体的使用寿命,其次,保护套还加快了跳绳的速度。加快了跳绳的速度。加快了跳绳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套以及应用盖保护套的跳绳


[0001]本技术属于跳绳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保护套以及应用盖保护套的跳绳。

技术介绍

[0002]跳绳,是一人或众人在一根环摆的绳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运动游戏。这种游戏唐朝称“透索”,宋称“跳索”,明称“跳百索”、“跳白索”、“跳马索”,清称“绳飞”,清末以后称作“跳绳”,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南宋以来,每逢佳节都跳绳,家家户户都要比赛。
[0003]众所周知,跳绳是一项极佳的健体运动,能有效训练个人的反应和耐力,有助保持个人体态,特别是在追求健康、运动美的当下,跳绳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一般的跳绳,需要在绳体的两端固定卡扣,通过卡扣与手柄配合将绳体固定在手柄内,这样,通过人手转动手柄,绳体才能在两个手柄之间进行环摆,现有技术中,跳绳往往是与轴承直接接触,由于二者接触的不够完全,导致绳体在摆动过程中,其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易损坏绳体,其次也影响了绳体摆动的速度,导致跳绳的人手腕费力,即所谓的不好跳、跳不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护套以及应用盖保护套的跳绳。
[000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护套,包括从上到下依次一体化设置的接入端、延伸端和收缩端,上述三者中间贯穿有容纳腔,所述接入端与延伸端为圆柱体,且接入端的外径大于延伸端的外径,所述收缩端为椎体,所述保护套为橡胶材质。
[000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的跳绳,包括绳体和手柄,所述绳体卡在手柄内,所述手柄内设有所述保护套,所述手柄还包括柄体、以及由外到内依次设置在柄体内的轴承和绳端卡扣,所述轴承固定在柄体的一端,所述保护套的接入端固定在轴承内圈,其延伸端和收缩端均向外伸出柄体外,所述绳端卡扣固定在绳体的端部。
[000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所述柄体的另一端设有卡接盖,所述卡接盖包括盖体以及与盖体一体化设置的插入端,所述插入端外壁相对的两侧一体化设有定位块,相应的,所述柄体的另一端开设有L型槽。所述卡接盖的定位块插入L型槽后再旋转即可实现卡接盖与柄体的固定,安装拆卸十分方便。
[000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所述柄体的外壁包裹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为橡胶材质。增加防滑套,避免手掌打滑,使跳绳的体验感更强。
[000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所述绳端卡扣,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嵌入下盖内以固定在跳绳端部,所述下盖包括下盖体以及一体化设置在下盖体下面的上圆柱体,所述下盖体边缘延伸出上圆柱体后形成上边缘凸起,所述下盖中间上下贯穿有绳腔,所述绳腔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下贯穿整个下盖,所述绳腔内与开口相对的一侧设有缓冲纵槽,所述缓冲纵槽远离绳腔的一侧为薄壁层,所述绳腔内一体化设有斜角卡头,所述
斜角卡头的上端面为倾斜面,所述下盖体位于薄壁层的一侧开设有缓冲开口;所述上盖包括上盖体和一体化设置在上盖体上面的上圆柱体,所述上盖体边缘延伸出下圆柱体后形成下边缘凸起,所述上盖的中间上下贯穿有空腔,空腔的上开口小于空腔的下开口,所述上开口位于上盖体上,所述下开口位于下圆柱体上,所述上开口与空腔内壁之间为支撑层。
[00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所述卡扣为聚乙烯或聚丙烯材质。
[00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所述上盖体为加厚结构。
[00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所述空腔的下面为喇叭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保护套,绳体与保护套紧密贴合,减小了跳绳过程中绳体表面的摩擦,延长了绳体的使用寿命,其次,保护套还加快了跳绳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了跳绳的体验感,满足了人们更高的体验要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应用保护套的跳绳。
[0016]图3为手柄的爆炸图。
[0017]图4为柄体另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图4的爆炸图。
[0019]图6为绳端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绳端卡扣另一视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下盖的剖面图。
[0022]图9为上盖的剖面图。
[0023]图10为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保护套A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一体化设置的接入端A11、延伸端A12和收缩端A13,上述三者中间贯穿有容纳腔A14,所述接入端A11与延伸端A12为圆柱体,且接入端的外径大于延伸端的外径,所述收缩端A13为椎体,所述保护套为橡胶材质。
[0026]一种应用所述保护套的跳绳B1,包括绳体3和手柄B11,所述绳体3卡在手柄B11内,所述手柄B11内设有所述保护套A1,所述手柄B11还包括柄体B12、以及由外到内依次设置在柄体内的轴承B13和绳端卡扣B14,所述轴承B13固定在柄体B12的一端,所述保护套A1的接入端A11固定在轴承B13内圈,其延伸端A12和收缩端A13均向外伸出柄体B12外,所述绳端卡扣B14固定在绳体3的端部。
[0027]所述柄体B12的另一端设有卡接盖B15,所述卡接盖B15包括盖体B151以及与盖体一体化设置的插入端B152,所述插入端B152外壁相对的两侧一体化设有定位块B153,相应的,所述柄体B12的另一端开设有L型槽B16,所述定位块B153插入L型槽B16后再旋转,卡接盖B15即可封闭柄体B12的另一端;所述柄体B12的外壁包裹有防滑套B17,所述防滑套B17为
橡胶材质。
[0028]一种跳绳端部卡扣柄B14,包括下盖1和上盖2,所述下盖1嵌入上盖2内以固定在绳体3端部,所述下盖1包括下盖体11以及一体化设置在下盖体11下面的下圆柱体12,所述下盖体11边缘延伸出下圆柱体12后形成下边缘凸起19,所述下盖1中间上下贯穿有绳腔13,所述绳腔13一侧开设有开口14,所述开口14上下贯穿整个下盖1,所述绳腔13内与开口14相对的一侧设有缓冲纵槽15,所述缓冲纵槽远离绳腔的一侧为薄壁层16,当掰开上盖时,薄壁层可稍微变形,这样,操作人员不用费力就能将绳体卡入绳腔13内,所述绳腔13内一体化设有斜角卡头17,所述斜角卡头的上端面为倾斜面20,所述下盖体11位于薄壁层16的一侧开设有缓冲开口18,同理,当掰开上盖时,通过设置缓冲口18,操作人员轻而易举得就能够将绳体卡入绳腔内;所述上盖2包括上盖体21和一体化设置在上盖体上面的上圆柱体22,所述上盖体21边缘延伸出上圆柱体22后形成上边缘凸起27,所述上盖的中间上下贯穿有空腔23,空腔23的上开口24小于空腔的下开口25,所述上开口24位于上盖体21的上端面,所述下开口25位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一体化设置的接入端、延伸端和收缩端,上述三者中间贯穿有容纳腔,所述接入端与延伸端为圆柱体,且接入端的外径大于延伸端的外径,所述收缩端为椎体,所述保护套为橡胶材质。2.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的跳绳,包括绳体和手柄,所述绳体卡在手柄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内设有所述保护套,所述手柄还包括柄体、以及由外到内依次设置在柄体内的轴承和绳端卡扣,所述轴承固定在柄体的一端,所述保护套的接入端固定在轴承内圈,其延伸端和收缩端均向外伸出柄体外,所述绳端卡扣固定在绳体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柄体的另一端设有卡接盖,所述卡接盖包括盖体以及与盖体一体化设置的插入端,所述插入端外壁相对的两侧一体化设有定位块,相应的,所述柄体的另一端开设有L型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柄体的外壁包裹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为橡胶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端卡扣,包括上盖和下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海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品力健身器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