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万春专利>正文

一种冠脉球囊扩张导管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998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冠脉球囊扩张导管及装置,其中,该导管包括可扩张球囊,所述可扩张球囊的外周面设有多个交替的嵴和沟,所述沟用于血液的注入及流通,所述嵴用于对支架及血管内壁的支撑;所述嵴和沟均由所述可扩张球囊的近端起始设置,并沿所述可扩张球囊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连通至远端,以保证可扩张球囊在扩张时既能撑开血管及支架,又能保持患处的血液流通。通。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冠脉球囊扩张导管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介入术用医用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冠脉球囊扩张导管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病变常累及大中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
[000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又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
[0004]目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是临床最常见的介入治疗手术方式,在医生施行PTCA术时,应用冠脉球囊扩张导管,经外周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送到冠脉狭窄处,充盈球囊可扩张狭窄的管腔,改善血流,并在已扩开的狭窄处放置支架,预防再狭窄。
[0005]其中,冠脉球囊扩张导管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冠脉粥样硬化致冠脉狭窄经血管内介入手术的器械,其与导引导管、导丝等器械配合可完成对冠脉狭窄段的扩张,当结合支架使用时,可完成冠脉狭窄段扩张后的支架输送释放操作,使冠状动脉血管内径增大,从而改善心肌血供,缓解症状并减少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现今,几乎所有的冠脉内血管性治疗均以此方法为基础,完成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冠脉狭窄病变的治疗。现有技术已经有多种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用于冠状动脉狭窄部分的扩张。
[0006]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冠脉球囊扩张导管携带支架到达冠脉变窄或发生阻塞的部位并扩张时,支架和血管会被撑开,同时支架贴附于血管内壁上以保持术后血管的开放并改善血流;但是,在球囊扩张导管扩张时会造成患处血管的暂时性缺血,因此需要医生在球囊扩张并放置支架时要尽量缩短操作时间,以避免患处长时间缺血引发血栓等并发症。
[0007]基于上述原因,如何设计一种在扩张时既能撑开血管及支架,又能保持患处血液流通的冠脉球囊扩张导管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公开一种冠脉球囊扩张导管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10]提供一种冠脉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可扩张球囊,所述可扩张球囊的外周面设有多
个交替的嵴和沟,所述沟用于血液的注入及流通,所述嵴用于对支架及血管内壁的支撑;所述嵴和沟均由所述可扩张球囊的近端起始设置,并沿所述可扩张球囊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连通至远端。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沟的宽度与深度均大于7mm,以至少保证单个红细胞的通过。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嵴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沟的宽度,以保证对支架及血管内壁有足够的支撑力。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沟和所述嵴在所述可扩张球囊的外周面呈连续结构。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沟和所述嵴在所述可扩张球囊的外周面呈一系列离散结构;在所述可扩张球囊的外周面上设置所述沟和所述嵴的区段为支撑段,未设置所述沟和所述嵴的区段为流通段,所述支撑段的外径大于所述流通段的外径,且所述支撑段与所述流通段在所述可扩张球囊的外周面沿轴向交替设置。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沟和所述嵴均呈直线状,且沿所述可扩张球囊的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可扩张球囊的外周面。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沟和所述嵴围绕所述可扩张球囊的圆周呈螺旋状交替设置于所述可扩张球囊的外周面。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邻的所述嵴之间的螺距为所述可扩张球囊长度的10%~30%。
[00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可扩张球囊还连接有通液腔,在所述可扩张球囊的内部还设有供导丝穿过的内管。
[001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冠脉球囊扩张装置,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冠脉球囊扩张导管。
[0020]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通过在可扩张球囊的外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交替的嵴和沟,保证了可扩张球囊在到达冠脉变窄或发生阻塞的部位并扩张时,既能撑开血管及支架,又能保持患处血液流通。
[0022](2)在设置可扩张球囊上的沟的尺寸时,优选设计为大于红细胞的平均直径,以保证在血液流通的同时血细胞亦可正常流动。
[0023](3)为保证可扩张球囊扩张后患处血液的流通效率,可扩张球囊上的嵴和沟既可沿其轴向平行设置,又可设计为螺旋状;即可在可扩张球囊的外周面呈连续结构,又可呈一系列离散结构。
[0024](4)当可扩张球囊上的嵴和沟呈螺旋状时,优选设计为尽量增大嵴之间的螺距,或采用多个离散结构组合的形式,以避免螺旋太密阻碍血液流通。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公开的冠脉球囊扩张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公开的可扩张球囊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公开的可扩张球囊的截面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公开的可扩张球囊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公开的可扩张球囊的结构示意图。
[0031]具体包括下述附图标记:
[0032]可扩张球囊1,支撑段1,流通段12;嵴2;沟3;通液腔4,内管5,显影环6。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5]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冠脉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可扩张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扩张球囊的外周面设有多个交替的嵴和沟,所述沟用于血液的注入及流通,所述嵴用于对支架及血管内壁的支撑;所述嵴和沟均由所述可扩张球囊的近端起始设置,并沿所述可扩张球囊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连通至远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脉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沟的宽度与深度均大于7mm,以至少保证单个红细胞的通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冠脉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嵴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沟的宽度,以保证对支架及血管内壁有足够的支撑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冠脉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沟和所述嵴在所述可扩张球囊的外周面呈连续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冠脉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沟和所述嵴在所述可扩张球囊的外周面呈一系列离散结构;在所述可扩张球囊的外周面上设置所述沟和所述嵴的区段为支撑段,未设置所述沟和所述嵴的区段为流通段,所述支撑段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万春赵静谢瑞尹永厚薛开成
申请(专利权)人:汤万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