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化氢气体吸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9774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3
一种氯化氢气体吸收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塔、储液箱和水泵,处理塔从上至下依次分为喷淋室、吸收冷却室和填料室,处理塔的底部在填料室的下方为酸液室,填料室与酸液室间设置隔渣网,酸液室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酸液室的底部设有出液口,填料室内填充有截渣填料,填料室的上部侧壁上设置进渣口,填料室的下部侧壁上设置出渣口,填料室的顶部设置拦渣网,填料室与吸收冷却室间设置下分气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水洗吸收氯化氢气体前设置截渣填料,除去气体中的固体渣,防止通气管堵塞造成停产,向吸收冷却室内通入冷水对气体降温,并将冷却水回收再利用,气体在通气管内逆流吸收,在喷淋室内喷淋再吸收,多种方式结合,大大提高氯化氢气体的吸收效果。体的吸收效果。体的吸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氯化氢气体吸收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氯化氢气体吸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具有强酸性,极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有刺激性气味的白色酸雾,目前氯化氢气体吸收主要采用绝热吸收塔和膜式吸收器,但是绝热吸收塔对氯化氢的吸收效率低,另外绝热吸收塔易出现淹塔、偏流现象,膜式吸收器则采用吸收管,管内吸收液形成液膜对气体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同时管外进行水冷却,但是冷却水溶液在管外形成结垢层影响换热效率,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且耗水量大,氯化氢吸收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处理效果好的氯化氢气体吸收处理装置。
[0004]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氯化氢气体吸收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塔、储液箱和水泵,处理塔从上至下依次分为喷淋室、吸收冷却室和填料室,处理塔的底部在填料室的下方为酸液室,填料室与酸液室间设置隔渣网,酸液室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酸液室的底部设有出液口,填料室内填充有截渣填料,填料室的上部侧壁上设置进渣口,填料室的下部侧壁上设置出渣口,填料室的顶部设置拦渣网,填料室与吸收冷却室间设置下分气盘,下分气盘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吸收冷却室内对应每个通气孔连接一根通气管,吸收冷却室的上部外壁设置进液口,吸收冷却室内上部设有与进液口连接的液体疏散盘,喷淋室与吸收冷却室间设置上分气盘,上分气盘的下壁面上开设有漏液孔,漏液孔与通气管的顶部连接,上分气盘的上壁面上开设有透气孔,喷淋室的顶部设置喷淋管,喷淋管的底部设置若干个喷嘴,喷淋室的顶部设有出气口,酸液室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有储液箱,储液箱的出口连接有回液管,储液箱上设置水泵,并将水泵连接在回液管上,回液管上连接有上分支管和下分支管,下分支管与上分气盘连通,上分支管与喷淋管连通。
[0006]所述的液体疏散盘上设有与通气管管径相对应的管孔,通气管从管孔中穿过,液体疏散盘的下表面均布有出液孔。
[0007]所述的透气孔上连接有气体分散管。
[0008]所述的气体分散管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口。
[0009]所述的透气口沿气体分散管的轴向开设。
[0010]所述的气体分散管上在周壁的顶部设置封气帽。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水洗吸收氯化氢气体前设置截渣填料,除去气体中的固体渣,防止通气管堵塞造成停产,向吸收冷却室内通入冷水对气体降温,并将冷却水回收再利用,氯化氢气体在通气管内逆流吸收,在喷淋室内喷淋再吸收,多种方式结
合,大大提高氯化氢气体的吸收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上分散盘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气体分散管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

处理塔;2

喷淋室;3

上分气盘;4

进液口;5

吸收冷却室;6

通气管;7

下分气盘;8

拦渣网;9

进渣口;10

填料室;11

截渣填料;12

隔渣网;13

酸液室;14

进气口;15

出液口;16

储液箱;17

水泵;18

回液管;19

下分支管;20

喷嘴;21

喷淋管;22

上分支管;23

出气口;24

漏液孔;25

气体分散管;25.1

周壁;25.2

透气口;25.3

封气帽;26

出渣口;27

透气孔;28

液体疏散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一种氯化氢气体吸收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塔1、储液箱16和水泵17,处理塔1从上至下依次分为喷淋室2、吸收冷却室5和填料室10,处理塔1的底部在填料室10的下方为酸液室13,填料室10与酸液室13间设置隔渣网12,酸液室13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14,酸液室13的底部设有出液口15,填料室10内填充有截渣填料11,填料室10的上部侧壁上设置进渣口9,填料室10的下部侧壁上设置出渣口26,填料室10的顶部设置拦渣网8,填料室10与吸收冷却室5间设置下分气盘7,下分气盘7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吸收冷却室5内对应每个通气孔连接一根通气管6,吸收冷却室5的上部外壁设置进液口4,吸收冷却室5内上部设有与进液口4连接的液体疏散盘28,喷淋室2与吸收冷却室5间设置上分气盘3,上分气盘3的下壁面上开设有漏液孔24,漏液孔24与通气管6的顶部连接,上分气盘3的上壁面上开设有透气孔27,喷淋室2的顶部设置喷淋管21,喷淋管21的底部设置若干个喷嘴20,喷淋室2的顶部设有出气口23,酸液室13底部的出液口15通过管路连接有储液箱16,储液箱16的出口连接有回液管18,储液箱16上设置水泵17,并将水泵17连接在回液管18上,回液管18上连接有上分支管22和下分支管19,下分支管19与上分气盘3连通,上分支管22与喷淋管21连通。
[0017]所述的液体疏散盘28上设有与通气管6管径对应的管孔,通气管6从管孔中穿过,液体疏散盘28的下表面均布有出液孔,使得冷却水均匀的为通气管6降温,冷却水沿通气管6管壁向下流。
[0018]所述的透气孔27上连接有气体分散管25。
[0019]所述的气体分散管25的周壁25.1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口25.2,使得氯化氢气体从气体分散管25四周的透气口25.2向外扩散,增加气体的溢出面积,同时增加喷淋水与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收效果。
[0020]所述的透气口25.2沿气体分散管25的轴向开设。
[0021]所述的气体分散管25上在周壁25.1的顶部设置封气帽25.3,封气帽25.3使得气体从气体分散管25四周溢出。
[0022]应用时,向填料室10内填充拦截填料,从进气口14通入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内的固体渣粒在填料室10内被拦截,氯化氢气体通过下分气盘7进入到通气管6中,从进液口4通入冷却水,冷却水通过液体疏散盘28使得冷却水沿通气管6管壁向下流,对通气管6内的
气体冷却,冷却水向下流至酸液室13,从酸液室13底部的出液口15流至储液箱16内,储液箱16内设置过滤网,过滤网的另一侧连接回液管18,回液管18通过下分支管19与上分气盘3连通,冷却液沿着回液管18进入上分气盘3,上分气盘3内的冷却液进入通气管6,氯化氢气体沿通气管6从下向上流动,冷却液与氯化氢气体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化氢气体吸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塔(1)、储液箱(16)和水泵(17),处理塔(1)从上至下依次分为喷淋室(2)、吸收冷却室(5)和填料室(10),处理塔(1)的底部在填料室(10)的下方为酸液室(13),填料室(10)与酸液室(13)间设置隔渣网(12),酸液室(13)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14),酸液室(13)的底部设有出液口(15),填料室(10)内填充有截渣填料(11),填料室(10)的上部侧壁上设置进渣口(9),填料室(10)的下部侧壁上设置出渣口(26),填料室(10)的顶部设置拦渣网(8),填料室(10)与吸收冷却室(5)间设置下分气盘(7),下分气盘(7)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吸收冷却室(5)内对应每个通气孔连接一根通气管(6),吸收冷却室(5)的上部外壁设置进液口(4),吸收冷却室(5)内上部设有与进液口(4)连接的液体疏散盘(28),喷淋室(2)与吸收冷却室(5)间设置上分气盘(3),上分气盘(3)的下壁面上开设有漏液孔(24),漏液孔(24)与通气管(6)的顶部连接,上分气盘(3)的上壁面上开设有透气孔(27),喷淋室(2)的顶部设置喷淋管(21),喷淋管(21)的底部设置若干个喷嘴(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龙杜躺雄
申请(专利权)人:利安隆天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