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及家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61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及家电设备,涉及过压保护技术领域,上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电控制器件及电压比较模块,电控制器件包括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电压比较模块的输入端与负载电源连接,电压比较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控制器件的输入回路连接;电压比较模块用于在负载电源低于电压上限时向电控制器件的输入回路输出高电平,在负载电源高于电压上限时向电控制器件的输入回路输出低电平;电控制器件的输出回路设置于负载电源与负载设备之间,电控制器件的所述输入回路为高电平时输出回路闭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负载设备起到过压保护作用,响应速度快,提升了过压保护效果。提升了过压保护效果。提升了过压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及家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过压保护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及家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多数工业区、部分城市商业中心以及住宅入户的电源通常为三相电源,其线电压为380V,相电压为220V。常用的家电设备诸如空调器等通常采用单相供电方式,若家电这边售后安装时误接三相电源,则输入家电设备的电源电压为380V,远高于额定电压220V,容易导致家电设备内部的工作电路因无法承受三相电压而损坏,因此,如何对接入负载电源的负载设备(即家电设备)进行过压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及家电设备,能够对负载设备起到过压保护作用,避免负载电源过高时损坏负载设备,响应速度快,提升了过压保护效果。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电控制器件及电压比较模块,所述电控制器件包括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输入端与负载电源连接,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控制器件的输入回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用于在所述负载电源低于电压上限时向所述电控制器件的输入回路输出高电平,在所述负载电源高于所述电压上限时向所述电控制器件的输入回路输出低电平;所述电控制器件的输出回路设置于负载电源与负载设备之间,所述电控制器件的所述输入回路为高电平时所述输出回路闭合。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负载电源超出电压上限时,使负载设备与负载电源形成的闭合回路断开,以避免负载电源过高时损坏负载设备,对负载设备起到了过压保护作用,且上述过压保护电阻为纯硬件电路结构,响应速度快,提升了过压保护效果。
[0006]优选的,所述电压比较模块包括整流电路、比较器及开关器件;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电源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器的负相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正相端与参考电源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控制器件的输入回路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压比较模块中设置比较器,可以准确判断负载电源的电压是否超出负载设备能够承受的上限电压,提升了电压判断的准确性;通过在电压比较模块中设置开关器件,可以根据电压比较结果精确控制电控制器件的输入回路得电或不得电,提升了过压保护的精确度。
[0008]优选的,所述整流电路包括变压器、二极管和直流电源;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电源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整流电路中设置变压器及二极管,可以将交流强电快速转换为直流弱电,方便了对负载电源电压的判断,同时使输入比较器的电压与负载电源的电压成正比关系,避免了电压判断错误。
[0010]优选的,所述参考电源包括稳压芯片;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器的正相端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稳压芯片输出参考电压,可以使出入比较器的正相端的电压恒定,提升了过压保护判断的准确度。
[0012]优选的,所述整流电路还包括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比较器的负相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之间。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可以准确计算出比较器负相端的输入电压,进而使比较器能够满足在负载电源的输入电压小于电压上限时输出高电平,保证了过压保护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电控制器件为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及所述开关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开关两端触点分别与负载电源及负载设备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基于继电器控制负载设备所在回路的通断状态,当负载电源高于负载设备的上限电压时,继电器不吸合,实现了对负载设备的过压保护,电路结构简单,节约了材料成本。
[0016]优选的,所述开关器件为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三极管控制继电器吸合或不吸合,从而可以控制负载设备通电或断电,提升了过压保护的响应速度。
[0018]优选的,所述整流电路还包括限流元件,所述限流元件设置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电源之间。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直流电源与比较器的输出端之间设置限流元件,以保证比较器能够正常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
[0020]优选的,所述变压器的变比为30:1,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为2kΩ,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为1kΩ。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负载电源电压超过318.2V时,控制负载设备断电,实现了对负载设备的过压保护。
[002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家电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
[002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过压保护电路中设置电压比较模块,可以在负载电源超出电压上限时,使负载设备与负载电源形成的闭合回路断开,以避免负载电源过高时损坏负载设备,对负载设备起到了过压保护作用,且上述过压保护电阻为纯硬件电路结构,响应速度快,提升了过压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5]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1

电压比较模块;Vac

负载电源;RY1

电控制器件;12

负载设备;13

比较器;Q1

开关器件;14

变压器;D1

二极管;C1~C2

直流滤波电容;15

稳压芯片;R1

第一分压电阻;R2

第二分压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制器件及电压比较模块,所述电控制器件包括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输入端与负载电源连接,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控制器件的输入回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用于在所述负载电源低于电压上限时向所述电控制器件的输入回路输出高电平,在所述负载电源高于所述电压上限时向所述电控制器件的输入回路输出低电平;所述电控制器件的输出回路设置于负载电源与负载设备之间,所述电控制器件的所述输入回路为高电平时所述输出回路闭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比较模块包括整流电路、比较器及开关器件;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电源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器的负相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正相端与参考电源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控制器件的输入回路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括变压器、二极管和直流电源;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电源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源包括稳压芯片;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拓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