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光栅在线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949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光栅在线监测装置,属于工程建筑技术领域,包括顶板,顶板下方活动设置有管体,管体下方活动设置有卡箍,且卡箍设置有若干个,每个卡箍上方均固定设置有锚杆,管体内部活动设置有光缆,顶板内部活动设置有沉降板,沉降板下方设置固定设置有沉降杆,沉降杆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方活动设置有光纤光栅沉降计,光纤光栅沉降计上方配套设置有顶盖,光纤光栅沉降计内部上方靠近顶盖处设置有微应变薄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沉降板、沉降杆、固定座、光纤光栅沉降计、顶盖、微应变薄膜、应变光栅和光纤光栅解调仪的配合使用,可以在发生较大沉降时监测出沉降变形的程度,提高精准度,使得误差减少。使得误差减少。使得误差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光栅在线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工程建筑
,具体为一种光纤光栅在线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公路和铁路隧道的大量修建,隧道顶板沉降会导致的隧道大规模变形,因此冒顶和坍塌事故时常发生,而光缆线路一般是经过该地方进行搭建的,所以需要对隧道沉降进行监测。
[0003]其中,经检索发现,有一篇专利号为CN201820444493.1隧道顶板监测装置,该种新型的监测装置,具有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可视化程度高,监测数据稳定可靠,同时隧道监测装置整体可以随隧道的施工调整安装位置,实现重复使用的效果;其中,不足点如下:
[0004]该装置在监测时,在沉降面积较大时,管体会整体下降,不会倾斜,使得监测时会出现误差,不能精准监测,而且在沉降幅度大时不能报警,使得工作人员后续查看才能发现,容易造成伤亡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监测时会出现误差和沉降幅度大时不能报警的问题,提供一种光纤光栅在线监测装置。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纤光栅在线监测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下方活动设置有管体。
[0007]其中,所述管体下方活动设置有卡箍,且卡箍设置有若干个,每个所述卡箍上方均固定设置有锚杆,所述管体内部活动设置有光缆。
[0008]其中,所述顶板内部活动设置有沉降板,所述沉降板下方设置固定设置有沉降杆,所述沉降杆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方活动设置有光纤光栅沉降计,所述光纤光栅沉降计上方配套设置有顶盖,所述光纤光栅沉降计内部上方靠近顶盖处设置有微应变薄膜,所述微应变薄膜上方和下方均固定设置有应变光栅,且顶盖上方一侧设置有入水口,且入水口顶部活动设置有密封盖,且光缆与光纤光栅沉降计连接。
[0009]其中,所述管体下方固定安装有光纤光栅倾角计,且光纤光栅倾角计设置有若干个,且光纤光栅倾角计与光缆连接。
[0010]其中,所述光缆一端连接有光纤光栅解调仪,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一侧连接有控制主机,且控制主机上设置有信息管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控制主机一侧设置有报警器。
[0011]其中,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和报警器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00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中通过沉降板、沉降杆、固定座、光纤光栅沉降计、顶盖、微应变薄膜、应变光栅和光纤光栅解调仪的配合使用,可以在发生较大沉降时监测出沉降变形的程
度,提高精准度,使得误差减少。
[0014]2、本技术中通过控制主机和报警器的配合使用,可以在发生沉降幅度较大,隧道可能会坍塌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简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侧视结构示意简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简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电路图结构示意简图。
[0019]图中标记:1、顶板;2、管体;201、卡箍;202、锚杆;203、光缆;3、沉降板;301、沉降杆;302、固定座;303、光纤光栅沉降计;304、顶盖;305、微应变薄膜;306、应变光栅;4、光纤光栅倾角计;5、光纤光栅解调仪;501、控制主机;502、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本技术中:
[0023]参照图1

4,一种光纤光栅在线监测装置,包括顶板1,顶板1下方活动设置有管体2。
[0024]本实施例中,管体2下方活动设置有卡箍201,且卡箍201设置有若干个,每个卡箍201上方均固定设置有锚杆202,管体2内部活动设置有光缆203,通过卡箍201将管体2固定,然后将锚杆202塞入顶板1内部,将管体2固定在顶板1上。
[0025]本实施例中,顶板1内部活动设置有沉降板3,沉降板3下方设置固定设置有沉降杆301,沉降杆301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座302,固定座302上方活动设置有光纤光栅沉降计303,光纤光栅沉降计303上方配套设置有顶盖304,光纤光栅沉降计303内部上方靠近顶盖304处设置有微应变薄膜305,微应变薄膜305上方和下方均固定设置有应变光栅306,且顶盖304上方一侧设置有入水口,且入水口顶部活动设置有密封盖,且光缆203与光纤光栅沉降计303连接。
[0026]本实施例中,管体2下方固定安装有光纤光栅倾角计4,且光纤光栅倾角计4设置有
若干个,且光纤光栅倾角计4与光缆203连接,在发生小规模沉降时,管体2会发生小幅度倾斜,然后带动光纤光栅倾角计4进行倾斜,然后光纤光栅倾角计4会将信号传输至光纤光栅解调仪5,然后光纤光栅解调仪5对波长进行分析,然后将分析出的波长信号传输到控制主机501上,然后控制主机501对波长信号进行存储和比对。
[0027]本实施例中,光缆203一端连接有光纤光栅解调仪5,光纤光栅解调仪5一侧连接有控制主机501,且控制主机501上设置有信息管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控制主机501一侧设置有报警器502,光纤光栅解调仪5对波长进行分析,然后将分析出的波长信号传输到控制主机501上,然后控制主机501对波长信号进行存储和比对,如果问题较大,会对报警器502发出信号,然后报警器502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
[0028]本实施例中,光纤光栅解调仪5、控制主机501和报警器502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0029]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卡箍201将管体2固定,然后将锚杆202塞入顶板1内部,将管体2固定在顶板1上,然后将沉降板3和一部分沉降杆301安装在顶板1内部,然后将光纤光栅沉降计303放置在固定座302上,然后打开密封盖,然后通过入水口向光纤光栅沉降计303内部加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光栅在线监测装置,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下方活动设置有管体(2);所述管体(2)下方活动设置有卡箍(201),且卡箍(201)设置有若干个,每个所述卡箍(201)上方均固定设置有锚杆(202),所述管体(2)内部活动设置有光缆(203);所述顶板(1)内部活动设置有沉降板(3),所述沉降板(3)下方设置固定设置有沉降杆(301),所述沉降杆(301)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座(302),所述固定座(302)上方活动设置有光纤光栅沉降计(303),所述光纤光栅沉降计(303)上方配套设置有顶盖(304),所述光纤光栅沉降计(303)内部上方靠近顶盖(304)处设置有微应变薄膜(305),所述微应变薄膜(305)上方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毅董成林敏阳帆艾仲琦杨宝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国电武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