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淤泥绿色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942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9
本申请涉及一种河流淤泥绿色循环利用系统,属于河道淤泥处理技术的领域,其包括料斗、输送组件、污泥脱水机、第一提升机、破碎装置、第二提升机和制砖装置,料斗内设有过滤板,过滤板将料斗内部分隔为储泥区和蓄水区,料斗侧壁设有与过滤板对应的出料管,输送组件包括壳体、空轴和动力单元,壳体呈筒状并倾斜分布,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泥管,另一端设有第二泥管,第一泥管位于出料管下方,第二泥管位于污泥脱水机的进料口上方,空轴转动连接在壳体内,且空轴靠近第一泥管的一端穿出壳体外,空轴上设有同轴分布的螺旋片,空轴外周壁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空轴内设有用于将各个排水孔遮住的过滤网。本申请具有保护周边环境,绿色环保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流淤泥绿色循环利用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河道淤泥处理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流淤泥绿色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河道的河床上在日积月累中会聚积大量的底泥、淤泥,这些淤泥往往对水体会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定期清淤来保持水体环境。河道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挖掘、抽取,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
[0003]相关技术中,从河底抽出的淤泥一般采用填埋、堆场等方式,容易污染周边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淤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河流淤泥绿色循环利用系统。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流淤泥绿色循环利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河流淤泥绿色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料斗、输送组件、污泥脱水机、第一提升机、破碎装置、第二提升机和制砖装置,所述料斗内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将料斗内部分隔为储泥区和蓄水区,所述料斗侧壁设有与过滤板对应的出料管,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壳体、空轴和动力单元,所述壳体呈筒状并倾斜分布,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泥管,另一端设有第二泥管,所述第一泥管位于出料管下方,所述第二泥管位于污泥脱水机的进料口上方,所述空轴转动连接在壳体内,且空轴靠近第一泥管的一端穿出壳体外,所述空轴上设有同轴分布的螺旋片,所述空轴外周壁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空轴内设有用于将各个排水孔遮住的过滤网,所述动力单元驱动空轴转动,所述第一提升机将破碎后的污泥传输给破碎装置,所述第二提升机将破碎后的污泥传输给制砖装置。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河流淤泥存放在料斗中,淤泥经过过滤板的过滤后部分水汇入蓄水去,淤泥则由出料管落入第一泥管中,动力单元驱动空轴带动螺旋片转动,将淤泥向上传送,使得淤泥从第二泥管落入污泥脱水机的进料口内;污泥脱水机对淤泥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淤泥经第一提升机传输至破碎装置中,破碎装置将淤泥切碎,切碎后的淤泥经第二提升机传送给制砖装置,由制砖装置将淤泥压制成淤泥砖;淤泥经过处理后转变为水和泥砖,以作重复利用,既减少了资源浪费,又保护了周边环境,同时淤泥在壳体内传送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力,淤泥内含有的部分水被挤出并通过各个排水孔汇入空轴中排出,配合过滤板的滤水作用,减少了淤泥内水分含量,一方面利于节省淤泥占用空间,另一方面便于淤泥后期的脱水处理效率。
[0007]可选的,所述第二泥管内径小于壳体内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壳体内淤泥受到的压力,利于增强淤泥渗水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破碎装置包括第一基架以及固定在第一基架内的机筒和皮带输送机,所述第一基架内转动连接有芯轴,所述芯轴竖直插入机筒内并连接有若干刀片,所述第一基架上安装有破碎电机,所述破碎电机的电机轴与芯轴同轴连接;
所述皮带输送机位于机筒下方,所述第一基架内设有刀架,所述刀架位于皮带输送机上方,所述刀架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刀盘,两个所述刀盘上下分布,所述刀架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柱,每个所述导柱均垂直贯穿两个刀盘,每个所述导柱在两个刀盘相背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与对应的刀盘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导柱上,两个所述刀盘底面均竖直设有若干切刀,且两个刀盘上的切刀交错分布,位于下方的所述刀盘上开设有供上方切刀穿过的通槽,所述刀架上设有用于驱动两个刀盘移动的驱动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淤泥首先落在机筒内,破碎电机驱动芯轴转动,旋转的刀片将淤泥块打散,然后落在皮带输送机上向前传输,驱动件驱使两个刀盘相对和相背运动,使得两个刀盘上的切刀交替切割皮带输送机上的淤泥,快速高效。
[0011]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伺服电机和椭圆凸轮,所述刀架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椭圆凸轮连接,所述椭圆凸轮位于两个刀盘中间,且椭圆凸轮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刀盘抵触,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刀架内,且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转轴同轴固定。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驱动椭圆凸轮旋转,当椭圆凸轮短半径转向长半径时,椭圆凸轮推动两个刀盘相互远离,此时位于下方的刀盘带动切刀进行切割;当椭圆凸轮由长半径转向短半径时,两个刀盘在第一弹簧的弹性力下相互靠近,此时位于上方的刀盘带动切刀下降切割。
[0013]可选的,所述椭圆凸轮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导轮,两个所述刀盘在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导轮配合的导槽。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轮利于减小椭圆凸轮与刀盘抵接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导槽则限制了导轮的位置,减小了导轮便宜的可能。
[0015]可选的,两个所述刀盘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用于使两个刀盘保持相对位置。
[0017]可选的,所述制砖装置包括第二基架和振动筛,所述振动筛安装在第二基架内,所述第二基架在振动筛下方滑动连接有机框,所述机框上滑动连接有模座,所述模座内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隔板,所述模座与机框移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机框移动的第一动力件,所述模座上设有用驱动模座移动的第二动力件;所述模座底面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轨,两个所述导轨间滑动连接有用于将模座底部挡住的底板,所述第二基架上设有用于固定底板的固定件;所述第二基架上设有横架,所述横架位于固定件上方,所述横架上安装有若干液压缸,各个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均竖直向下并连接有模板,所述模板底面设有若干模刀,所述模刀排成多列并与模座内各个隔板分隔出的区域相对应,所述模板的两侧通过第三弹簧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上开设有供各个模刀穿过的切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破碎后的淤泥落入振动筛内,经过振动筛的过筛后小颗粒淤泥落入模座内,第二动力件驱使模座移动,使得淤泥填充满对应的内部区域,随后第一动力件驱使机框移位,对模座的另一道区域进行填充,当模座内部都填充好淤泥后,第二动力件驱使模座移动至压板下方,液压缸驱动模板下降,带动压板对模座内的淤泥进行冲压,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第三弹簧被压缩,模板带动模刀穿过切槽对淤泥各个隔板区域内的淤泥进行切割,将区域内的淤泥分成若干块状;分切结束后压板抬升,固定件将底板固定,第二动力件驱动模座回移,使得底板被拉开,模座内的淤泥块下落。
[0019]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卡钩和第一气缸,所述卡钩转动连接在第二基架上,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铰接与第二基架铰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卡钩铰接,所述底板的一端开设有与卡钩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第二基架上设有两组第二气缸,两组所述第二气缸分布在模座沿机框移动方向的两侧,各个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均固定有与底板插接配合的卡座。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气缸驱动卡钩转动,使得卡钩钩住卡槽,第二动力架驱动模座远离第一气缸,带动底板与模座分离,当底板移出一端距离后,两组第二气缸驱动卡座卡住底板,将底板固定。
[0021]可选的,所述模板与压板之间连接有液压阻尼器。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阻尼器一方面起到了缓冲效果,另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淤泥绿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1)、输送组件(2)、污泥脱水机(3)、第一提升机(4)、破碎装置(5)、第二提升机(6)和制砖装置(7),所述料斗(1)内设有过滤板(11),所述过滤板(11)将料斗(1)内部分隔为储泥区(111)和蓄水区(112),所述料斗(1)侧壁设有与过滤板(11)对应的出料管(12),所述输送组件(2)包括壳体(21)、空轴(22)和动力单元,所述壳体(21)呈筒状并倾斜分布,所述壳体(21)的一端设有第一泥管(211),另一端设有第二泥管(212),所述第一泥管(211)位于出料管(12)下方,所述第二泥管(212)位于污泥脱水机(3)的进料口上方,所述空轴(22)转动连接在壳体(21)内,且空轴(22)靠近第一泥管(211)的一端穿出壳体(21)外,所述空轴(22)上设有同轴分布的螺旋片(221),所述空轴(22)外周壁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222),所述空轴(22)内设有用于将各个排水孔(222)遮住的过滤网(223),所述动力单元驱动空轴(22)转动,所述第一提升机(4)将破碎后的污泥传输给破碎装置(5),所述第二提升机(6)将破碎后的污泥传输给制砖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淤泥绿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泥管(212)内径小于壳体(21)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淤泥绿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5)包括第一基架(51)以及固定在第一基架(51)内的机筒(52)和皮带输送机(53),所述第一基架(51)内转动连接有芯轴(54),所述芯轴(54)竖直插入机筒(52)内并连接有若干刀片(541),所述第一基架(51)上安装有破碎电机(511),所述破碎电机(511)的电机轴与芯轴(54)同轴连接;所述皮带输送机(53)位于机筒(52)下方,所述第一基架(51)内设有刀架(55),所述刀架(55)位于皮带输送机(53)上方,所述刀架(55)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刀盘(56),两个所述刀盘(56)上下分布,所述刀架(55)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柱(57),每个所述导柱(57)均垂直贯穿两个刀盘(56),每个所述导柱(57)在两个刀盘(56)相背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限位套(572),所述限位套(572)与对应的刀盘(56)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71),所述第一弹簧(571)套设在导柱(57)上,两个所述刀盘(56)底面均竖直设有若干切刀(561),且两个刀盘(56)上的切刀(561)交错分布,位于下方的所述刀盘(56)上开设有供上方切刀(561)穿过的通槽(562),所述刀架(55)上设有用于驱动两个刀盘(56)移动的驱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流淤泥绿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伺服电机(501)和椭圆凸轮(502),所述刀架(55)内转动连接有转轴(503),所述转轴(503)的一端与椭圆凸轮(502)连接,所述椭圆凸轮(502)位于两个刀盘(56)中间,且椭圆凸轮(5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刀盘(56)抵触,所述伺服电机(501)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波白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