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9406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水,水泥,石膏粉,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钢纤维,硫酸镁,硅藻土,减水剂,矿渣,溴化环氧树脂,助剂,干燥剂,硫代硫酸钾,所述助剂为甲基纤维素、三磷酸胺、松香酸钠质量比为1:2:1的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和易性。性和和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
,特别是涉及一种轻质高强度混凝土。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来,随着建筑节能政策的驱动,建筑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有了飞速发展。混凝土是建筑业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但要求混凝土具有高强度、耐久的要求,而且混凝土还应满足轻质、环保的要求。目前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使用最多的普通混凝土,虽然强度(一般为20

30MPa)能够基本满足建筑结构的要求,但是比较笨重。然而,目前普通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都属于脆性材料,很容易因收缩而产生微裂缝,甚至完全破坏,市场上的轻质混凝土的强度很低(一般<5MPa),无法满足建筑结构的要求,只能做非承重的隔墙或保温材料。此外,加气混凝土非常脆,很容易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破碎。
[0003]因此,制备具有轻质高强、防开裂功能的混凝土是紧迫需要的,而且现有的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易于形成块状,在使用时,空隙率大,联结强度低,品质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质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和易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轻质高强度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水5~10份,水泥15~35份,石膏粉50~75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1~3份,钢纤维0.3~1.5份,硫酸镁0.5~4.5份,硅藻土1~5份,减水剂0.06~0.15份,矿渣0.05~0.1份,溴化环氧树脂0.4~0.5份,助剂0.3~0.8份,干燥剂1~1.5份,硫代硫酸钾1.5~5份,
[0006]所述助剂为甲基纤维素、三磷酸胺、松香酸钠质量比为1:2:1的混合物。
[0007]进一步地说,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水8份,水泥25份,石膏粉62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2份,钢纤维0.8份,硫酸镁2.5份,硅藻土2.5份,减水剂0.11份,矿渣0.08份,溴化环氧树脂0.45份,助剂0.5份,干燥剂1.3份,硫代硫酸钾3.2份。
[0008]进一步地说,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
[0009]进一步地说,所述石膏粉的粒径为1~2mm。
[0010]进一步地说,所述钢纤维的直径为0.20mm。
[0011]进一步地说,所述干燥剂为氯化镁与氯化钙质量比为1:3的混合物。
[0012]一种轻质高强度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按照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度混凝土的配方,称取各个组分备用;
[0014]S2.将水泥、石膏粉、硅藻土、矿渣混合均匀后磨粉后过200目筛,得到干混料;
[0015]S3.向步骤S2得到的干混料中加入钢纤维,混合均匀,得到掺杂钢纤维的干混料;
[0016]S4.向步骤S3得到的掺杂钢纤维的干混料中加入70%配方量的水,搅拌10~15min,得到初混料;
[0017]S5.向步骤S4得到的初混料中加入硫酸镁、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减水剂、溴化环氧树脂、助剂、干燥剂,搅拌5~8min,得到混合料;
[0018]S6.向步骤S5得到的混合料中加入硫代硫酸钾,加入配方中剩余量的水,加入磷酸,搅拌30min,得到轻质高强度混凝土。
[0019]进一步地说,步骤S6中硫代硫酸钾与磷酸的质量体积比为2g:1mL。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中,制备方法中先将水泥、石膏粉、硅藻土、矿渣等干混,加入钢纤维,混合均匀后加水搅拌,然后加入硫酸镁、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减水剂、溴化环氧树脂、助剂、干燥剂混合后在加入硫代硫酸钾、水和磷酸搅拌,而不是直接将各组分混合,能够充分发挥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制备的混凝土不仅具有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适合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3]实施例1:一种轻质高强度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0024]水5份,水泥15份,石膏粉50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1份,钢纤维0.3份,硫酸镁0.5份,硅藻土1份,聚羧酸系减水剂0.06份,矿渣0.05份,溴化环氧树脂0.4份,助剂0.3份,干燥剂1份,硫代硫酸钾1.5份,
[0025]其中,助剂为甲基纤维素、三磷酸胺、松香酸钠质量比为1:2:1的混合物,石膏粉的粒径为3~5mm,钢纤维的直径为0.20mm,干燥剂为氯化镁与氯化钙质量比为1:3的混合物,
[0026]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按照上述的配方,称取各个组分备用;
[0028]S2.将水泥、石膏粉、硅藻土、矿渣混合均匀后磨粉后过200目筛,得到干混料;
[0029]S3.向步骤S2得到的干混料中加入钢纤维,混合均匀,得到掺杂钢纤维的干混料;
[0030]S4.向步骤S3得到的掺杂钢纤维的干混料中加入70%配方量的水,搅拌10~15min,得到初混料;
[0031]S5.向步骤S4得到的初混料中加入硫酸镁、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减水剂、溴化环氧树脂、助剂、干燥剂,搅拌5~8min,得到混合料;
[0032]S6.向步骤S5得到的混合料中加入硫代硫酸钾,加入配方中剩余量的水,加入磷酸,其中硫代硫酸钾与磷酸的质量体积比为2g:1mL,搅拌30min,得到轻质高强度混凝土。
[0033]实施例2:一种轻质高强度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0034]水10份,水泥35份,石膏粉75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3份,钢纤维1.5份,硫酸镁4.5份,硅藻土5份,聚羧酸系减水剂0.15份,矿渣0.1份,溴化环氧树脂0.5份,助剂0.8份,干燥剂1.5份,硫代硫酸钾5份,
[0035]其中,助剂为甲基纤维素、三磷酸胺、松香酸钠质量比为1:2:1的混合物,石膏粉的粒径为3~5mm,钢纤维的直径为0.20mm,干燥剂为氯化镁与氯化钙质量比为1:3的混合物,
[0036]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S1.按照上述的配方,称取各个组分备用;
[0038]S2.将水泥、石膏粉、硅藻土、矿渣混合均匀后磨粉后过200目筛,得到干混料;
[0039]S3.向步骤S2得到的干混料中加入钢纤维,混合均匀,得到掺杂钢纤维的干混料;
[0040]S4.向步骤S3得到的掺杂钢纤维的干混料中加入70%配方量的水,搅拌10~15min,得到初混料;
[0041]S5.向步骤S4得到的初混料中加入硫酸镁、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减水剂、溴化环氧树脂、助剂、干燥剂,搅拌5~8min,得到混合料;
[0042]S6.向步骤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水,水泥,石膏粉,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钢纤维,硫酸镁,硅藻土,减水剂,矿渣,溴化环氧树脂,助剂,干燥剂,硫代硫酸钾,所述助剂为甲基纤维素、三磷酸胺、松香酸钠质量比为1:2:1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按以下重量份数比组成:水5~10份,水泥15~35份,石膏粉50~75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1~3份,钢纤维0.3~1.5份,硫酸镁0.5~4.5份,硅藻土1~5份,减水剂0.06~0.15份,矿渣0.05~0.1份,溴化环氧树脂0.4~0.5份,助剂0.3~0.8份,干燥剂1~1.5份,硫代硫酸钾1.5~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按以下重量份数比组成:水8份,水泥25份,石膏粉62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2份,钢纤维0.8份,硫酸镁2.5份,硅藻土2.5份,减水剂0.11份,矿渣0.08份,溴化环氧树脂0.45份,助剂0.5份,干燥剂1.3份,硫代硫酸钾3.2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平蒋小波陈恺东林少杰刘斌黄锦宣郭璇君林穗萍姚永生姚强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天元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