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箱用升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933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海上水产养殖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网箱用升降系统,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其包括驱动装置和安装在驱动装置输出端的齿轮,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桩腿上;齿条,网箱安装在齿条上,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开设有第一销孔;锁紧装置,其包括锁紧座和锁紧件,锁紧座设置在桩腿的顶部,锁紧座开设有与第一销孔对应的第二销孔,锁紧件用于插设在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内以将齿条相对桩腿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带齿轮的升降驱动机构,并将网箱固定在齿条上,利用齿轮、齿条的啮合来控制网箱的升降,操作简单,升降过程稳定可靠,升降效率高;结构稳定性好,故障率低;还可实现将网箱固定在特定水层以养殖高价值鱼类和抵御台风。固定在特定水层以养殖高价值鱼类和抵御台风。固定在特定水层以养殖高价值鱼类和抵御台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箱用升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海上水产养殖器械
,具体为一种网箱用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网箱养殖起源于19世纪末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后传往世界各地。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了网箱养殖,由于网箱养殖具有投资少、产量高、可机动、见效快等特点,因此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在全国各地的湖泊及水库蓬勃发展;现在很多海产品都会使用网箱在海洋上进行养殖。目前网箱多采用浮箱沉降或锚链锚机的方法升降,但此类网箱抗风浪性、稳定性较差,升降过程中受到水平载荷冲击会发生倾倒更甚至倾覆。当台风天气来临时,升降系统操作时间长,故障率高,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网箱用升降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网箱升降操作复杂,稳定性差、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网箱用升降系统,包括:
[0005]升降驱动机构,其包括驱动装置和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端的齿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桩腿上;
[0006]齿条,网箱安装在所述齿条上,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开设有第一销孔;
[0007]锁紧装置,其包括锁紧座和锁紧件,所述锁紧座设置在所述桩腿的顶部,所述锁紧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对应的第二销孔,所述锁紧件用于插设在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内以将所述齿条相对所述桩腿固定。操作简单,升降过程稳定可靠,升降效率高。
[0008]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摆针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所述摆针减速器和所述行星减速器依次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行星减速器的传动轴上。方便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控制方式来驱使网箱升降,且升降稳定。
[0009]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电机、所述摆针减速器和所述行星减速器均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行星减速器的传动轴穿过所述外壳与位于所述外壳外的齿轮连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被风浪、海水等损坏。
[0010]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耳板,所述桩腿的上端设有第二连接耳板,所述第一连接耳板和所述第二连接耳板铰接。驱动装置可方便快速地装卸于桩腿上。
[0011]优选地,所述齿条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有齿牙,所述齿条的两侧各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可提高驱动网箱升降时的稳定性,且齿条、齿条的受力更加均匀,使用寿命更长,升降驱动机构的作用力较小,升降效率更高,且不易损坏。
[0012]优选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桩腿的顶端。省去密封、防水功能的设计、生产成本,且能提高升降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0013]优选地,所述齿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凸起部。提高齿条的结构强度,保证网箱在升
降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齿条的使用寿命。
[0014]优选地,所述齿条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销孔。实现特殊水层的养殖。
[0015]优选地,所述齿条的下端设有第三连接耳板,所述网箱的上端设有第四连接耳板,所述第三连接耳板和所述第四连接耳板铰接。方便齿条与网箱之间拆装。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耳板和所述第四连接耳板均为圆弧状连接耳板。优化齿条与网箱连接时发生的应力集中情况,提高齿条的使用寿命。
[0017]本技术一种网箱用升降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带齿轮的升降驱动机构,并将网箱固定在齿条上,利用齿轮、齿条的啮合来控制网箱的升降,操作简单,升降过程稳定可靠,升降效率高;结构稳定性好,故障率低;还可实现将网箱固定在特定水层以养殖高价值鱼类和抵御台风。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升降系统与桩腿、网箱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桩腿上端部的局部示意图。
[0024]附图中:1

升降驱动机构、11

驱动装置、111

电机、112

摆针减速器、113

行星减速器、114

外壳、115

第一连接耳板、12

齿轮、2

齿条、21

第一销孔、22

齿牙、23

凸起部、24

第三连接耳板、3

锁紧装置、31

锁紧座、311

第二销孔、4

桩腿、41

第二连接耳板、5

网箱、51

第四连接耳板。
[0025]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8]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
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网箱用升降系统,包括:
[0030]升降驱动机构1,其包括驱动装置11和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11输出端的齿轮12,所述升降驱动装置11安装在桩腿4上;
[0031]齿条2,网箱5安装在所述齿条2上,所述齿条2与所述齿轮12啮合,所述齿条2开设有第一销孔21;
[0032]锁紧装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箱用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驱动机构(1),其包括驱动装置(11)和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11)输出端的齿轮(12),所述升降驱动装置(11)安装在桩腿(4)上;齿条(2),网箱(5)安装在所述齿条(2)上,所述齿条(2)与所述齿轮(12)啮合,所述齿条(2)开设有第一销孔(21);锁紧装置(3),其包括锁紧座(31)和锁紧件,所述锁紧座(31)设置在所述桩腿(4)的顶部,所述锁紧座(31)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21)对应的第二销孔(311),所述锁紧件用于插设在所述第一销孔(21)和所述第二销孔(311)内以将所述齿条(2)相对所述桩腿(4)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箱用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1)包括电机(111)、摆针减速器(112)和行星减速器(113),所述摆针减速器(112)和所述行星减速器(113)依次设置在所述电机(111)的输出端,所述齿轮(12)安装在所述行星减速器(113)的传动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箱用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1)还包括外壳(114),所述电机(111)、所述摆针减速器(112)和所述行星减速器(113)均位于所述外壳(114)内,所述行星减速器(113)的传动轴穿过所述外壳(1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君吴韩许振陆军刘会涛麦志辉赖雨薇喻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