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资储检配全流程信息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资储检配全流程信息管理方法,尤其可应用于电力物资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逐步开展现代智慧供应链的建设探索,现代智慧供应链是结合物联网技术和现代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企业中和企业间构建的,实现供应链的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技术与管理综合集成系统,也对供应链运行和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储检配业务环节作为当前电力物资供应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涵盖了物资公司、供应商、检测机构、监理机构等多个主体,且各主体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和频繁的信息交互。在这一背景下,当前电力物资储检配环节在协同效率、物资信息可追溯性、质量信息真实性判别等方面的问题愈加突出。
[0003]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等特点,能够满足电力物资储检配业务对于隐私性、安全性以及功能性等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资储检配全流程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结合各主体、各部门间的数据交互方式,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物资储检配全流程信息管理应用架构;在物资储检配全流程信息管理的区块链应用架构下,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物资储检配全流程信息存证模型;引入代理重加密算法,提出基于代理重加密的物资储检配全流程信息共享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资储检配全流程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各主体、各部门间的数据交互方式,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物资储检配全流程信息管理应用架构,包括:物资储检配责任主体、渠道层、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具体为:所述架构采用联盟链,物资储检配责任主体作为业务节点,包含:物资公司、供应商、检测机构、监理公司、公证司法机构,渠道层作为外部数据接入以及数据流通的主要支撑,包括内网PC、外网PC、移动APP、展示大屏、数据接口,内网PC和外网PC作为不同的访问渠道,移动APP、展示大屏用于该架构下相关数据的展示和分析,数据接口用于其他系统的数据接入;应用层包含成员管理、供应合同管理、履约单据管理、质量信息管理、物资信息管理5大核心应用模块,其中,成员管理模块由区块链生成身份标识,支撑物资储检配主体的注册共享、身份鉴别、身份标识管理、权限查验,供应合同管理模块基于区块链中的分布式账本技术,通过相关业务节点对合同相关信息的记账和共识,实现合同信息的可靠存证,履约单据管理模块主要对储检配业务流程中涉及到的履约单据提供管理功能,通过业务上下游节点对相关数据的前后校验和共识,确保履约数据的真实和不可篡改,质量信息管理模块用于记录多方产生的质量数据,采用对数据打标签的方式实现溯源治理,并提供质量检测数据及报告的验真功能,物资信息管理模块通过区块链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GPS技术的结合,提供物资流转信息的追踪功能;服务层提供该架构正常运行所需的服务和功能,包含区块链服务和其他集成支撑服务,区块链服务作为底层支撑服务,通过哈希指针和共识机制保证所有的交易信息以链式结构一致地存储在每一个参与节点的数据库中,通过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保证链上交易按照预设的逻辑执行,其他集成支撑服务为实现业务完整性、流程的自动化和无纸化所必需的辅助型服务,包含中国银联集成服务、第三方支付结算服务、司法机构、公证集成服务、数据穿透服务、API服务;数据层集成和封装物资储检配应用架构下的所有数据,包含业务数据、合约数据、监控数据和跨链、外部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资储检配全流程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物资储检配全流程信息管理的区块链应用架构下,结合实际业务设计基于区块链的物资储检配全流程信息存证模型,包括:1)对于合同类数据,包括合同起草、审核、签署、变更、生效环节中签署主体、签署行为、时间信息,以及合同的电子扫描件,其中结构化数据通过公钥加密后将密文上链;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哈希算法计算后结果上链;2)对于质量相关数据,包括样品外观照片、取样视频监控、检测报告的信息;不同主体可分别将各自的物资质量检查数据提取关键字段,通过自身公钥加密后将密文存储至区块链上;非结构化数据则通过哈希算法计算后将结果上链;
3)对于物资流转过程中的履约信息,包括货物配送单、交接单等履约单据,考虑到这些单据主要为非结构化数据,则通过哈希算法计算后将结果存储至区块链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资储检配全流程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引入代理重加密算法,提出基于代理重加密的物资储检配全流程数据共享方法,包括:该方法所提出的基于代理重加密算法的数据共享方法,考虑到物资公司及供应商对于隐私保护的要求,通过可靠的代理机构将公钥加密的密文转换为可用另一个用户私钥解密的密文,可以在不泄露数据拥有者私钥的前提下,实现区块链中的数据在特定主体之间的共享,满足各供应商和物资公司等主体对隐私保护的要求;假定该算法中用户A为授权用户,用户B为被授权用户,具体流程分为以下环节:1)公/私钥生成:输入安全参数,通过密钥生成算法输出公/私钥对(pk
i
,sk
i
)2)加密过程:授权用户A输入自身的公钥pk
A
和待加密信息m∈M,并执行加密算法c
A
←
Encrept(pk
A
,m),输出密文,并将密文存储至区块链上,确保其不可篡改;3)密钥转换算法:授权用户输入自身的公/私钥对(pk
A
,sk
A
)及被授权用户公钥pk
B
,并执行密钥转换算法rk
A
→
B
←
ReKey(pk
A
,sk
A
,pk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剑筠,沈祝园,张驰,谭伟涛,袁伟伟,刘晟源,房红,杨店飞,李静怡,梁辰,李金霞,吴静沁,邱伟强,褚振悦,周高锋,林振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