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电缆保护管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912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保护管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玻璃钢电缆保护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原料:不饱和树脂、玻璃纤维、引发剂、促进剂、活性稀释剂和色料,按原料重量份配比为:不饱和树脂50~150份、玻璃纤维80~120份、引发剂0.5~2份、促进剂0.1~2份、活性稀释剂0.5~2份和色料5份,通过该电缆保护管强度高,用于行车道下直埋,无需加混疑土保护层,能加快工程施工进度,韧性好,能抵抗外界重压和基础沉降所引起的破坏;电绝缘、阻燃、耐热性能好,可在138度高温长期使用而不变形,比重小,重量轻,一人即可抬动,两人便可实施安装,能大大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安装费用,同时避免道路开挖暴露时间长,影响城市交通秩序等问题。影响城市交通秩序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钢电缆保护管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保护管
,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钢电缆保护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市政建设中,大量的输电电缆是埋在地下的,输电电缆在土壤等的侵蚀下,容易损坏,此时需要一种管道来保护电缆,目前使用的电缆保护管主要有钢管、PVC管、水泥管等。这些管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电缆,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钢管价格高,重量较大,安装和运输不方便;PVC管的强度较低,用于电缆保护时,其周围还需要构筑混凝土保护层来增强强度,施工周期长,而且麻烦;水泥管太笨重,施工不方便,因此提出一种玻璃钢电缆保护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钢电缆保护管的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玻璃钢电缆保护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原料:不饱和树脂、玻璃纤维、引发剂、促进剂、活性稀释剂和色料,按原料重量份配比为:不饱和树脂50~150份、玻璃纤维80~120份、引发剂0.5~2份、促进剂0.1~2份、活性稀释剂0.5~2份和色料5份。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引发剂选用过氧化苯甲酰的糊状分散剂、过氧化环己酮的糊状分散剂和过氧化甲乙酮的糊状分散剂。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促进剂选用胺类促进剂二甲基苯胺和钴皂促进剂萘酸钴。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活性稀释剂选用活性稀释剂或非活性稀释剂,活性稀释剂选用环氧丙烷丁基醚、环氧苯烷苯基醚或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为9~18μm的有碱玻璃纤维,含碱量大于10%、中间玻璃纤维,含碱量2%~6%和无碱玻璃纤维,含碱量小于1%三种纤维制品混合制品。
[0009]一种玻璃钢电缆保护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制造方法步骤:
[0010]S1,将不饱和树脂注入反应釜中进行较热搅拌40~50min,然后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色料搅拌混合成型混合剂,接着加入引发剂进行热固化,加入促进剂快速固化;
[0011]S2,将玻璃纤维缠绕机上的芯模外壁缠绕一层塑料薄膜,制得纤维内衬层,再将纤维内衬层固定在玻璃钢管缠绕机,将混合剂倒入缠绕机的浸胶装置中;将连续纤维放在缠绕机的纱架上,连续纤维经过浸胶装置,表面浸渍一层胶液,浸胶后的连续纤维的端部经纤维输送架固定在芯模上;缠绕成型,启动缠绕机的芯模驱动器和纤维输送架驱动器使浸胶后的连续纤维在芯模表面进行缠绕,待连续纤维在芯模表面缠绕的厚度达到2cm~3cm时,缠绕完毕;
[0012]S3,烘干固化,将缠绕完毕后的保护管放入烘干箱中进行加热烘干成型,加热温度
为20~30℃;
[0013]S4,固化完成后,进行脱模抛光,制成成品保护管。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该电缆保护管强度高,用于行车道下直埋,无需加混疑土保护层,能加快工程施工进度,韧性好,能抵抗外界重压和基础沉降所引起的破坏;电绝缘、阻燃、耐热性能好,可在138度高温长期使用而不变形,比重小,重量轻,一人即可抬动,两人便可实施安装,能大大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安装费用,同时避免道路开挖暴露时间长,影响城市交通秩序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18]一种玻璃钢电缆保护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原料:不饱和树脂、玻璃纤维、引发剂、促进剂、活性稀释剂和色料,按原料重量份配比为:不饱和树脂50~150份、玻璃纤维80~120份、引发剂0.5~2份、促进剂0.1~2份、活性稀释剂0.5~2份和色料5份。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引发剂选用过氧化苯甲酰的糊状分散剂、过氧化环己酮的糊状分散剂和过氧化甲乙酮的糊状分散剂。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促进剂选用胺类促进剂二甲基苯胺和钴皂促进剂萘酸钴。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活性稀释剂选用活性稀释剂或非活性稀释剂,活性稀释剂选用环氧丙烷丁基醚、环氧苯烷苯基醚或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为9~18μm的有碱玻璃纤维,含碱量大于10%、中间玻璃纤维,含碱量2%~6%和无碱玻璃纤维,含碱量小于1%三种纤维制品混合制品。
[0022]一种玻璃钢电缆保护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制造方法步骤:
[0023]S1,将不饱和树脂注入反应釜中进行较热搅拌40~50min,然后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色料搅拌混合成型混合剂,接着加入引发剂进行热固化,加入促进剂快速固化;
[0024]S2,将玻璃纤维缠绕机上的芯模外壁缠绕一层塑料薄膜,制得纤维内衬层,再将纤维内衬层固定在玻璃钢管缠绕机,将混合剂倒入缠绕机的浸胶装置中;将连续纤维放在缠绕机的纱架上,连续纤维经过浸胶装置,表面浸渍一层胶液,浸胶后的连续纤维的端部经纤维输送架固定在芯模上;缠绕成型,启动缠绕机的芯模驱动器和纤维输送架驱动器使浸胶后的连续纤维在芯模表面进行缠绕,待连续纤维在芯模表面缠绕的厚度达到2cm~3cm时,缠绕完毕;
[0025]S3,烘干固化,将缠绕完毕后的保护管放入烘干箱中进行加热烘干成型,加热温度为20~30℃;
[0026]S4,固化完成后,进行脱模抛光,制成成品保护管。
[0027]实施例1:准备原料不饱和树脂50份、玻璃纤维80份、引发剂0.5份、促进剂0.1份、
活性稀释剂0.5份和色料5份,将不饱和树脂注入反应釜中进行较热搅拌40~50min,然后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色料搅拌混合成型混合剂,接着加入引发剂进行热固化,加入促进剂快速固化;将玻璃纤维缠绕机上的芯模外壁缠绕一层塑料薄膜,制得纤维内衬层,再将纤维内衬层固定在玻璃钢管缠绕机,将混合剂倒入缠绕机的浸胶装置中;将连续纤维放在缠绕机的纱架上,连续纤维经过浸胶装置,表面浸渍一层胶液,浸胶后的连续纤维的端部经纤维输送架固定在芯模上;缠绕成型,启动缠绕机的芯模驱动器和纤维输送架驱动器使浸胶后的连续纤维在芯模表面进行缠绕,待连续纤维在芯模表面缠绕的厚度达到2cm~3cm时,缠绕完毕;烘干固化,将缠绕完毕后的保护管放入烘干箱中进行加热烘干成型,加热温度为20~30℃;固化完成后,进行脱模抛光,制成成品保护管。
[0028]实施例2:准备原料不饱和树脂100份、玻璃纤维100份、引发剂1份、促进剂0.5份、活性稀释剂1.2份和色料5份,将不饱和树脂注入反应釜中进行较热搅拌40~50min,然后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色料搅拌混合成型混合剂,接着加入引发剂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钢电缆保护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不饱和树脂、玻璃纤维、引发剂、促进剂、活性稀释剂和色料,按原料重量份配比为:不饱和树脂50~150份、玻璃纤维80~120份、引发剂0.5~2份、促进剂0.1~2份、活性稀释剂0.5~2份和色料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电缆保护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选用过氧化苯甲酰的糊状分散剂、过氧化环己酮的糊状分散剂和过氧化甲乙酮的糊状分散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电缆保护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选用胺类促进剂二甲基苯胺和钴皂促进剂萘酸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电缆保护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选用活性稀释剂或非活性稀释剂,活性稀释剂选用环氧丙烷丁基醚、环氧苯烷苯基醚或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非活性稀释剂选用丙酮、乙醇或甲苯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电缆保护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为9~18μm的有碱玻璃纤维,含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辉杨汉杰
申请(专利权)人:桐庐富力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