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自动化阅片辅助分析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909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5
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自动化阅片辅助分析设备及方法,涉及医学影像教学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医学影像片学习时,花费的时间过长,人力操作麻烦,不便于拿出最佳的比对数据,教学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影像片输送部件的一端设置有单片输送部件,单片输送部件的输出端与上片部件啮合连接,上片部件的一端位于影像片输送部件的内侧,影像片输送部件的输出端下端设置有影像片扫描部件,进而可以实现学员的快速自动化阅片,且利用大数据库可提取出最佳的对比影像,达到快速的学员深度学习,且短时间内可进行批量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自动化阅片辅助分析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影像教学
,特别涉及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自动化阅片辅助分析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它包含以下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医学成像系统和医学图像处理。前者是指图像行成的过程,包括对成像机理、成像设备、成像系统分析等问题的研究;后者是指对已经获得的图像作进一步的处理,其目的是或者是使原来不够清晰的图像复原,或者是为了突出图像中的某些特征信息,或者是对图像做模式分类等等。
[0003]在实习生或进行医学影像学习时,现有的都是逐个的将单个的影像放置在观片灯上进行观看,然后再讲电脑上的电子影像与现有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再通过指导老师的经验和现有的少数案例来给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方式对应大量的医学影像片进行经验积累性学习时,花费的时间过长,人力操作麻烦,在进行数据比对时对比量少,不便于拿出最佳的比对数据,使得教学效果变差。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自动化阅片辅助分析设备,包括支撑壳(1)以及设置在支撑壳(1)上端的影像片输送部件(2),影像片输送部件(2)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影像片(3),其特征在于,影像片输送部件(2)的一端设置有单片输送部件(4),单片输送部件(4)的输出端与上片部件(5)啮合连接,上片部件(5)的一端位于影像片输送部件(2)的内侧,便于推动全部的影像片(3),影像片输送部件(2)的输出端下端设置有影像片扫描部件(6),影像片扫描部件(6)包括延伸支架(61)以及设置在延伸支架(61)下端的影像扫描器(62),支撑壳(1)面向影像片扫描部件(6)的一侧设置有观片灯(7),位于观片灯(7)一侧的支撑壳(1)上端设置有显示器(8),支撑壳(1)远离观片灯(7)的一端上侧设置有控制器(9),影像片输送部件(2)、影像扫描器(62)、观片灯(7)和显示器(8)均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自动化阅片辅助分析设备,其特征在于,影像片输送部件(2)包括支撑盒(21)以及设置在支撑盒(21)内侧一端的缓冲弹簧(23),缓冲弹簧(23)的另一端设置有挡片(22),挡片(22)与最末端的影像片(3)相贴合,位于挡片(22)的下端设置有影像片支撑夹持组件(24),位于影像片支撑夹持组件(24)下端的支撑盒(21)下端设置有夹持片(25),影像片支撑夹持组件(24)位于单片输送部件(4)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夹持片(25)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导轮(2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自动化阅片辅助分析设备,其特征在于,影像片支撑夹持组件(24)包括支撑架(241)以及设置在支撑架(241)两端的扭簧(242),扭簧(242)的另一端与支撑盒(21)固定连接,支撑架(241)一侧设置有延伸架(24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自动化阅片辅助分析设备,其特征在于,导轮(26)与观片灯(7)的间距率小于影像片(3)的厚度,延伸架(243)远离支撑架(241)的一端内侧设置有滚动管(244),滚动管(244)与支撑盒(21)的间隙小于影像片(3)的厚度,便于对影像片(3)进行夹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自动化阅片辅助分析设备,其特征在于,单片输送部件(4)包括传动组件(41)以及设置在传动组件(41)上端一侧的伺服电机(42),伺服电机(42)的驱动端与传动组件(41)匹配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自动化阅片辅助分析设备,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41)包括连接壳(411)以及设置在连接壳(411)内侧上端的连接轴齿轮(412),连接轴齿轮(412)的外侧套接有齿轮带(413),连接轴齿轮(412)与齿轮带(413)啮合连接,齿轮带(413)的另一端套接有从动轴齿轮(414),从动轴齿轮(414)的两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淏张相锴叶昕宇钱乐旦陈文海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