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广达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92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外壳、内壳、防护网、热泵主体、清洁机构和抬升机构;所述外壳内设有内腔,所述外壳侧面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窗口;所述内壳设置在内腔内,所述内壳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内壳一侧还设有用以连通容纳腔的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一窗口的朝向一致;所述外壳后方设有平台;所述热泵主体包括蒸发器和保温水箱,蒸发器设在所述容纳腔内靠第二窗口一侧,所述保温水箱设置在平台上;所述防护网设置在第二窗口上,所述防护网上设置有用以通入空气的空气孔;所述清洁机构设置在防护网和蒸发器之间,用以清理防护网和蒸发器上的灰尘;所述抬升机构设置在内腔内,用以将内壳抬高并向外壳内部移动。用以将内壳抬高并向外壳内部移动。用以将内壳抬高并向外壳内部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泵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它是热泵的一种形式。顾名思义,热泵也就是像泵那样,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能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从而有效节省了采暖、空调、供热水和工业加热所需的一次能源,综合考虑空气源热泵是运行成本最低的一种热水加热装置;但在现有技术中空气源热泵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0003]1.由于空气源热泵在工作时其蒸发器需要和空气交换热量,所以蒸发器需设置在通风处,这样蒸发器在长时间运行时上面会落满灰尘,会阻碍蒸发器与空气的热量交换,导致空气源热泵工作效率变低;
[0004]2.由于空气源热泵在工作时需要蒸发器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所以在空气源热泵外壳上一般会设有带有气孔的防护网,由于空气源热泵一般都设置在户外,所以在长时间工作后,防护网上会堆积杂质或灰尘,堵塞防护网,影响蒸发器与空气的热量交换,进而降低空气源热泵的效率;
[0005]3.由于空气源热泵一般都设置在户外,在遇到持续性降雨时,难免会出现积水现象,一旦积水漫过防护网下方,进而从防护网进入机体内,则会对机体内部电控部件造成损坏,影响空气源热泵的使用寿命。
[0006]为解决以上问题设计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壳、内壳、防护网、热泵主体、清洁机构和抬升机构;所述外壳内设有内腔,所述外壳侧面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窗口;所述内壳设置在内腔内,所述内壳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内壳一侧还设有用以连通容纳腔的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一窗口的朝向一致;所述外壳后方设有平台;所述热泵主体包括蒸发器和保温水箱,蒸发器设在所述容纳腔内靠第二窗口一侧,所述保温水箱设置在平台上;所述防护网设置在第二窗口上,所述防护网上设置有用以通入空气的空气孔;所述清洁机构设置在防护网和蒸发器之间,用以清理防护网和蒸发器上的灰尘;所述抬升机构设置在内腔内,用以将内壳抬高并向外壳内部移动。
[0009]作为优选,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框架、驱动机构、清理部件、控制机构、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杆、第二滑杆、限位块和齿条;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固定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位于蒸发器和防护网之间;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在第一滑杆上方;所述齿条固定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位于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之间;
[0010]所述框架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上,所述框架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
一设置腔和第二设置腔;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设置腔内,所述驱动机构与齿条配合可以带动清洁机构移动,所述驱动机构还可以带动清理部件进行清洁工作;所述清理部件设置在第二设置腔内,用以对蒸发器和防护网进行清理;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驱动机构左侧,所述控制机构可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控制机构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清洁机构向上运动;当所述控制机构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清洁机构向下运动。
[0011]作为优选,所述框架左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左侧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滑杆滑动设置在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一设置腔内设有滑动轴,所述框架上设有与滑动轴同轴并与第一设置腔连通的第五通道;所述第二设置腔前后两侧设有多个支撑杆;所述第二设置腔内设有用以连通第一设置腔和第二设置腔的第三通道;所述框架右侧设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四通道;所述第二滑杆滑动设置在第四通道内。
[0012]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锥齿轮体、转轴、第一锥齿轮和直齿轮;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框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五通道伸入第一设置腔内;所述锥齿轮体一端与电机输出轴平键连接,另一端套接在滑动轴上,所述锥齿轮体可沿滑动轴上下滑动;所述锥齿轮体位于电机一端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体位于滑动轴一端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的齿面相向设置;所述锥齿轮体可在上位与下位之间进行切换;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三通道内,所述转轴一端伸入第一设置腔内;所述第一锥齿轮位于第一设置腔内且与转轴固定连接;当锥齿轮体工作在上位时,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当锥齿轮体工作在下位时,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直齿轮设置在第一锥齿轮右侧,并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直齿轮与齿条啮合。
[0013]作为优选,所述清理部件包括第四锥齿轮、两个第五锥齿轮、两个主动连杆、多个从动连杆和两个清洁刷;所述第四锥齿轮位于第二设置腔内且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第五锥齿轮分别位于第四锥齿轮两侧,且分别转动连接在相对应的支撑杆上,两个所述第五锥齿轮均与第四锥齿轮啮合;所述两个主动连杆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五锥齿轮轴心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多个从动连杆一端分别与多个支撑杆铰接。
[0014]所述两个清洁刷对称设置在框架的前后两侧;所述两个清洁刷分别与两个主动连杆远离第五锥齿轮一端铰接,且所述两个清洁刷分别和多个从动连杆远离支撑杆一端铰接。
[0015]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杆、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联动座和拉簧;所述第一摆动杆的一端和第二摆动杆一端铰接,且铰接轴位于侧板上;所述第一摆动杆另一端与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二摆动杆另一端与第二滑块铰接;
[0016]所述控制杆滑动设置在第二通道内;所述控制杆中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设置在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所述凸起上还设有第一轨道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轨道槽内;所述联动座与锥齿轮体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联动座上还设有第二轨道槽,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二轨道槽内;所述拉簧一端与第一滑块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滑块铰接,使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保持向侧板的运动趋势。
[0017]作为优选,当所述控制机构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所述凸起与第一凸台触碰,通过第一滑块带动第一摆动杆向上摆动,在所述拉簧的作用下,拉动第二滑块带动第二摆动杆向
上摆动,并通过联动座带动锥齿轮体保持在上位;电机启动,带动锥齿轮体旋转,通过转轴旋转带动直齿轮转动,带动清洁机构向上滑动,同时所述转轴旋转带动清理部件工作,对蒸发器和防护网上的灰尘进行清扫。
[0018]作为优选,当所述控制杆与限位块触碰后,所述控制机构由第一工作位置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所述凸起与第二凸台触碰,通过第一滑块带动第一摆动杆向下摆动,在所述拉簧的作用下,拉动第二滑块带动第二摆动杆向下摆动,并通过联动座带动锥齿轮体保持在下位;电机启动,带动锥齿轮体旋转,通过转轴带动直齿轮回转,带动清洁机构向下滑动,同时所述转轴旋转带动清理部件工作,对蒸发器和防护网上的灰尘进行清扫;当所述控制杆下降与内壳底部触碰后,所述控制机构由第二工作位置切换至第一工作位置,所述凸起再次与第一凸台触碰;电机一直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外壳(1)、内壳(2)、防护网(3)、热泵主体(4)、清洁机构(7)和抬升机构(5);所述外壳(1)内设有内腔(11),所述外壳(1)侧面设有与内腔(11)连通的第一窗口;所述内壳(2)设置在内腔(11)内,所述内壳(2)内设有容纳腔(21),所述内壳(2)一侧还设有用以连通容纳腔(21)的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一窗口的朝向一致;所述外壳(2)后方设有平台(22);所述热泵主体(4)包括蒸发器(41)和保温水箱(6),蒸发器(41)设在所述容纳腔(21)内靠第二窗口一侧,所述保温水箱(6)设置在平台(22)上;所述防护网(3)设置在第二窗口上,所述防护网(3)上设置有用以通入空气的空气孔;所述清洁机构(7)设置在防护网(3)和蒸发器(41)之间,用以清理防护网(3)和蒸发器(41)上的灰尘;所述抬升机构(5)设置在内腔(11)内,用以将内壳(2)抬高并向外壳(1)内部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7)包括框架(71)、驱动机构(72)、清理部件(73)、控制机构(74)、滑动机构(75);所述滑动机构(75)包括第一滑杆(751)、第二滑杆(752)、限位块(753)和齿条(754);所述第一滑杆(751)和第二滑杆(752)固定设置在容纳腔(21)内,且位于蒸发器(41)和防护网(3)之间;所述限位块(753)固定设置在第一滑杆(751)上方;所述齿条(754)固定设置在容纳腔(21)内,且位于第一滑杆(751)和第二滑杆(752)之间;所述框架(71)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杆(751)和第二滑杆(752)上,所述框架(71)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设置腔(712)和第二设置腔(713);所述驱动机构(72)设置在第一设置腔(712)内,所述驱动机构(72)与齿条(754)配合可以带动清洁机构(7)移动,所述驱动机构(72)还可以带动清理部件(73)进行清洁工作;所述清理部件(73)设置在第二设置腔(713)内,用以对蒸发器(41)和防护网(3)进行清理;所述控制机构(74)设置在驱动机构(72)左侧,所述控制机构(74)可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控制机构(74)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驱动机构(72)带动清洁机构(7)向上运动;当所述控制机构(74)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驱动机构(72)带动清洁机构(7)向下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71)左侧设有侧板(715),所述侧板(715)左侧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凸台(717)和第二凸台(718),所述第一凸台(717)和第二凸台(718)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滑杆(751)滑动设置在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一设置腔(712)内设有滑动轴(714),所述框架(71)上设有与滑动轴(714)同轴并与第一设置腔(712)连通的第五通道;所述第二设置腔(713)前后两侧设有多个支撑杆(716);所述第二设置腔(713)内设有用以连通第一设置腔(712)和第二设置腔(713)的第三通道;所述框架(71)右侧设有第三凸台(719),所述第三凸台(719)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四通道;所述第二滑杆(752)滑动设置在第四通道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2)包括电机(721)、锥齿轮体(722)、转轴(723)、第一锥齿轮(724)和直齿轮(725);所述电机(721)固定连接在框架(71)上,所述电机(721)的输出轴穿过第五通道伸入第
一设置腔(712)内;所述锥齿轮体(722)一端与电机(721)输出轴平键连接,另一端套接在滑动轴(714)上,所述锥齿轮体(722)可沿滑动轴(714)上下滑动;所述锥齿轮体(722)位于电机(721)一端设有第二锥齿轮(7221),所述锥齿轮体(722)位于滑动轴(714)一端设有第三锥齿轮(7222);所述第二锥齿轮(7221)和第三锥齿轮(7222)的齿面相向设置;所述锥齿轮体(722)可在上位与下位之间进行切换;所述转轴(723)转动设置在第三通道内,所述转轴(723)一端伸入第一设置腔(712)内;所述第一锥齿轮(724)位于第一设置腔(712)内且与转轴(723)固定连接;当锥齿轮体(722)工作在上位时,所述第一锥齿轮(724)与第三锥齿轮(7222)啮合;当锥齿轮体(722)工作在下位时,所述第一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广达陈存亮吴芳
申请(专利权)人:周广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