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878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工作方法,空调器包括壳体、导风板组件和驱动组件,壳体上设置有风道,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风道在靠近出风口位置设置有上出风壁,上出风壁位于出风口的上方。导风板组件包括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驱动组件驱动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转动,上导风板上远离下导风板的一端与壳体铰接,上导风板能够在关闭上出风区域的第一关闭位置以及贴合上出风壁的第一打开位置之间切换。下导风板能够在关闭下出风区域的第二关闭位置以及接触或靠近上出风壁的第二打开位置之间切换。该空调器工作时仅需要一个导风板在壳体内部动作,结构简单且保证工作时外观美观,同时满足制冷制热舒适性要求。同时满足制冷制热舒适性要求。同时满足制冷制热舒适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空调器的导风机构通常包括一个或两个导风板,在空调器开启后,导风板向外移动或翻转从而打开出风口,并通过导风板在风道内侧转动来改变风向,现有的导风板在打开出风口时均至少有一部分从出风口漏出,会影响空调器外观。
[0003]现有一种空调器为了实现制冷时冷风不吹人,制热时热风落地的效果,需要两个导风板同时动作,导风机构整体结构复杂,且不能很好解决舒适性问题,同时不能达到最佳送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时仅需要一个导风板在壳体内部动作,结构简单,保证工作时外观美观,同时满足制冷制热舒适性要求的空调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器的工作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导风板组件和驱动组件,壳体上设置有风道,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风道在靠近出风口位置设置有上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风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风道在靠近所述出风口位置设置有上出风壁,所述上出风壁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导风板组件,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所述上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上部并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的上出风区域,所述下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下部并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的下出风区域;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上导风板和所述下导风板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风板上远离所述下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上导风板能够在关闭所述上出风区域的第一关闭位置以及贴合所述上出风壁的第一打开位置之间切换;所述下导风板能够在关闭所述下出风区域的第二关闭位置以及第二打开位置之间切换,所述下导风板在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时接触或靠近所述上出风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风壁设置有导风壁和容置槽,所述导风壁在出风方向上位于所述容置槽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容置槽的轮廓与所述上导风板的内侧壁的形状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时,所述上导风板的外侧壁与所述导风壁共面设置;或者所述上导风板的外侧壁与所述导风壁形成台阶且所述上导风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容置槽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时,所述下导风板呈水平设置;或者所述下导风板自靠近所述上导风板的一端至远离所述上导风板的一端,自上而下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位于所述出风口靠近所述上出风壁处,在出风方向上和所述风道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铰接部均位于所述风道中部;所述上导风板与所述第一铰接部连接,所述下导风板与所述第二铰接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风板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自所述下导风板的内侧壁向远离所述下导风板的外侧壁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臂的铰接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辉王春刘秋华刘涛杜均彪薛琴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