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868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铜钢复合卷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铜钢复合板材进行除油除异物处理;铜钢复合板材卷管得到铜钢复合圆弧管,将铜钢复合圆弧管的接缝焊接得到圆管半成品去除焊缝处突起的毛刺,钢基材露出;将固定工装套设于圆管半成品,所述固定工装的内径侧设置有与固定工装轴向平行的焊料填充槽,往焊料填充槽中加入焊料,将焊料融化并覆盖至焊缝处,焊料将钢基材裸露部位完全覆盖并与焊缝两侧的铜钢复合卷管的铜层融合;沿进行拉拔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方法通过使用设有焊料填充槽的固定工装,便于将钢基材裸露部位重新进行覆铜处理,使铜钢复合卷管的外表面均覆盖有铜层。使铜钢复合卷管的外表面均覆盖有铜层。使铜钢复合卷管的外表面均覆盖有铜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铜钢复合卷管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家用空调或商用空调的配管和热泵热水器的配管通常采用纯铜管式样或不锈钢管式样。上述配管适用于连接冷凝器与蒸发器,中间连接部位通过钎焊工艺焊接,故上述配管有防锈和钎焊需求。其中纯铜管式样材料成本高,且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易变形,火焰钎焊连接时易发生过烧,强度变低;另外,不锈钢管式样有效低减材料成本,但强度过高弯曲加工困难,且与连接部件焊接困难,易发生泄漏,同时火焰钎焊时不锈钢组织会发生变化,防锈功能降低,且不锈钢式样目前仅韩国等少数国家批量使用,中国及欧美市场接受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通过使用设有焊料填充槽的固定工装,便于将钢基材裸露部位重新进行覆铜处理,使铜钢复合卷管的外表面均覆盖有铜层。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1)将铜钢复合板材进行除油除异物处理;
[0006](2)清洗后的铜钢复合板材经过卷管模具卷管得到铜钢复合圆弧管,将铜钢复合圆弧管的接缝焊接得到圆管半成品,用刮刀去除焊缝处突起的毛刺,钢基材露出;
[0007](3)将固定工装套设于圆管半成品,所述固定工装的内径侧设置有与固定工装轴向平行的焊料填充槽,使焊料填充槽位于焊缝的外表面,往焊料填充槽中加入焊料,通过钎焊炉将焊料融化并覆盖至焊缝处,焊料将钢基材裸露部位完全覆盖并与焊缝两侧的铜钢复合卷管的铜层融合;
[0008](4)沿圆管半成品的轴向方向进行拉拔成型。
[0009]具体地,所述铜钢复合板材由低碳钢以及放置于低碳钢上、下两侧的纯度为99.9%的铜箔复合制成。
[0010]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方法通过使用设有焊料填充槽的固定工装,便于将钢基材裸露部位重新进行覆铜处理,使铜钢复合卷管的外表面均覆盖有铜层,便于钎焊,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方法制备的铜钢复合卷管经过烧焊、速冷、压扁等试验,铜层均无脱落现象,经过盐雾实验1000小时均无生锈现象,适用于作为空调配管、热泵热水器配管等配件使用。
[0011]进一步地,所述铜钢复合卷管的外径为8

25mm,所述铜钢复合卷管的厚度为0.5~3.5mm。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严格控制铜钢复合卷管的厚度,防止铜钢复合卷管太薄造成铜钢复合
卷管的耐压强度不足,铜钢复合卷管太厚造成后续加工困难。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工装由石墨烯材料或陶瓷材料制成。
[0014]本专利技术采用与铜不反应的石墨烯材料和陶瓷材料制成固定工装,能够防止在覆铜过程中固定工装与铜钢复合卷管外表面的铜层反应,影响铜钢复合卷管的质量,并且使固定工装具有耐火耐热的性质,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方法。
[001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工装的横截面形状为“U”型环状,所述固定工装的内径侧与圆管半成品1的外径侧的配合间隙宽度为0.01~1mm,所述固定工装的厚度为1.5~50mm。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固定工装设为上述结构,便于固定工装与铜钢复合卷管的外径侧紧密配合,本专利技术通过严格控制固定工装的内径侧与圆管半成品1的外径侧的配合间隙宽度,便于融化的焊料流动并覆盖于钢基材裸露处。
[0017]进一步地,所述焊料填充槽的内侧壁的横截面形状包括第一圆弧段以及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二圆弧段位于第一圆弧段的下方并与第一圆弧段相切,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半径为0.1~2.3mm,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半径为0.12~3mm。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半径为第一圆弧段的半径的1.2

3.5倍。
[0019]进一步地,所述焊料填充槽的内侧壁的横截面形状包括第三圆弧段以及直线段,所述直线段位于第三圆弧段的下方并与第三圆弧段相切。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焊料填充槽设置为上述结构,便于融化的焊料流动,便于将焊料覆盖于钢基材裸露表面,保证铜钢复合卷管的外侧面均为铜层。
[0021]进一步地,所述铜钢复合卷管和固定工装通过钎焊炉时,以铜钢复合卷管横断面Y轴为基准轴,焊料填充槽的角度为5
°
~175
°
或185
°
~355
°
。更进一步地,所述铜钢复合卷管和固定工装通过钎焊炉时,以铜钢复合卷管横断面 Y轴为基准轴,焊料填充槽的角度为135
°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铜钢复合卷管和固定工装通过钎焊炉的角度,便于融化的焊料流动,便于将焊料覆盖于钢基材裸露表面,保证铜钢复合卷管的外侧面的铜层覆盖率。
[002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钎焊炉的温度设置为800~1080℃。
[002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拉拔率为2~30%。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半成品进行适当的拉伸可使成品的内部管缝处变小,使管的密封性更好。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方法通过使用设有焊料填充槽的固定工装,便于将钢基材裸露部位重新进行覆铜处理,使铜钢复合卷管的外表面均覆盖有铜层,便于钎焊,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方法制备的铜钢复合卷管经过烧焊、速冷、压扁等试验,铜层均无脱落现象,经过盐雾实验1000小时均无生锈现象,适用于作为空调配管、热泵热水器配管等配件使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圆管半成品、固定工装以及焊料的剖示意图;
[0028]图2是第一圆弧段以及第二圆弧段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第三圆弧段以及直线段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为:1—圆管半成品;2—固定工装;3—焊料填充槽;4—焊料; 5—焊缝;
6—第一圆弧段;7—第二圆弧段;8—第三圆弧段;9—直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4](1)将铜钢复合板材进行除油除异物处理;
[0035](2)清洗后的铜钢复合板材经过卷管模具卷管得到铜钢复合圆弧管,将铜钢复合圆弧管的接缝焊接得到圆管半成品1,用刮刀去除焊缝5处突起的毛刺,钢基材露出;
[0036](3)将固定工装2套设于圆管半成品1,所述固定工装2的内径侧设置有与固定工装2轴向平行的焊料填充槽3,使焊料填充槽3位于焊缝5的外表面,往焊料填充槽3中加入焊料4,通过钎焊炉将焊料4融化并覆盖至焊缝5处,焊料4将钢基材裸露部位完全覆盖并与焊缝5两侧的铜钢复合卷管的铜层融合;
[0037](4)沿圆管半成品1的轴向方向进行拉拔成型。
[0038]具体地,所述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铜钢复合板材进行除油除异物处理;(2)清洗后的铜钢复合板材经过卷管模具卷管得到铜钢复合圆弧管,将铜钢复合圆弧管的接缝焊接得到圆管半成品,用刮刀去除焊缝处突起的毛刺,钢基材露出;(3)将固定工装套设于圆管半成品,所述固定工装的内径侧设置有与固定工装轴向平行的焊料填充槽,使焊料填充槽位于焊缝的外表面,往焊料填充槽中加入焊料,通过钎焊炉将焊料融化并覆盖至焊缝处,焊料将钢基材裸露部位完全覆盖并与焊缝两侧的铜钢复合卷管的铜层融合;(4)沿圆管半成品的轴向方向进行拉拔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钢复合卷管的外径为8

25mm,所述铜钢复合卷管的厚度为0.5~3.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工装由石墨烯材料或陶瓷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工装的横截面形状为“U”型环状,所述固定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华贾洪亮韦华东陈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瑞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