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867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承载板的另一端放置在路基上,承载板的下方形成有基坑,至少两支撑结构固设于基坑内供于支撑承载板的另一端;其中,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桩基、伸缩件以及升降件,桩基的下端延伸至基坑内底壁的土层中,桩基的上端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伸缩件连接于承载板与支撑板之间,升降件设置于伸缩件内。解决了桥梁承载台与路基交界处易出现路基沉降,造成桥头处出现台阶,致使车辆行驶这一区域时,产生颠簸、跳跃的问题。跳跃的问题。跳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桥梁
,尤其涉及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桥头跳车是公路运行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由于刚性桥台结构物与柔性路基之间存在刚度差异,致使路桥过渡段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连接处两边发生了不均匀沉降,较大的沉降差形成台阶,从而引发桥头跳车病害。
[0003]桥头跳车不仅使乘车舒适性得不到保证,而且行车安全性也大大降低。此外,桥头跳车会对桥梁的工作状态产生不利的影响,车辆对路面和桥面将产生更强、更频繁的冲击作用,加速桥头路面及伸缩缝的破坏。
[0004]目前仍没有较为完善的治理措施,在传统的设计及构造方面都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用以解决桥梁承载台与路基交界处易出现路基沉降,造成桥头处出现台阶,致使车辆行驶这一区域时,产生颠簸、跳跃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包括桥梁承载台、承载板以及支撑结构,所述承载板的一端放置在桥梁承载台上,所述承载板的另一端放置在路基上,所述承载板的下方形成有基坑,至少两所述支撑结构固设于基坑内供于支撑承载板的另一端;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桩基、伸缩件以及升降件,所述桩基的下端延伸至基坑内底壁的土层中,所述桩基的上端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件连接于承载板与支撑板之间,所述升降件设置于伸缩件内;当所述基坑下方的土层出现沉降,所述伸缩件被拉长驱动所述升降件的上端与所述伸缩件的内顶壁相分离时,通过所述升降件伸长与所述伸缩件的内顶壁相抵触。
[0007]进一步地,所述伸缩件包括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底板、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的伸缩套管以及顶板,所述顶板与伸缩套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升降件设置于伸缩套管。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件包括液压推杆、压力传感器以及处理器,所述液压推杆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顶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液压推杆的输出轴与压力传感器相抵触,所述处理器固设于伸缩套管内,所述液压推杆、压力传感器以及处理器之间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套管上端的两侧设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与若干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桥梁承载台和承载板位于同一平面的调节组件。
[0011]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设于桥梁承载台上的反射式光电开关和固设于承载板另一端的反光镜,所述反射式光电开关和反光镜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反射式光电开关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的一端与桥梁承载台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块,所述承载板的另一端与路基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垫块。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均为弹性橡胶块。
[0014]进一步地,所述基坑内填充有填料层。
[0015]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为二灰土层。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通过在承载板下方的一侧设置支撑结构,使得土层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时,升降件可伸长相应的长度继续对承载板进行支撑,避免了桥梁承载台与承载板交界处出现台阶的情况,使得车辆平稳行驶过这一区域,极大地提高了车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升降件与伸缩件安装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2]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包括桥梁承载台1、承载板2以及支撑结构,承载板2的一端放置在桥梁承载台1上,承载板2的另一端放置在路基上,承载板2的下方形成有基坑4,至少两支撑结构固设于基坑4内供于支撑承载板2的另一端;其中,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31、桩基32、伸缩件33以及升降件34,桩基32的下端延伸至基坑4内底壁的土层中,桩基32的上端与支撑板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伸缩件33连接于承载板2与支撑板31之间,升降件34设置于伸缩件33内;当基坑4下方的土层出现沉降,伸缩件33被拉长驱动升降件34的上端与伸缩件33的内顶壁相分离时,通过升降件34伸长与伸缩件33的内顶壁相抵触。
[0023]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伸缩件33包括与支撑板31固定连接的底板331、下端与底板331固定连接的伸缩套管332以及顶板333,顶板333与伸缩套管332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升降件34设置于伸缩套管332;升降件34包括液压推杆341、压力传感器342以及处理器343,液压推杆341与底板331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342与顶板333固定连接,且液压推杆341的输出轴与压力传感器342相抵触,处理器343固设于伸缩套管332内,液压推杆341、压力传感器342以及处理器343之间电性连接。当基坑4下方的土层出现沉降,在支撑板31和桩基32重力的作用下,将伸缩套管332拉长,此时,液压推杆341的输出轴与压力传感器342相分离,处理器343便控制液压推杆341的输出轴上升直到与压力传感器342相抵触,继续对承载板2的另一端进行支撑。
[0024]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伸缩套管332上端的两侧设有若干限位块334,顶板333上开设有与若干限位块334相配合的限位槽335。通过限位块334与限位槽335相配合,且限位块334与限位槽335之间预留一定的缝隙,可适应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微振情况,同时又避
免了土粒等杂质渗入到伸缩套管332内部,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
[0025]为了进一步保证桥梁承载台1与承载板2的连接处不出现台阶,具体地,还包括用于调节桥梁承载台1和承载板2位于同一平面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固设于桥梁承载台1上的反射式光电开关61和固设于承载板2另一端的反光镜62,反射式光电开关61和反光镜62位于同一轴线上,反射式光电开关61与处理器343电性连接。当基坑4下方的土层出现沉降,使得桥梁承载台1与承载板2的连接处出现台阶时,液压推杆341的输出轴推动承载板2上升,直到反射式光电开关61接受到反光镜62反射回来的信号时,处理器343控制液压推杆341停止工作,保证桥梁承载台1与承载板2的连接处的台阶消失。
[0026]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承载板2的一端与桥梁承载台1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块7,承载板2的另一端与路基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垫块8;第一垫块7和第二垫块8均为弹性橡胶块;基坑4内填充有填料层41,填料层41为二灰土。通过设置弹性橡胶块可起到减的效果,在基坑4内填充有填料层41,可进一步提高承载板2下方土层的支撑强度。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承载台、承载板以及支撑结构,所述承载板的一端放置在桥梁承载台上,所述承载板的另一端放置在路基上,所述承载板的下方形成有基坑,至少两所述支撑结构固设于基坑内供于支撑承载板的另一端;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桩基、伸缩件以及升降件,所述桩基的下端延伸至基坑内底壁的土层中,所述桩基的上端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件连接于承载板与支撑板之间,所述升降件设置于伸缩件内;当所述基坑下方的土层出现沉降,所述伸缩件被拉长驱动所述升降件的上端与所述伸缩件的内顶壁相分离时,通过所述升降件伸长与所述伸缩件的内顶壁相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包括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底板、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的伸缩套管以及顶板,所述顶板与伸缩套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升降件设置于伸缩套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包括液压推杆、压力传感器以及处理器,所述液压推杆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顶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液压推杆的输出轴与压力传感器相抵触,所述处理器固设于伸缩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伟陈得意沈轲蔡晏君余成邵磊杜国锋路世伟王振宇张衡肖桃李郝勇杨学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