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端面覆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65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铜钢复合卷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端面覆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对铜钢复合管的待覆铜部位进行除锈除油污处理,除锈除油污处理后使用清水将待覆铜部位清洗干净;在还原气体保护的环境下,使用高频焊或电炉加热将铜钢复合管的待覆铜部位预热至600~1070℃;在还原气体保护的环境下,将覆铜材料熔化并使其附着于铜钢复合管的待覆铜部位;将覆铜后的工件进行抛光打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端面覆铜工艺设备投入少,工艺操作简便,适合广泛推广应用,解决了铜钢复合板的端面钢基材裸露易生锈的问题,前景广阔。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端面覆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铜钢复合卷管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端面覆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商用空调配件、热泵热水器配件的卷管,通常采用纯铜或纯钢材料,其中纯铜管材料的卷管成本太高,且刚度不足,容易变形,纯钢材料容易生锈,且焊接性能差,故采用低碳钢作为基材,与铜材复合制备铜钢复合卷管解决上述问题。加工完成后,铜铁复合管两端的端面的低碳钢基材裸露在空气中,容易生锈,且裸露的基材影响卷管端面的焊接性能,该管件产品通过冲压拉伸工艺和拉拔缩管加工工艺都无法解决两端基材裸露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避免生锈的常规方法为在基材裸露的端面涂抹防锈油,但涂抹防锈油的方式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清洗,同时防锈油易残留,影响焊接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端面覆铜工艺,该端面覆铜工艺设备投入少,工艺操作简便,适合广泛推广应用,解决了铜钢复合板的端面钢基材裸露易生锈的问题,前景广阔。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端面覆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5](1)对铜钢复合管的待覆铜部位进行除锈除油污处理,除锈除油污处理后使用清水将待覆铜部位清洗干净;
[0006](2)在还原气体保护的环境下,使用高频焊或电炉加热将铜钢复合管的待覆铜部位预热至600~1070℃;
[0007](3)在还原气体保护的环境下,将覆铜材料熔化并使其附着于铜钢复合管的待覆铜部位;
[0008](4)将覆铜后的工件进行抛光打磨。
[0009]具体地,所述还原气体可采用氮气或氢气。本专利技术的待覆铜部位在还原气体保护的环境下,进行预热能够防止预热过程中待覆铜部位氧化,提前预热能够大大缩短待覆铜部位的覆铜时间。
[0010]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工艺对铜钢复合卷管的端面进行覆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铜钢复合卷管的端面的防锈能力,便于清洗,可长期保存,还能够提高焊接时使用的铜焊料在端面的流动性和渗透性,提高铜钢复合卷管的端面的焊接性能,焊接时无需套接其他铜管连接头即可直接焊接使用,并且端面覆铜后在经过加工以及试验后均未出现脱落的现象,具有优异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端面覆铜工艺设备投入少,工艺操作简便,适合广泛推广应用,解决了铜钢复合板的端面钢基材裸露易生锈的问题,前景广阔。
[0011]其中,所述步骤(1)中除锈除油污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铜钢复合管的待覆铜部位
置于酸性试剂中浸泡1s~1h,除锈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再将待覆铜部位置于碱性试剂中浸泡1s~1h。
[0012]本专利技术使用的酸性溶液能够对待覆铜部位的表面锈蚀物起到剥离分解的作用,酸性溶液除锈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碱性试剂能够快速去除待覆铜部位的表面油污,达到清洁表面的作用,以利于后续的覆铜。
[0013]具体地,酸性试剂为质量分数为3%~6%的盐酸溶液,所述碱性试剂为质量分数为8%~12%的氢氧化钠溶液。
[0014]其中,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在还原气体保护的环境下,将覆铜材料加热熔融后倒入耐热且不与铜粘附的容器中并进行保温和超声处理,保温的温度为1083℃~1600℃,超声的频率为50Hz~5000Hz,将预热后的待覆铜工件插入熔融后的覆铜材料中,插入深度≤10mm或者仅将待覆铜工件端面贴合于熔融后的覆铜材料,保持时间为0.2s~5min,工件取出冷却后覆铜材料即附着于待覆铜部位。
[0015]具体地,待覆铜工件仅将端面贴合于熔融后的覆铜材料即插入深度为0mm。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覆铜材料加热熔融后进行保温和超声处理,并且严格控制保温的温度以及超声的频率,能够增强覆铜材料的原子碰撞,大大提高覆铜材料在待覆铜部位的粘附性,缩短覆铜材料与工件的待覆铜部位的融接时间,提高覆铜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步骤在待覆铜部位进行覆铜,设备投入少,工艺操作简便,适合广泛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0017]其中,所述容器为保温坩埚或陶瓷容器,所述容器为环形容器,所述环形容器设有用于容纳熔融后的覆铜材料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宽比待覆铜的铜钢复合管的管壁厚度大0.5~5mm。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容器,便于工件插入覆铜材料中进行覆铜,还能够节约覆铜材料,覆铜更均匀,设备简单造价低,工艺操作简便,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0019]具体地,所述覆铜材料为纯铜块或铜基焊料。
[0020]其中,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使用蘸取或喷淋的方式使铜粉粘附于待覆铜部位,使待覆铜部位的铜粉覆盖率在60%以上,在还原气体保护的环境下,使用高频焊或电炉将待覆铜部位加热至600℃~1050℃,或使用火焰钎焊对待覆铜部位进行加热,使粘附于待覆铜部位的铜粉熔化,冷却后的铜于待覆铜部位形成铜层。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步骤在待覆铜部位进行覆铜,覆铜稳定性高,设备投入少,工艺操作简便,适合广泛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0022]其中,所述步骤(3)中蘸取的方式的具体步骤为:将待覆铜部位插入装载有铜粉的容器中,插入时间为0.5s~60s。
[0023]其中,所述步骤(3)中喷淋的方式的具体步骤为:将铜粉喷淋在待覆铜部位,喷淋时间为0.5s~60s。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工艺对铜钢复合卷管的端面进行覆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铜钢复合卷管的端面的防锈能力,便于清洗,可长期保存,还能够提高焊接时使用的铜焊料在端面的流动性和渗透性,提高铜钢复合卷管的端面的焊接性能,焊接时无需套接其他铜管连接头即可直接焊接使用,并且端面覆铜后在经过加工以及试验后均未出现脱落的现象,具有优异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端面覆铜工艺设备投入少,工艺操作简便,适合广泛推广应用,解决了铜钢复合板的端面钢基材裸露易生锈的问题,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端面覆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8](1)对铜钢复合管的待覆铜部位进行除锈除油污处理,除锈除油污处理后使用清水将待覆铜部位清洗干净;
[0029](2)在还原气体保护的环境下,使用高频焊或电炉加热将铜钢复合管的待覆铜部位预热至600℃;
[0030](3)在还原气体保护的环境下,将覆铜材料熔化并使其附着于铜钢复合管的待覆铜部位;
[0031](4)将覆铜后的工件进行抛光打磨。
[0032]具体地,所述还原气体为氮气。
[0033]其中,所述步骤(1)中除锈除油污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铜钢复合管的待覆铜部位置于酸性试剂中浸泡1s,除锈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再将待覆铜部位置于碱性试剂中浸泡1s。
[0034]具体地,酸性试剂为质量分数为6%的盐酸溶液,所述碱性试剂为质量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端面覆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铜钢复合管的待覆铜部位进行除锈除油污处理,除锈除油污处理后使用清水将待覆铜部位清洗干净;(2)在还原气体保护的环境下,使用高频焊或电炉加热将铜钢复合管的待覆铜部位预热至600~1070℃;(3)在还原气体保护的环境下,将覆铜材料熔化并使其附着于铜钢复合管的待覆铜部位;(4)将覆铜后的工件进行抛光打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端面覆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除锈除油污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铜钢复合管的待覆铜部位置于酸性试剂中浸泡1s~1h,除锈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再将待覆铜部位置于碱性试剂中浸泡1s~1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钢复合卷管的端面覆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在还原气体保护的环境下,将覆铜材料加热熔融后倒入耐热且不与铜粘附的容器中并进行保温和超声处理,保温的温度为1083℃~1600℃,超声的频率为50Hz~5000Hz,将预热后的待覆铜工件插入熔融后的覆铜材料中,插入深度为≤10mm或仅将覆铜工件的端面贴合于熔融后的覆铜材料,保持时间为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洪亮周纹乐潘国华陈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瑞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