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纶色母粒着色纤维韧性增强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61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纶色母粒着色纤维韧性增强工艺,一种丙纶色母粒着色纤维韧性增强工艺,包括以下物质组分:聚丙烯2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纶色母粒着色纤维韧性增强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生产
,具体为一种丙纶色母粒着色纤维韧性增强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丙纶是用石油精炼的副产物丙烯为原料制得的合成纤维等规聚丙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又称聚丙烯纤维。丙纶改性后可被制成服装、无纺布、防水卷材等,属于常用材料之一;
[0003]丙纶改性最为关键的就是,丙纶与助剂在反应釜中共混接枝,使丙纶电荷均匀的非极性分子转化为极性分子,提升分散性、亲和性,利于与改性物质结合,但是,反应釜中的空间较大,搅拌杆无法将反应釜中处于底层的物质提升上来,搅拌能力弱,导致丙纶接枝率低下,致使改性材料质量难以进一步提升,市场上的丙纶无纺布、防水卷材等,主要是在户外使用,对丙纶无纺布、防水卷材的破坏因素较多,常会因机械强度不足、耐拉能力弱而撕裂损坏,使用寿命有限,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丙纶改性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纶色母粒着色纤维韧性增强工艺,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丙纶改性接枝率低,改性丙纶复合材料质量差,以及丙纶成品机械强度不足、耐拉能力弱,使用寿命有限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丙纶色母粒着色纤维韧性增强工艺,包括以下物质组分:
[0006][0007][0008]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9](a)、所述聚丙烯与马来酸酐加入到搅拌设备中,在温度为190

230℃的条件下搅拌5min,实现聚丙烯接枝处理,改变所述聚丙烯的分子结构形成极性分子;
[0010](b)、接枝后的所述聚丙烯与色母粒通过搅拌设备搅拌,温度控制在200

270℃、时间在30min,获得染色聚丙烯;
[0011](c)、对所述玻璃纤维进行预处理;
[0012](d)、处理后的所述玻璃纤维、染色聚丙烯和增韧剂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螺杆转速在200

300rpm,共混后有双螺杆挤出机挤出,获得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
[0013]优选的,步骤(a)中的所述马来酸酐含量为聚丙烯质量的5%

10%。
[0014]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玻璃纤维浸在硅烷偶联剂KH

550中5

10min,在110

120℃下烘烤40min,干燥脱水备用。
[0015]优选的,所述增韧剂为聚烯烃弹性体POE。
[0016]优选的,所述搅拌设备包括:反应釜;出液阀,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釜的底端中心位置;加热丝,安装于所述反应釜的外壁;保温壳,安装于所述反应釜的外壁,且对所述加热丝包裹;盖板,安装于所述反应釜的顶端;第一加料器,固定连接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左侧;第二加料器,固定连接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右侧;搅拌机构,安装于所述盖板的中心位置。
[0017]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套筒,固定连接于所述盖板的中心位置;电机,安装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套筒的内腔;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外壁底端;转动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且与套筒的外壁通过轴承可旋转地安装;螺旋输送杆,通过轴承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转动板的底端左侧;第二齿轮,安装于所述螺旋输送杆的外壁顶端,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连接杆,数量为四个,一端沿周向等距安装于所述转动板的底端左侧;导料筒,安装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导料筒套接于螺旋输送杆的外壁。
[0018]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杆与导料筒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0019]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丙纶色母粒着色纤维韧性增强工艺,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可驱动螺旋输送杆、第二齿轮和导料筒做顺时针圆周运动,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配合下可使螺旋输送杆顺时针自转,螺旋输送杆将反应釜内物料从下至上提升,实现均匀搅拌,色母粒可改变聚丙烯的颜色,玻璃纤维的加入能提升其机械强度,而且增韧剂弹性体提升聚丙烯粘性,增强其韧性,综上所述,聚丙烯接枝时,可将反应釜中处于底层的物质提升上来,搅拌均匀,提高聚丙烯接枝率,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质量提升,而且,玻璃纤维的加入,可提升机械强度、耐拉能力,聚丙烯合成材料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剖面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A处放大图。
[0024]图中:1、反应釜,2、出液阀,3、加热丝,4、保温壳,5、盖板,6、第一加料器,7、第二加料器,8、搅拌机构,81、套筒,82、电机,83、第一齿轮,84、转动板,85、螺旋输送杆,86、第二齿轮,87、连接杆,88、导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丙纶色母粒着色纤维韧性增强工艺,包括以下物质组分:
[0027][0028]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9](a)、所述聚丙烯与马来酸酐加入到搅拌设备中,在温度为190

230℃的条件下搅拌5min,实现聚丙烯接枝处理,改变所述聚丙烯的分子结构形成极性分子,使聚丙烯分子上电荷排布不均,形成极性基团,易与色母粒、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和增韧剂等融合;
[0030](b)、接枝后的所述聚丙烯与色母粒通过搅拌设备搅拌,温度控制在200

270℃、时间在30min,获得染色聚丙烯;
[0031](c)、所述玻璃纤维浸在硅烷偶联剂KH

550中5

10min,在110

120℃下烘烤40min,干燥脱水备用,硅烷偶联剂水解生成含有活性羟基的化合物,活性羟基能与玻璃纤维中的羟基进行缩合反应,硅烷与玻璃纤维形成硅氧键,在烧结过程中不会热分解,硅氧键易与接枝后的聚丙烯结合;
[0032](d)、处理后的所述玻璃纤维、染色聚丙烯和增韧剂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螺杆转速在200

300rpm,共混后有双螺杆挤出机挤出,获得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螺杆高转速可产生强大的剪切力,使玻璃纤维和增韧剂均匀分散在染色聚丙烯中。
[0033]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步骤(a)中的马来酸酐含量为聚丙烯质量的5%

10%,确保马来酸酐量足够对聚丙烯进行接枝。
[0034]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增韧剂为聚烯烃弹性体POE,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聚烯烃弹性体POE在基体中相区尺寸比其他种类增韧剂(三元乙丙橡胶等)小,冲击强度最大,因此,采用聚烯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纶色母粒着色纤维韧性增强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物质组分: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所述聚丙烯与马来酸酐加入到搅拌设备中,在温度为190

230℃的条件下搅拌5min,实现聚丙烯接枝处理,改变所述聚丙烯的分子结构形成极性分子;(b)、接枝后的所述聚丙烯与色母粒通过搅拌设备搅拌,温度控制在200

270℃、时间在30min,获得染色聚丙烯;(c)、对所述玻璃纤维进行预处理;(d)、处理后的所述玻璃纤维、染色聚丙烯和增韧剂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螺杆转速在200

300rpm,共混后有双螺杆挤出机挤出,获得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纶色母粒着色纤维韧性增强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所述马来酸酐含量为聚丙烯质量的5%

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纶色母粒着色纤维韧性增强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玻璃纤维浸在硅烷偶联剂KH

550中5

10min,在110

120℃下烘烤40min,干燥脱水备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纶色母粒着色纤维韧性增强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聚烯烃弹性体POE。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纶色母粒着色纤维韧性增强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设备包括:反应釜(1);出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威贾革文张永超沈健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