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57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所述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包括:助行杆,所述助行杆数量为两个,两个助行杆平行设置,且助行杆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支架机构,所述支架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机构分别与两个助行杆连接;腰部约束机构,所述腰部约束机构位于两个助行杆之间,且腰部约束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助行杆连接,所述腰部约束机构包括连接板、绑带、弧形板、连接耳、定位销、弧形气囊和气嘴,两个助行杆之间设有弧形板,弧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具有避免患者出现侧倾以及瘫坐的优点。避免患者出现侧倾以及瘫坐的优点。避免患者出现侧倾以及瘫坐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

技术介绍

[0002]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这一概念出现于20世纪中期。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的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康复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体育医疗、运动训练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0003]目前病患在进行行走恢复的练习时,一般通过医院墙边的扶手进行,患者用手握持扶手,然后进行下肢行走的锻炼,当病患出现体力不支或者其他情况时,容易出现侧倾甚至瘫坐的情况,锻炼的安全性不高,造成病患的受伤。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避免患者侧倾以及瘫坐的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
[0006]本技术提供的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包括:助行杆,所述助行杆数量为两个,两个助行杆平行设置,且助行杆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支架机构,所述支架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机构分别与两个助行杆连接;腰部约束机构,所述腰部约束机构位于两个助行杆之间,且腰部约束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助行杆连接,所述腰部约束机构包括连接板、绑带、弧形板、连接耳、定位销、弧形气囊和气嘴,两个助行杆之间设有弧形板,弧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耳,两个连接耳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滑槽内,且弧形板内连接有弧形气囊,弧形气囊的外表面安装有气嘴;所述弧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绑带的一端,绑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插设在弧形板另一端开设有插槽内,且弧形板螺纹连接有用于将连接板锁紧在插槽内的定位销,所述绑带的中部缝合连接约束带的一端,约束带的另一端通过挂钩挂在弧形板下表面的固定连接的挂环上;润滑油收集机构,所述润滑油收集机构与助行杆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腰部约束机构还包括魔术贴,所述弧形气囊的外表面缝合连接有魔术贴,且弧形板的内表面也固定连接有魔术贴,通过两个魔术贴,使得弧形气囊与弧形板粘连。
[0008]优选的,所述支架机构包括连接块、螺纹杆、立柱和底座,所述助行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连接块靠近助行杆的端部设置,且连接块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螺纹连接在立柱上表面开设的螺纹孔内,且立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
[0009]优选的,所述润滑油收集机构包括油道和螺纹密封塞,所述助行杆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滑槽相互连通的油道,油道位于滑槽内底壁的边角处,且滑槽的内底壁朝向油道倾斜设置;所述油道的下端开口处螺纹密封连接有匹配设置的螺纹密封塞。
[0010]优选的,所述润滑油收集机构还包括密封垫,所述螺纹密封塞与助行杆相对的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0011]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交错设置的锯齿状橡胶挡尘带。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在使用时,通过弧形气囊和弧形板对患者的腰部进行约束和支撑,使得避免患者的下肢行走时发生侧向倾倒,提高患者的下肢行走锻炼时的安全性,且通过约束带可以避免患者从弧形板内向下滑脱,进一步提高提高患者的行走锻炼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的腰部约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的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中标号:1、助行杆;2、腰部约束机构;21、连接板;22、绑带;23、弧形板;24、连接耳;25、定位销;26、弧形气囊;27、气嘴;28、魔术贴;3、橡胶挡尘带;4、滑槽;5、支架机构;51、连接块;52、螺纹杆;53、立柱;54、底座;6、润滑油收集机构;61、油道;62、螺纹密封塞;63、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腰部约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包括:助行杆1,所述助行杆1数量为两个,两个助行杆1平行设置,且助行杆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4;支架机构5,所述支架机构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机构5分别与两个助行杆1连接;腰部约束机构2,所述腰部约束机构2位于两个助行杆1之间,且腰部约束机构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助行杆1连接;润滑油收集机构6,所述润滑油收集机构6与助行杆1连接。
[002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腰部约束机构2包括连接板21、绑带22、弧形板23、连接耳24、定位销25、弧形气囊26和气嘴27,两个助行杆1之间设有弧形板23,弧形板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耳24,两个连接耳24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滑槽4内,且弧形板23内连接有弧形气囊26,弧形气囊26的外表面安装有气嘴27;所述弧形板23的一端固定连接绑带22的一端,绑带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插设在弧形板23另一端开设有插槽内,且弧形板23螺纹连接有用于将连接板21锁紧在插槽内的定位销25,所述绑带22的中部缝合连接约束带29的一端,约束带29的另一端通过挂钩挂在弧形板23下表面的固定连接的挂环上。
[0022]需要说明:与约束带29连接的挂钩与弹性钥匙挂钩相同,装置在使用时,患者进入到弧形板23内,然后将连接板21插设在插槽内,并定位销25将连接板21锁紧,再将约束带29从患者的两腿之间穿过,并通过卡扣与弧形板23下表面的连接扣扣合,最终通过气嘴27向弧形气囊26内充气,使得弧形气囊26充气膨胀并与患者的腰部接触,通过弧形气囊26和弧形板23对患者的腰部进行约束和支撑,使得避免患者的行走时发生侧向倾倒,提高患者的行走锻炼时的安全性,由于助行杆1的限位,使得弧形板23只能在平面内沿着助行杆1直线运动,进而患者也只能在平面内沿着助行杆1直线运动,当患者体力不支时,由于约束带29患者的两腿之间穿过,患者可以坐在约束带29上,使得患者可以休息同时通过约束带29可以避免患者从弧形板23内向下滑脱,即瘫坐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提高患者的行走锻炼时的安全性。
[0023]参考图2所示,所述腰部约束机构2还包括魔术贴28,所述弧形气囊26的外表面缝合连接有魔术贴28,且弧形板23的内表面也固定连接有魔术贴28,通过两个魔术贴28,使得弧形气囊26与弧形板23粘连。
[0024]需要说明:通过两个魔术贴28,使得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助行杆(1),所述助行杆(1)数量为两个,两个助行杆(1)平行设置,且助行杆(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4);支架机构(5),所述支架机构(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机构(5)分别与两个助行杆(1)连接;腰部约束机构(2),所述腰部约束机构(2)位于两个助行杆(1)之间,且腰部约束机构(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助行杆(1)连接,所述腰部约束机构(2)包括连接板(21)、绑带(22)、弧形板(23)、连接耳(24)、定位销(25)、弧形气囊(26)、气嘴(27)和约束带(29),两个助行杆(1)之间设有弧形板(23),弧形板(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耳(24),两个连接耳(24)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滑槽(4)内,且弧形板(23)内连接有弧形气囊(26),弧形气囊(26)的外表面安装有气嘴(27);所述弧形板(23)的一端固定连接绑带(22)的一端,绑带(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插设在弧形板(23)另一端开设有插槽内,且弧形板(23)螺纹连接有用于将连接板(21)锁紧在插槽内的定位销(25);所述绑带(22)的中部缝合连接约束带(29)的一端,约束带(29)的另一端通过挂钩挂在弧形板(23)下表面的固定连接的挂环上;润滑油收集机构(6),所述润滑油收集机构(6)与助行杆(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护理用的下肢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约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