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矮牵牛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847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矮牵牛培育方法,涉及矮牵牛室温育苗技术领域,包括:将土壤、有机肥、五氧化二磷、硝酸钾、尿素混合均匀后调节;将培养土平整推成25~35cm高的苗床,播撒矮牵牛种子,喷洒水至土壤淋透;矮牵牛种子在10~25℃下发芽,在发芽期每3~4天浇一次水,待矮牵牛幼苗达到4~5片真叶时,即可进行分栽;将分栽的矮牵牛幼苗移栽至植穴中并在10~25℃下培育,即可。上述矮牵牛培育方法的整体操作简单、步骤合理、原料成本低廉,无需复杂操作即可实现较高的发芽率,更利于矮牵牛花的大规模培育。更利于矮牵牛花的大规模培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矮牵牛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矮牵牛室温育苗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矮牵牛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的花舟消费额会逐步增加,且国内的潜在花卉消费市场巨大,这为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0003]矮牵牛作为国际上重要的盆花和花坛装饰植物,又称碧冬茄。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高20~45厘米;茎匍地生长,被有粘质柔毛;叶质柔软,卵形,全缘,互生,上部叶对生;花单生,呈漏斗状,重瓣花球形,花白、紫或各种红色,并镶有它色边,非常美丽,花期4月至降霜;蒴果;种子细小。
[0004]现有技术中,矮牵牛结实率低,种子细小且昂贵,每克种子数量为9500~10000粒,不易采集,发芽率低。即使在正常的适宜发芽温度范围22℃~24℃,苗盘播种,6~8天发芽,发芽率只有50~60%。
[000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矮牵牛培育方法,其具有整体操作简单、步骤合理、原料成本低廉、发芽率高的优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矮牵牛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土壤、有机肥、五氧化二磷、硝酸钾、尿素按照质量比为1000:(9~12):(4.5~6.5):(50~65):(2~3.5)混合均匀,调节pH至6.8~7.0,即得培养土;步骤二、将培养土平整推成25~35cm高的苗床,播撒矮牵牛种子,喷洒水至土壤淋透;步骤三、矮牵牛种子在10~25℃下发芽,在发芽期每3~4天浇一次水,待矮牵牛幼苗达到4~5片真叶时,即可进行分栽;步骤四、按(20~40)
×
(30~50)cm的间距挖定规格为(8~12)cm
×
(10~15)cm的植穴,在植穴中填铺培养土,再将分栽的矮牵牛幼苗移栽至植穴中,在10~25℃下培育,即可。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矮牵牛培育过程中,首先将有机肥、五氧化二磷、硝酸钾、尿素于土壤混合形成培养土,有机肥、五氧化二磷、硝酸钾、尿素为矮牵牛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培养土的pH控制在6.8~7.0,在此条件下更利于矮牵牛种子发芽。此外,在播种完成后浇水可以使得种子充分吸水,有利于矮牵牛种子发芽,从而使得矮牵牛种子的整体发芽率更高。上述矮牵牛培育方法通过改进培养土的配比、播种的具体操作等,使得矮牵牛种子发芽率更高,从而提高矮牵牛花的成品率。
[0009]上述矮牵牛培育方法的整体操作简单、步骤合理、原料成本低廉,无需复杂操作即
可实现较高的发芽率。此外,在植穴中预先填铺培养土,也更利于矮牵牛生长,从而利于矮牵牛的大规模培育。
[0010]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土壤为消毒的黄棕壤。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黄棕壤具有一定的沙粒感,更利于矮牵牛种子发芽。此外,经过消毒后的黄棕壤,能避免微生物损坏种子,也能提高矮牵牛种子发芽率。
[0012]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黄棕壤的消毒过程为:将辛硫磷颗粒与黄棕壤按照质量比为(6~10):105混合均匀,喷洒水至土壤淋透,静置3~5天后过1cm的筛,筛分后即得培养土。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辛硫磷具有广谱杀虫的优点,击倒力强,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该药施入土中,残留期很长,适合于防治地下害虫。通过少量添加辛硫磷即可实现长期消毒的功能。
[0014]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土壤、有机肥、五氧化二磷、硝酸钾、尿素的质量比为1000:(10~11):(5~5.5):(55~60):(2.8~3.2)。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机肥、五氧化二磷、硝酸钾、尿素为矮牵牛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控制在上述比例更利于矮牵牛种子发芽。
[0016]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三中矮牵牛种子在发芽期的控温具体操作为:在苗床上搭建小拱棚并覆盖无滴膜,白天控制室温在15~25℃,夜晚控制室温在10~20℃,即可。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矮牵牛种子在发芽期应避免温度过低、昼夜温差过大等问题,通过在苗床上搭建保温棚,能避免热量流失,白天温度略高时进行通风控温即可,夜晚温度过低时通过暖风循环控温即可。
[0018]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矮牵牛种子的播撒密度为2000~3000/m2。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播撒密度不能太多,避免种子过于密集,即使都能发芽,但是会降低其成苗率。
[0020]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矮牵牛种子的播撒密度为2000~2500/m2。
[0021]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培养土采用碳酸钙调节pH值。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酸钙既能调节pH,也能作为无机肥为矮牵牛生长提供无机元素。
[0023]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培养土的pH为6.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H控制在6.9,更利于矮牵牛种子发芽。
[0024]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矮牵牛培育过程中,首先将有机肥、五氧化二磷、硝酸钾、尿素于土壤混合形成培养土,有机肥、五氧化二磷、硝酸钾、尿素为矮牵牛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培养土的pH控制在6.8~7.0,在此条件下更利于矮牵牛种子发芽;(2)、在播种完成后浇水可以使得种子充分吸水,有利于矮牵牛种子发芽,从而使得矮牵牛种子的整体发芽率更高;(3)、上述矮牵牛培育方法通过改进培养土的配比、播种的具体操作等,使得矮牵牛种子发芽率更高,从而提高矮牵牛花的成品率;上述矮牵牛培育方法的整体操作简单、步骤合理、原料成本低廉,无需复杂操作即可实现较高的发芽率,更利于矮牵牛花的大规模培育。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6]实施例1:一种矮牵牛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辛硫磷颗粒与黄棕壤按照质量比为7:105混合均匀,喷洒水至土壤淋透,静置3~5天后过1cm的筛,筛分后即得培养土;步骤二、将消毒的黄棕壤、有机肥、五氧化二磷、硝酸钾、尿素按照质量比为1000:9:4.8:52:2.2混合均匀,采用碳酸钙调节pH至6.8,即得培养土;步骤三、将培养土平整推成30cm高的苗床,播撒矮牵牛种子且播撒密度为2000g/m2,喷洒水至土壤淋透;步骤四、在苗床上搭建小拱棚并覆盖无滴膜,白天控制室温在15~25℃,夜晚控制室温在10~20℃,在发芽期每3~4天浇一次水并浇透,待矮牵牛幼苗达到4~5片真叶时,即可进行分栽;步骤五、按25
×
40cm的间距挖定规格为10cm
×
15cm的植穴,在植穴中填铺培养土,再将分栽的矮牵牛幼苗移栽至植穴中,在10~25℃下培育,即可。
[0027]实施例2:一种矮牵牛培育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消毒的黄棕壤、有机肥、五氧化二磷、硝酸钾、尿素质量比为1000:10:5:55:2.5。
[0028]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矮牵牛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土壤、有机肥、五氧化二磷、硝酸钾、尿素按照质量比为1000:(9~12):(4.5~6.5):(50~65):(2~3.5)混合均匀,调节pH至6.8~7.0,即得培养土;步骤二、将培养土平整推成25~35cm高的苗床,播撒矮牵牛种子,喷洒水至土壤淋透;步骤三、矮牵牛种子在10~25℃下发芽,在发芽期每3~4天浇一次水,待矮牵牛幼苗达到4~5片真叶时,即可进行分栽;步骤四、按(20~40)
×
(30~50)cm的间距挖定规格为(8~12)cm
×
(10~15)cm的植穴,在植穴中填铺培养土,再将分栽的矮牵牛幼苗移栽至植穴中,在10~25℃下培育,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矮牵牛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为消毒的黄棕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矮牵牛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棕壤的消毒过程为:将辛硫磷颗粒与黄棕壤按照质量比为(6~10):105混合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美琴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四季花开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