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接式楼内临边洞口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37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接式楼内临边洞口防护栏,解决了如何避免在洞口内开洞安装防护栏造成对墙体损伤的问题。在下槽钢(6)左端与上槽钢(7)之间,活动设置有开口朝左U形顶架(17)和开口朝右U形顶架(18),丝杠(11)的下端,依次穿过丝杠穿过上中心孔(10)、丝杠穿过下中心孔(9)后,活动设置在丝杠底端支撑筒(8)中,在丝杠(11)上设置有丝杠上螺母(13)和丝杠下螺母(14),在开口朝左U形顶架(17)与丝杠(11)之间,设置有左侧X交叉铰接推架(15),在开口朝右U形顶架(18)与丝杠(11)之间,设置有右侧X交叉铰接推架(1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和拆卸简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和拆卸简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和拆卸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接式楼内临边洞口防护栏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土建施工用防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顶接式楼内临边洞口防护栏。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主体框架施工完成后,对电梯井、阳台等洞口的立面防护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用钢管和各类扣件进行现场组装搭设,这种方法工艺粗糙,稳定性差,难于满足日益加强的安全防护要求,所使用的钢管和扣件数量较大,搭设的钢管外突出,妨碍通行,且易造成施工人员碰撞伤害;第二种是使用工具式防护栏杆,通常采用标准组合件,如主立杆、上、下横杆、主立杆固钢板、转角连接件、固定螺栓、螺丝等组装成临时防护栏杆架;这两种防护式栏板均需要与楼体结构面固定连接在一起,需要利用预埋件,如膨胀螺栓等进行固定,或者在建筑物结构面用电钻进行打孔后安装膨胀螺栓进行固定;对建筑物的打孔,破坏了原建筑物的结构,而且在拆除临边防护栏后,还需要对结构面进行修补,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影响到结构面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顶接式楼内临边洞口防护栏,解决了如何避免在洞口内开洞安装防护栏造成对墙体损伤的技术问题。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接式楼内临边洞口防护栏,包括长条形底座板(1),在长条形底座板(1)的左端,分别设置有左前立柱(2)和左后立柱(3),在长条形底座板(1)的右端,分别设置有右前立柱(4)和右后立柱(5),在四个立柱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下槽钢(6)和上槽钢(7),下槽钢(6)与上槽钢(7)是水平并彼此平行设置的,且下槽钢(6)是槽口向上设置的,上槽钢(7)是槽口向下设置的,其特征在于,在下槽钢(6)左端与上槽钢(7)左端之间,活动设置有开口朝左U形顶架(17),在下槽钢(6)右端与上槽钢(7)右端之间,活动设置有开口朝右U形顶架(18),在上槽钢(7)的中部底板上,设置有丝杠穿过上中心孔(10),在下槽钢(6)的中部底板上,设置有丝杠穿过下中心孔(9),在丝杠穿过下中心孔(9)正下方的长条形底座板(1)上,设置有丝杠底端支撑筒(8),丝杠(11)的下端,依次穿过丝杠穿过上中心孔(10)、丝杠穿过下中心孔(9)后,活动设置在丝杠底端支撑筒(8)中,丝杠(11)的上半段上的丝扣与丝杠(11)的下半段上的丝扣是反向设置的,在丝杠(11)的上半段上设置有丝杠上螺母(13),在丝杠(11)的下半段上设置有丝杠下螺母(14),在开口朝左U形顶架(17)与丝杠(11)之间,设置有左侧X交叉铰接推架(15),左侧X交叉铰接推架(15)的右上端与丝杠上螺母(13)铰接在一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超连瑞王际鹏杨志强李佳淦郑丹张雪王林伟郭静石磊岩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