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架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832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架升降装置,包括立柱、支撑杆和手柄,立柱设有竖向延伸的滑槽,滑槽的顶部敞开,滑槽的顶部设有塑料直线轴承,滑槽的侧壁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通槽;支撑杆设于滑槽内,塑料直线轴承套于支撑杆的外侧;手柄设于滑槽的外侧,第一通槽内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手柄、支撑杆连接。单手操作也能一次性将手柄从第一通槽的底部移动到第一通槽的顶部,无需双手交替也能把支撑杆提升到顶点,操作简便;使用时,在滑槽的顶部、支撑杆会紧靠滑槽,滑槽的顶部与支撑杆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通过设置塑料直线轴承,无需使用润滑油进行润滑、也能减少滑槽的顶部与支撑杆之间的摩擦力,减轻磨损,降低噪音。音。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液架升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输液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输液架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液架是各大医院中最常用的器械之一,也是病人经常要使用到的器械,输液架可用于悬挂药液袋、血液袋、盐水袋或其他使用时需要高挂的物件。以前的输液架悬挂位置所处的高度固定,不便于使用,由此,能升降的输液架被生产制造出来。
[0003]然而,现有的能升降的输液架,例如专利CN210583256U公开的一种可移动式多功能输液架,其在调节高度时,需要先把紧固旋钮拧松,然后手动撑起升降杆,而且,通常还需要双手交替才能把升降杆提升到顶点,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输液架升降装置。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输液架升降装置,包括立柱、支撑杆和手柄,所述立柱设有竖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顶部敞开,所述滑槽的顶部设有塑料直线轴承,所述滑槽的侧壁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通槽;所述支撑杆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塑料直线轴承套于所述支撑杆的外侧;所述手柄设于所述滑槽的外侧,所述第一通槽内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手柄、所述支撑杆连接。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输液架升降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需要调节支撑杆的高度位置时,可以上下移动手柄,第一连杆在第一通槽内上下滑动,支撑杆在滑槽内上下滑动;单手操作也能一次性将手柄从第一通槽的底部移动到第一通槽的顶部,无需双手交替也能把支撑杆提升到顶点,操作简便;使用时,在滑槽的顶部、支撑杆会紧靠滑槽,滑槽的顶部与支撑杆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通过设置塑料直线轴承,无需使用润滑油进行润滑、也能减少滑槽的顶部与支撑杆之间的摩擦力,减轻磨损,降低噪音。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滑槽之间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壁体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杆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支撑杆升降时、塑料直线轴承和滑套引导其运动轨迹,两点能确定一直线,则支撑杆的升降方向准确、升降稳定。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输液架升降装置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把手、第一弹性构件、第一插销和多个卡槽,所述把手设有滑孔,所述第一连杆贯穿所述滑孔,使得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把手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把手、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插销设于所述把手上,多个所述卡槽从上至下依次设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插销与所述卡槽相适配,所述第一插销与所述第一连杆平行设置。向外拉动把手,能使第一插销从卡槽中抽出,则支撑杆能上下移动,松开把手,把手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内移动,使第一插销插入卡槽,使支撑杆相对于立柱锁定。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槽包括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所述第一槽
部和所述第二槽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通槽的两侧,所述第一插销设于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把手之间,所述第一插销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槽部内,所述第一插销的另一端跨过所述第一通槽后设于所述第二槽部内;所述滑槽内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把手固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抵接。通过设置支撑件,当第一插销插入卡槽中时,支撑件抵靠支撑杆,支撑件阻挡把手继续向内侧移动,则把手与立柱之间能留有一定间隙,防止把手与立柱之间摩擦磨损。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插销为金属件,所述把手为塑料件。通过设置第一插销为金属件,第一插销不易磨损,而把手为塑料件,成本较低且便于生产制作。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输液架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构件,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活动端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第二弹性构件能对支撑杆施加向上的力,支撑杆、挂钩、输液袋的重力能由第二弹性构件提供的力抵消一部分,操作人员使用较小的力量即可向上移动支撑杆。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为卷簧。卷簧对支撑杆提供的向上的助力较为恒定,防止出现支撑杆在下方时助力过大、支撑杆在上方时助力过小的情况。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槽的侧壁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弹性构件设于所述滑槽的外侧,所述第二通槽内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杆、所述活动端连接。通过设置第二通槽和第二连杆,第二弹性构件能设于滑槽的外侧,防止第二弹性构件与支撑杆摩擦损耗。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槽的外壁设有防护棉层,所述防护棉层设于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与所述第二通槽之间。通过设置防护棉层,防止第二弹性构件与滑槽的外壁摩擦损耗。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通槽内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支撑杆连接。这样防止支撑杆自身发生转动,进而防止第二连杆碰触第二通槽的内壁、防止第一连杆碰触第一通槽的内壁,第二连杆能稳定地上下移动、第一连杆能稳定地上下移动。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输液架升降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主视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的剖视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输液架升降装置的定位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
[0023]100

立柱;110

支撑杆;111

挂钩;120

第一连杆;121

手柄;122

第一弹性构件;130

塑料直线轴承;140

第一通槽;141

第一槽部;142

第二槽部;150

第二通槽;160


簧;170

防护棉层;210

把手;211

支撑件;221

第一滑块;222

第二滑块;223

第二连杆;230

第一插销;240

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架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其设有竖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顶部敞开,所述滑槽的顶部设有塑料直线轴承,所述滑槽的侧壁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通槽;支撑杆,其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塑料直线轴承套于所述支撑杆的外侧;手柄,其设于所述滑槽的外侧,所述第一通槽内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手柄、所述支撑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架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滑槽之间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壁体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杆贯穿所述第一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架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输液架升降装置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把手、第一弹性构件、第一插销和多个卡槽,所述把手设有滑孔,所述第一连杆贯穿所述滑孔,使得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把手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把手、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插销设于所述把手上,多个所述卡槽从上至下依次设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插销与所述卡槽相适配,所述第一插销与所述第一连杆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架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所述第一槽部和所述第二槽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通槽的两侧,所述第一插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加凡叶武秀陈明海陈锦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奇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