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负压拔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805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负压拔罐装置,包括负压吸引装置,所述负压吸引装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负压连接管,所述第一负压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负压连接管,所述第二负压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硅胶罐,所述负压吸引装置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包括支撑底板、伸缩套管、伸缩立柱、弹性套、支撑托板、防脱立板、弹性脚垫和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负压拔罐装置,属于拔罐装置领域,能够妥善收纳第一负压连接管,为搬运提供便利,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硅胶罐可以倒置在支撑托板上以供随时取用,降低硅胶罐放置在桌面上而不慎落地沾污的风险。面上而不慎落地沾污的风险。面上而不慎落地沾污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负压拔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拔罐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负压拔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可以疏通筋骨,缓解筋骨疼痛,是时下流行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常用的罐具种类较多,有竹罐、玻璃罐、抽气罐等,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负压吸引装置和连接管配合硅胶罐进行拔罐的拔罐装置;然而,现有的拔罐装置在使用时具有一定弊端,其负压连接管在较长且杂乱,在搬运时极为不便,并且在硅胶罐闲置时不便于妥善放置,直接放置在桌面上易出现落地沾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负压拔罐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负压连接管在较长且杂乱,在搬运时极为不便,并且在硅胶罐闲置时不便于妥善放置,直接放置在桌面上易出现落地沾污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新型负压拔罐装置,包括负压吸引装置,所述负压吸引装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负压连接管,所述第一负压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负压连接管,所述第二负压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硅胶罐,所述负压吸引装置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包括支撑底板、伸缩套管、伸缩立柱、弹性套、支撑托板、防脱立板、弹性脚垫和复位弹簧。
[0006]优选的,所述负压吸引装置的下表面位于四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脚座,所述负压吸引装置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通电插头。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伸缩套管,所述伸缩套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伸缩立柱,所述伸缩立柱的上端面套设有弹性套,所述伸缩立柱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托板,所述支撑托板的下表面靠近边缘处固定安装有防脱立板,所述防脱立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弹性脚垫,所述伸缩套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在第一负压连接管收卷后从空隙处置入两个防脱立板之间,再松动伸缩立柱后,复位弹簧带动防脱立板复位,这样能够妥善收纳第一负压连接管,为搬运提供便利,在使用过程中,硅胶罐可以倒置在支撑托板上以供随时取用,降低硅胶罐放置在桌面上而不慎落地沾污的风险。
[0008]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伸缩立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伸缩套管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的一侧表面与负压吸引装置的一侧表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托板通过伸缩立柱和伸缩套管在支撑底板的上方垂直升降,所述弹性脚垫的下表面与支撑底板的上表面贴合,所述防脱立板位于支撑托板的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负压连接管与硅胶罐相连通,所述第二负压连接管通过分流机
构与第一负压连接管相连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收纳装置,能够妥善收纳第一负压连接管,为搬运提供便利,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硅胶罐可以倒置在支撑托板上以供随时取用,降低硅胶罐放置在桌面上而不慎落地沾污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第一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第二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收纳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伸缩套管剖面图。
[0017]图中:1、负压吸引装置;2、第一负压连接管;3、分流机构;4、第二负压连接管;5、硅胶罐;6、收纳装置;601、支撑底板;602、伸缩套管;603、伸缩立柱;604、弹性套;605、支撑托板;606、防脱立板;607、弹性脚垫;608、复位弹簧;7、电源线;8、通电插头;9、支撑脚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

4所示,一种新型负压拔罐装置,包括负压吸引装置1,负压吸引装置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负压连接管2,第一负压连接管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分流机构3,分流机构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负压连接管4,第二负压连接管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硅胶罐5,负压吸引装置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收纳装置6,收纳装置6包括支撑底板601、伸缩套管602、伸缩立柱603、弹性套604、支撑托板605、防脱立板606、弹性脚垫607和复位弹簧608。
[0020]负压吸引装置1的下表面位于四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脚座9,负压吸引装置1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线7,电源线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通电插头8。
[002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底板601的上表面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伸缩套管602,伸缩套管60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伸缩立柱603,伸缩立柱603的上端面套设有弹性套604,伸缩立柱60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托板605,支撑托板605的下表面靠近边缘处固定安装有防脱立板606,防脱立板606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弹性脚垫607,伸缩套管6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608,在第一负压连接管2收卷后从空隙处置入两个防脱立板606之间,再松动伸缩立柱603后,复位弹簧608带动防脱立板606复位,这样能够妥善收纳第一负压连接管2,为搬运提供便利,在使用过程中,硅胶罐5可以倒置在支撑托板605上以供随时取用,降低硅胶罐5放置在桌面上而不慎落地沾污的风险。
[0022]复位弹簧608的一端与伸缩立柱60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608的另一端与伸缩套管60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0023]支撑底板601的一侧表面与负压吸引装置1的一侧表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支撑托板605通过伸缩立柱603和伸缩套管602在支撑底板601的上方垂直升降,弹性脚垫607的下表面与支撑底板601的上表面贴合,防脱立板606位于支撑托板605的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
[0024]第二负压连接管4与硅胶罐5相连通,第二负压连接管4通过分流机构3与第一负压
连接管2相连通。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新型负压拔罐装置,在闲置时,向上拉动弹性套604,带动伸缩立柱603在伸缩套管602的内部向上滑动并拉伸复位弹簧608,使得支撑托板605及防脱立板606抬升,这样能够使得弹性脚垫607与支撑底板601分离并扩大空隙,在第一负压连接管2收卷后从空隙处置入两个防脱立板606之间,再松动伸缩立柱603后,复位弹簧608带动防脱立板606复位,这样能够妥善收纳第一负压连接管2,为搬运提供便利,在使用过程中,硅胶罐5可以倒置在支撑托板605上以供随时取用,降低硅胶罐5放置在桌面上而不慎落地沾污的风险。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负压拔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吸引装置(1),所述负压吸引装置(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负压连接管(2),所述第一负压连接管(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分流机构(3),所述分流机构(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负压连接管(4),所述第二负压连接管(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硅胶罐(5),所述负压吸引装置(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收纳装置(6),所述收纳装置(6)包括支撑底板(601)、伸缩套管(602)、伸缩立柱(603)、弹性套(604)、支撑托板(605)、防脱立板(606)、弹性脚垫(607)和复位弹簧(6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负压拔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装置(1)的下表面位于四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脚座(9),所述负压吸引装置(1)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线(7),所述电源线(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通电插头(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负压拔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601)的上表面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伸缩套管(602),所述伸缩套管(60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伸缩立柱(603),所述伸缩立柱(603)的上端面套设有弹性套(6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重阳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置盛京老年病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