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高陡边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798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高陡边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系统,它包括坡岩基体,所述坡岩基体的顶部及背坡面覆盖有未被破坏区,所述坡岩基体的正坡面为待修复坡体,所述待修复坡体的外表面,并沿其坡体高度方向分层间隔布置有飘台种植绿化区和平台种植绿化区;所述待修复坡体的底部设置有格宾挡墙结构,所述格宾挡墙结构的内侧回填覆土,并形成底部种植区,所述格宾挡墙结构的坡体下游设置有排水沟结构。此系统通过采用平台种植、飘台种植、格宾挡墙结构和养护系统相结合的复合式治理方案,对高陡边坡进行修复。陡边坡进行修复。陡边坡进行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高陡边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围堰爆破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高陡边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矿产资源的长期开采,贵港市覃塘区黄练峡矿区生态环境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遗留下大量工矿废弃地,引发了许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不但影响自然景观、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会造成水土流失,诱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社会反响强烈,严重制约了覃塘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0003]而且,此矿区,边坡高度约140m,治理面积约35000平方米,边坡一般坡度65~85
°
,多处存在反坡,坡面岩性为灰岩,岩体破碎,分布有大量危岩体,易出现崩塌等地质灾害。现有的普通边坡修复技术无法很好的适用于此高陡岩体边坡的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高陡边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系统,此系统通过采用平台种植、飘台种植、格宾挡墙结构和养护系统相结合的复合式治理方案,对高陡边坡进行修复,有效的消除了矿区地质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避免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降低其对周围居民财产及生命安全的威胁程度;此外对矿区进行生态修复,因地制宜的进行植被恢复,使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变荒山为绿山、景山,美化治理区周围地质环境。
[0005]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式高陡边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系统,它包括坡岩基体,所述坡岩基体的顶部及背坡面覆盖有未被破坏区,所述坡岩基体的正坡面为待修复坡体,所述待修复坡体的外表面,并沿其坡体高度方向分层间隔布置有飘台种植绿化区和平台种植绿化区;所述待修复坡体的底部设置有格宾挡墙结构,所述格宾挡墙结构的内侧回填覆土,并形成底部种植区,所述格宾挡墙结构的坡体下游设置有排水沟结构。
[0006]所述飘台种植绿化区包括设置在坡体上分层交错布置的多个种植飘台,所述种植飘台包括通过第一斜锚筋固定在待修复坡体上的斜挡墙,所述斜挡墙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水平钢筋,所述斜挡墙的两端设置有封堵墙,所述封堵墙通过连接筋锚固在待修复坡体上。
[0007]所述种植飘台的内部回填有种植土,并在种植土内部种植有常春油麻藤或爬山虎。
[0008]所述飘台种植绿化区的外表面通过爬藤网锚钉固定有爬藤网。
[0009]所述平台种植绿化区设置在待修复坡体的坡体马道上,包括通过竖直锚筋固定在坡体马道顶部边缘的竖直挡墙,所述竖直挡墙的内侧面填充有平台种植土,在竖直挡墙上设置有倾斜布置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深入平台种植土内部的一端包裹有土工布。
[0010]所述格宾挡墙结构采用多个格宾构件堆砌连接而成,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端板、面板和后板,并围成矩形框结构,在矩形框结构内部中间部位设置有隔板,在矩形框结构的顶部设置有顶盖。
[0011]所述格宾挡墙结构的内部填充有块石,在格宾挡墙结构与回填覆土侧向接触的面铺设有无纺布。
[0012]还包括供水养护系统,所述供水养护系统设置在坡顶部位并通过供水管与飘台种植绿化区和平台种植绿化区相连通;所述供水养护系统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在进水管的相对侧设置有供水管和排污管,所述蓄水池的两侧设置有溢流管。
[0013]所述平台种植绿化区和底部种植区内部种植有红叶石楠。
[0014]所述排水沟结构包括浆砌石砌筑基础,在浆砌石砌筑基础的内部设置有砂浆抹面。
[0015]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通过采用本技术的治理系统,能够有效消除矿区地质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避免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降低其对周围居民财产及生命安全的威胁程度。
[0017]2、通过本治理系统能对矿区进行生态修复,因地制宜的进行植被恢复,使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变荒山为绿山、景山,美化治理区周围地质环境。
[0018]3、通过采用本技术的治理系统,能够对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弃渣弃料进行处理,避免污染环境,并减少土地资源破坏与压占。
[0019]4、通过采用本技术的治理系统,有效减少治理区的扬尘,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大气污染,实现水土保持。
[0020]5、通过采用本技术的治理系统,有效提高废弃矿区周围土地利用率,增加建设用地面积。
[0021]6、通过本试验区的修复工作,为后期全区域矿山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边坡修复系统的整体剖面图。
[0024]图2是本技术飘台种植绿化区的剖面图。
[0025]图3是本技术飘台种植绿化区的平面图。
[0026]图4是本技术飘台种植绿化区的主视图。
[0027]图5是本技术飘台种植绿化区的侧视图。
[0028]图6是本技术平台种植绿化区主视图。
[0029]图7是本技术平台种植绿化区竖直挡墙局部视图。
[0030]图8是本技术格宾挡墙结构三维结构图。
[0031]图9是本技术格宾挡墙结构堆叠之后的主视图。
[0032]图10是本技术格宾挡墙结构堆叠之后的三维图。
[0033]图11是本技术排水沟结构截面图。
[0034]图12是本技术蓄水池俯视图。
[0035]图13是本技术图12中A

A视图。
[0036]图14是本技术图12中B

B视图。
[0037]图中:未被破坏区1、坡岩基体2、待修复坡体3、飘台种植绿化区4、平台种植绿化区5、底部种植区6、格宾挡墙结构7、排水沟结构8、爬藤网10、爬藤网锚钉11、块石12、无纺布13、蓄水池14、进水管15、溢流管16、供水管17、排污管18;
[0038]连接筋401、封堵墙402、第一斜锚筋403、斜挡墙404、第一水平钢筋405;
[0039]平台种植土501、竖直挡墙502、竖直锚筋503、排水管504、土工布505、排水孔506;
[0040]隔板701、后板702、底板703、顶盖704、端板705、面板706;
[0041]浆砌石砌筑基础801、砂浆抹面802。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43]参见图1

14,一种复合式高陡边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系统,它包括坡岩基体2,所述坡岩基体2的顶部及背坡面覆盖有未被破坏区1,所述坡岩基体2的正坡面为待修复坡体3,所述待修复坡体3的外表面,并沿其坡体高度方向分层间隔布置有飘台种植绿化区4和平台种植绿化区5;所述待修复坡体3的底部设置有格宾挡墙结构7,所述格宾挡墙结构7的内侧回填覆土,并形成底部种植区6,所述格宾挡墙结构7的坡体下游设置有排水沟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高陡边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坡岩基体(2),所述坡岩基体(2)的顶部及背坡面覆盖有未被破坏区(1),所述坡岩基体(2)的正坡面为待修复坡体(3),所述待修复坡体(3)的外表面,并沿其坡体高度方向分层间隔布置有飘台种植绿化区(4)和平台种植绿化区(5);所述待修复坡体(3)的底部设置有格宾挡墙结构(7),所述格宾挡墙结构(7)的内侧回填覆土,并形成底部种植区(6),所述格宾挡墙结构(7)的坡体下游设置有排水沟结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式高陡边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飘台种植绿化区(4)包括设置在坡体上分层交错布置的多个种植飘台,所述种植飘台包括通过第一斜锚筋(403)固定在待修复坡体(3)上的斜挡墙(404),所述斜挡墙(40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水平钢筋(405),所述斜挡墙(404)的两端设置有封堵墙(402),所述封堵墙(402)通过连接筋(401)锚固在待修复坡体(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复合式高陡边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飘台的内部回填有种植土,并在种植土内部种植有常春油麻藤或爬山虎。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复合式高陡边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飘台种植绿化区(4)的外表面通过爬藤网锚钉(11)固定有爬藤网(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式高陡边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种植绿化区(5)设置在待修复坡体(3)的坡体马道上,包括通过竖直锚筋(503)固定在坡体马道顶部边缘的竖直挡墙(502),所述竖直挡墙(502)的内侧面填充有平台种植土(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云贵韦德雄文炯陈荣勇陈燕丽韦相安刘靖敏曾志强蓝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