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腰部损伤的具备缓冲功能的可穿戴外骨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786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腰部损伤的具备缓冲功能的可穿戴外骨骼。包括机体,机体外部的两侧通过导线驱动连接有两个动力臂,机体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套板,套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托板与支撑板,支撑板设置在托板的下方,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通过设置托板与支撑板配合调节机构,首先将套板背挂在使用者的背部,将两侧固定带围绕使用者腰部,并借由魔术贴浆料两个固定带固定,使圆棍带动遮挡带贴合在使用者的腰部,在圆棍贴合使用者腰部后,将长柱向圆杆的内部移动,此时长柱挤推两侧压柱,使两侧压柱紧密贴合在两个卡槽的内壁中,达到将圆棍固定的效果,从而保证了对使用者腰部的支撑,避免了使用者腰部受到损伤的状况。避免了使用者腰部受到损伤的状况。避免了使用者腰部受到损伤的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腰部损伤的具备缓冲功能的可穿戴外骨骼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外骨骼的
,具体为一种防腰部损伤的具备缓冲功能的可穿戴外骨骼。

技术介绍

[0002]机械外骨骼或称动力外骨骼,是一种由钢铁的框架构成并且可让人穿上的机器装置,这个装备可以提供额外能量来供四肢运动,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可穿戴外骨骼逐渐成为一款面向医疗、民用和制造业领域的高精度、高性价比基础设施级产品,产品主要面向医院助残康复医疗、现代化高速重载物流搬运、智能工厂高精度流水线装配等国家急需的重大战略领域,目前可穿戴外骨骼多含有机械背包来提供能源的支持,而多数外骨骼的机械背包仅为直接固定在使用者的背后,因此背包的重力会使使用者的背部弯曲,同时使用者的腰部没有支撑,从而会对使用者的腰部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腰部损伤的具备缓冲功能的可穿戴外骨骼,具备保证了对使用者腰部的支撑,避免了使用者腰部受到损伤的状况等优点,解决了多数外骨骼的机械背包仅为直接固定在使用者的背后,因此背包的重力会使使用者的背部弯曲,同时使用者的腰部没有支撑,从而会对使用者的腰部造成损害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保证了对使用者腰部的支撑,避免了使用者腰部受到损伤的状况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腰部损伤的具备缓冲功能的可穿戴外骨骼,包括机体,机体外部的两侧通过导线驱动连接有两个动力臂,机体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套板,套板的内部开设有两个通槽,两个动力臂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通槽内,套板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两个固定带相靠近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套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托板与支撑板,支撑板设置在托板的下方,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
[0005]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横槽,横槽开设在支撑板的外壁,横槽的内部与支撑板的内部相连通,横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遮挡带,遮挡带靠近套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拉绳,两个拉绳远离遮挡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棍,圆棍位于支撑板的内部,圆棍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圆杆。
[0006]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有两个气囊,两个气囊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内壁,两个气囊远离支撑板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板,弧板成拱形状设置,弧板远离气囊的一端贴合设置在圆棍的侧面。
[0007]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有侧槽,侧槽开设在支撑板的外壁,侧槽的内部与支撑板的内部相连通,圆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侧槽的内部,侧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圆杆的内部开设有长槽,长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长柱。
[0008]优选的,所述圆杆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空槽,每个空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压柱,压柱的两端分别活动贯穿空槽内壁的两侧并向外延伸,且压柱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卡槽的内
部,压柱的另一端设置在长槽的内部,压柱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隔板,隔板靠近空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活动套接在压柱的外部,两个压柱相靠近的一端开设有斜槽,且斜槽位于长柱靠近支撑板的一侧。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腰部损伤的具备缓冲功能的可穿戴外骨骼,具备以下优点:1、该基于迭代学习控制技术的可穿戴外骨骼,通过设置托板与支撑板配合调节机构,首先将套板背挂在使用者的背部,随后将两侧固定带围绕使用者腰部,并借由魔术贴浆料两个固定带固定,此时将圆杆滴啊东圆棍在支撑板的内部进行横向移动,并使圆棍带动遮挡带贴合在使用者的腰部,并在圆棍贴合使用者腰部后,将长柱向圆杆的内部移动,此时长柱挤推两侧压柱,并使两侧压柱紧密贴合在两个卡槽的内壁中,达到将圆棍固定的效果,从而保证了对使用者腰部的支撑,避免了使用者腰部受到损伤的状况。
[0010]2、该基于迭代学习控制技术的可穿戴外骨骼,通过设置弧板与两个气囊,在使用者将机体与套板背起后,将长柱从长槽内向外抽出,此时圆棍借由圆杆保持在支撑板内部的横向运动,同时在使用者移动的过程中,机体与套板会跟随使用者进行晃动,同时套板带动支撑板与使用者的腰部撞击,在支撑板与使用者腰部接触的同时借由气囊与弧板可以施加缓冲力,从而减轻了使用者背取机体产生的力,进而达到方便使用便捷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支撑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支撑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机体;11、套板;13、通槽;14、动力臂;15、托板;16、支撑板;17、固定带;2、调节机构;21、侧槽;23、弧板;24、气囊;25、圆棍;26、圆杆;27、横槽;28、遮挡带;29、拉绳;31、长槽;32、长柱;33、斜槽;34、卡槽;35、压柱;36、空槽;37、弹簧;38、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腰部损伤的具备缓冲功能的可穿戴外骨骼,包括机体1,机体1使用的最高步态频率为支撑板160步每分钟,光电编码器分辨率为0.008789
°
,驱动力矩大于机体100Nm,机体1内包括有完整的自适应学习最优控制外骨骼系统,包括有运动神经生肌电采集和识别系统、运动意图解码系统、外骨骼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系统,机体1外部的两侧通过导线驱动连接有两个动力臂14,机体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套板11,套板1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通槽13,两个动力臂14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通槽13内,套板11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17,两个固定带17相靠近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套板1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托板15与支撑板16,支撑板16设置在托板15的下方,支撑板16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2。
[0015]调节机构2包括有横槽27,横槽27开设在支撑板16的外壁,横槽27的内部与支撑板16的内部相连通,横槽2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遮挡带28,遮挡带28靠近套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拉绳29,两个拉绳29远离遮挡带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棍25,圆棍25位于支撑板16的内部,圆棍25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圆杆26。
[0016]调节机构2还包括有两个气囊24,两个气囊24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6的内壁,两个气囊24远离支撑板16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板23,弧板23成拱形状设置,弧板23远离气囊24的一端贴合设置在圆棍25的侧面。
[0017]调节机构2还包括有侧槽21,侧槽21开设在支撑板16的外壁,侧槽21的内部与支撑板16的内部相连通,圆杆26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侧槽21的内部,侧槽2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34,圆杆26的内部开设有长槽31,长槽3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长柱32。
[0018]圆杆26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空槽36,每个空槽36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压柱35,压柱35的两端分别活动贯穿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腰部损伤的具备缓冲功能的可穿戴外骨骼,包括机体(1),机体(1)外部的两侧通过导线驱动连接有两个动力臂(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套板(11),套板(1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通槽(13),两个动力臂(14)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通槽(13)内,套板(11)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17),两个固定带(17)相靠近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套板(1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托板(15)与支撑板(16),支撑板(16)设置在托板(15)的下方,支撑板(16)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腰部损伤的具备缓冲功能的可穿戴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有横槽(27),横槽(27)开设在支撑板(16)的外壁,横槽(27)的内部与支撑板(16)的内部相连通,横槽(2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遮挡带(28),遮挡带(28)靠近套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拉绳(29),两个拉绳(29)远离遮挡带(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棍(25),圆棍(25)位于支撑板(16)的内部,圆棍(25)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圆杆(2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腰部损伤的具备缓冲功能的可穿戴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还包括有两个气囊(24),两个气囊(24)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6)的内壁,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云德吴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辰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