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786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拐杖,包括拐杖杆,特点是拐杖杆上设置有可折叠座椅,可折叠座椅包括椅面和可折叠的椅面支撑架,椅面支撑架展开后与拐杖杆配合对椅面形成支撑供使用者休息落座使用。优点是通过在拐杖杆上设置可折叠座椅,可折叠座椅的椅面支撑架展开后与拐杖杆配合对椅面形成支撑供使用者休息落座使用,结构简单,实现了拐杖功能的拓展,使得该拐杖在具备基础的辅助支撑行走和站立的功能外,可供使用者在行走累了的时候休息落座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拐杖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拐杖,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拐杖。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越发受到重视,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独自出行较为不便,因此拐杖成为了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拐杖可为老年人提供支撑,辅助老年人行走和站立。目前已有许多助行类的拐杖产品,然而这些拐杖的种类虽然比较繁多,但它们的功能却大多较为单一,多数产品都只能实现辅助支撑行走和站立的功能,而单一功能的拐杖无法应对生活中较为多变的场景,比如当老人在道路上走累了,无法随时休息,因此目前单一功能的拐杖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多样的多功能拐杖。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多功能拐杖,包括拐杖杆,所述的拐杖杆上设置有可折叠座椅,所述的可折叠座椅包括椅面和可折叠的椅面支撑架,所述的椅面支撑架展开后与所述的拐杖杆配合对所述的椅面形成支撑供使用者休息落座使用。
[0006]所述的椅面支撑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的拐杖杆上第一支承座、第二支承座和第三支承座,所述的第一支承座和所述的第二支承座分别可上下活动地套接安装在所述的拐杖杆上,所述的第三支承座固定套接安装在所述的拐杖杆上;
[0007]所述的第一支承座与所述的椅面之间通过一转动连接座相连接,所述的转动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椅面的下端面,所述的转动连接座可带动所述的椅面上下翻转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一支承座的侧部;
[0008]所述的第二支承座上设置有两根第一支撑杆和两根第二支撑杆;
[0009]两根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第二支承座的侧部,所述的椅面的下端面设置有两条导轨,所述的导轨具有长条状的与所述的椅面的打开和折叠收拢方向相配合的导槽,所述的导槽内可活动地设置有导向组件,两根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的所述的导向组件上,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的第一支承座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支承座的侧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位置的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中部;展开状态下,两根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下端相互靠近,两根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上端相互远离,两根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上端相互靠近,两根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下端相互远离,所述的转动连接座与两个所述的导向组件之间形成三点支撑;
[0010]两根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和两根所述的第二支撑杆分别位于所述的拐杖杆相对的两侧,所述的第二支撑杆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支撑节段和下支撑节段,所述的上支撑节段包括支撑壁,所述的支撑壁的两个侧端分别弯折形成弯折壁,所述的支撑壁与所述
的弯折壁之间形成一用于收拢所述的下支撑节段的上收拢腔,所述的上收拢腔的开口与所述的拐杖杆的外侧壁相对,所述的下支撑节段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的上收拢腔的下部,所述的上支撑节段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一支承座的侧部,所述的上支撑节段与所述的第一支承座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相连接,两根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和两根所述的第二连接杆分别位于所述的拐杖杆相对的两侧,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第一支承座的侧部,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的所述的上支撑节段的上部靠近所述的上支撑节段的上端头的位置上,所述的下支撑节段与所述的第三支承座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的拐杖杆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第三支承座的侧部,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对应的所述的下支撑节段的中部,所述的下支撑节段与所述的拐杖杆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用于收纳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下收拢腔;收拢状态下,所述的下支撑节段收拢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的上收拢腔内,所述的第三连接杆收拢设置在所述的下收拢腔内;展开状态下,两根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上端相互靠拢,两根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下端相互远离,两根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的上端相互靠拢,两根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的下端相互远离,所述的下支撑节段的下端抵设在地面上,两根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上端相互靠拢,两根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下端相互远离。上述椅面支撑架,结构简单,支撑稳定,易于展开和收拢,收拢后,体积较小,需要展开时,只需向下滑动第一支承座,在各个部件的联动作用下,实现椅面的打开供老人休息使用。
[0011]所述的下支撑节段的下端设置有防滑脚垫;展开状态下,所述的防滑脚垫与地面相接触。确保稳定支撑。
[0012]两根所述的下支撑节段之间通过第一强度连接绳相连接,两根所述的第三连接杆之间通过第二强度连接绳相连接;展开状态下,所述的第一强度连接绳和所述的第二强度连接绳均处于拉紧状态。用于加强支撑强度,防止座椅在使用过程中因受到的压力过大导致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向两边扩而发生弯折的情况发生,确保座椅的稳定使用。
[0013]所述的上支撑节段与下支撑节段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增加连接处强度的U型槽扣,所述的U型槽扣具有一卡槽,所述的支撑壁的下端紧配插入安装在所述的卡槽内,展开状态下,所述的下支撑节段的上端的侧壁抵靠在所述的U型槽扣的外部侧壁上。用于加强支撑强度,避免上支撑节段因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确保座椅的稳定使用。
[0014]所述的椅面由第一椅面板、第二椅面板和第三椅面板拼接而成,所述的第二椅面板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椅面板与所述的第三椅面板之间,所述的第二椅面板与所述的第一椅面板之间通过合页可翻转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椅面板与所述的第三椅面板之间通过合页可翻转相连接;
[0015]所述的第一椅面板和所述的第三椅面板的下端面分别具有一所述的导轨,所述的转动连接座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椅面的下端面靠近所述的拐杖杆的位置上;
[0016]所述的导向组件包括上导向块和下安装块,所述的上导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导槽相配合的滑块,所述的滑块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导槽内,所述的下安装块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的上导向块的下方,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的下安装块上,所述的下安装块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的第一椅面板或所述的第二椅面板的翻转方向一致。上述结构使得在收拢时,第一椅面板和第三椅面板也可随着翻折收拢,进一步减小了收
拢时的整体体积。
[0017]所述的拐杖杆上还设置有用于实现将所述的椅面支撑架的收拢状态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
[0018]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的拐杖杆上的锁定杆,所述的锁定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锁扣,所述的第一支承座上设置有锁定套筒,所述的锁定套筒可转动地套接安装在所述的拐杖杆上,所述的锁定套筒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锁定杆的两端相配合的竖向的锁定缺口,所述的锁定缺口的下端连通设置有横向的锁定滑槽,两个所述的锁定滑槽与所述的锁定缺口的连通端到末端为同一转动方向;当所述的椅面支撑架收拢后,通过所述的锁定杆首先进入到对应的所述的锁定缺口的下端,接着转动所述的锁定套筒,使所述的锁定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拐杖,包括拐杖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拐杖杆上设置有可折叠座椅,所述的可折叠座椅包括椅面和可折叠的椅面支撑架,所述的椅面支撑架展开后与所述的拐杖杆配合对所述的椅面形成支撑供使用者休息落座使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面支撑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的拐杖杆上第一支承座、第二支承座和第三支承座,所述的第一支承座和所述的第二支承座分别可上下活动地套接安装在所述的拐杖杆上,所述的第三支承座固定套接安装在所述的拐杖杆上;所述的第一支承座与所述的椅面之间通过一转动连接座相连接,所述的转动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椅面的下端面,所述的转动连接座可带动所述的椅面上下翻转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一支承座的侧部;所述的第二支承座上设置有两根第一支撑杆和两根第二支撑杆;两根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第二支承座的侧部,所述的椅面的下端面设置有两条导轨,所述的导轨具有长条状的与所述的椅面的打开和折叠收拢方向相配合的导槽,所述的导槽内可活动地设置有导向组件,两根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的所述的导向组件上,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的第一支承座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支承座的侧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位置的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中部;展开状态下,两根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下端相互靠近,两根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上端相互远离,两根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上端相互靠近,两根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下端相互远离,所述的转动连接座与两个所述的导向组件之间形成三点支撑;两根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和两根所述的第二支撑杆分别位于所述的拐杖杆相对的两侧,所述的第二支撑杆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支撑节段和下支撑节段,所述的上支撑节段包括支撑壁,所述的支撑壁的两个侧端分别弯折形成弯折壁,所述的支撑壁与所述的弯折壁之间形成一用于收拢所述的下支撑节段的上收拢腔,所述的上收拢腔的开口与所述的拐杖杆的外侧壁相对,所述的下支撑节段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的上收拢腔的下部,所述的上支撑节段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一支承座的侧部,所述的上支撑节段与所述的第一支承座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相连接,两根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和两根所述的第二连接杆分别位于所述的拐杖杆相对的两侧,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第一支承座的侧部,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的所述的上支撑节段的上部靠近所述的上支撑节段的上端头的位置上,所述的下支撑节段与所述的第三支承座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的拐杖杆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第三支承座的侧部,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对应的所述的下支撑节段的中部,所述的下支撑节段与所述的拐杖杆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用于收纳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下收拢腔;收拢状态下,所述的下支撑节段收拢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的上收拢腔内,所述的第三连接杆收拢设置在所述的下收拢腔内;展开状态下,两根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上端相互靠拢,两根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鸿超董新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