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系统的智能进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737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系统的智能进风装置,包括外壳、辅助板、排风扇、抽风扇、过滤器、输风管、水箱、控制器,外壳的正面和背面均与辅助板的内侧固定连接,外壳内部的右侧分别与排风扇和抽风扇右侧固定连接,排风扇和抽风扇的右侧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抽风扇的左侧通过管道与过滤器的右侧连通,过滤器和排风扇的左侧均与输风管的右侧连通,输风管的左侧延伸至外壳的外部,外壳内部的底部分别与水箱和控制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水箱和雾化器,来对与抽风扇连通的输风管内输送雾气,从而对经过输风管的空气进行加湿,避免因为过滤器对空气的过滤,导致空气干燥,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系统的智能进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风系统
,具体为一种新风系统的智能进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风系统是一种空气处理系统,主要是利用进风装置来对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进行更换,现有进风装置只具备对空气进行净化过滤的功能,而过滤后的空气干燥,干燥的空气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增强细菌的传播,并且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智能进风装置,具备使进风装置能对空气进行加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进风装置无法对空气进行加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风系统的智能进风装置,包括外壳、辅助板、排风扇、抽风扇、过滤器、输风管、水箱、控制器和雾化器;
[0005]所述外壳的正面和背面均与辅助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部的右侧分别与排风扇和抽风扇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排风扇和抽风扇的右侧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抽风扇的左侧通过管道与过滤器的右侧连通,所述过滤器和排风扇的左侧均与输风管的右侧连通,所述输风管的左侧延伸至外壳的外部;
[0006]所述外壳内部的底部分别与水箱和控制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位于连个输风管之间,所述水箱的右侧连通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雾化喷头延伸至输风管的内部,所述控制器位于排风扇和抽风扇之间,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雾化器、排风扇和抽风扇电性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分别与排风扇、抽风扇和输风管对齐,所述防护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集尘网。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音海绵,所述吸音海绵分别位于排风扇、抽风扇、输风管、水箱、雾化器和控制器的外部。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输风管的表面通过橡胶垫活动连接有管夹,所述管夹的外侧分别与外壳内部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左侧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进水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水箱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与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水箱和雾化器,来对与抽风扇连通的输风管内输送雾气,从而对经过输风管的空气进行加湿,避免因为过滤器对空气的过滤,导致空气干燥,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架和集尘网,来对进入到进风装置内的空气进行过
滤,将空气内的大颗粒灰尘过滤出来。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吸音海绵,来吸收进风装置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降低噪音对使用者身心的影响。
[0016]4、本技术通过设置管夹,来对输风管进行支撑限位,避免工人在对进风装置进行搬运时,输风管与外壳发生碰撞。
[0017]5、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水管,方便使用者向水箱内输送水,并利用单向阀,来避免水箱内的水通过进水管流出。
[0018]6、本技术通过设置液位传感器,来检测水箱内的水位,当水箱内水位较低时,就会启动警示灯来提醒使用者。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结构外壳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结构外壳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结构水箱的正视剖视示意图。
[0023]图中:1、外壳;2、辅助板;3、排风扇;4、抽风扇;5、过滤器;6、输风管;7、水箱;8、控制器;9、雾化器;10、防护架;11、集尘网;12、吸音海绵;13、管夹;14、进水管;15、单向阀;16、液位传感器;17、警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风系统的智能进风装置,包括外壳1、辅助板2、排风扇3、抽风扇4、过滤器5、输风管6、水箱7、控制器8和雾化器9;
[0026]外壳1的正面和背面均与辅助板2的内侧固定连接,外壳1内部的右侧分别与排风扇3和抽风扇4右侧固定连接,排风扇3和抽风扇4的右侧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抽风扇4的左侧通过管道与过滤器5的右侧连通,过滤器5和排风扇3的左侧均与输风管6的右侧连通,输风管6的左侧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
[0027]外壳1内部的底部分别与水箱7和控制器8的底部固定连接,水箱7位于连个输风管6之间,水箱7的右侧连通有雾化器9,雾化器9的雾化喷头延伸至输风管6的内部,控制器8位于排风扇3和抽风扇4之间,控制器8分别与雾化器9、排风扇3和抽风扇4电性连接。
[0028]参考图2,外壳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架10,防护架10分别与排风扇3、抽风扇4和输风管6对齐,防护架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集尘网11。
[002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防护架10和集尘网11,来对进入到进风装置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将空气内的大颗粒灰尘过滤出来。
[0030]参考图2,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音海绵12,吸音海绵12分别位于排风扇3、抽风扇4、输风管6、水箱7、雾化器9和控制器8的外部。
[003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吸音海绵12,来吸收进风装置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降低噪音对使用者身心的影响。
[0032]参考图3,输风管6的表面通过橡胶垫活动连接有管夹13,管夹13的外侧分别与外壳1内部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
[003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管夹13,来对输风管6进行支撑限位,避免工人在对进风装置进行搬运时,输风管6与外壳1发生碰撞。
[0034]参考图4,水箱7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14,进水管14的左侧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进水管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15。
[003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进水管14,方便使用者向水箱7内输送水,并利用单向阀15,来避免水箱7内的水通过进水管14流出。
[0036]参考图4,水箱7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位传感器16,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警示灯17,警示灯17与液位传感器16电性连接。
[003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液位传感器16,来检测水箱7内的水位,当水箱7内水位较低时,就会启动警示灯17来提醒使用者。
[0038]本技术的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系统的智能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辅助板(2)、排风扇(3)、抽风扇(4)、过滤器(5)、输风管(6)、水箱(7)、控制器(8)和雾化器(9);所述外壳(1)的正面和背面均与辅助板(2)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内部的右侧分别与排风扇(3)和抽风扇(4)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排风扇(3)和抽风扇(4)的右侧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所述抽风扇(4)的左侧通过管道与过滤器(5)的右侧连通,所述过滤器(5)和排风扇(3)的左侧均与输风管(6)的右侧连通,所述输风管(6)的左侧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所述外壳(1)内部的底部分别与水箱(7)和控制器(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7)位于连个输风管(6)之间,所述水箱(7)的右侧连通有雾化器(9),所述雾化器(9)的雾化喷头延伸至输风管(6)的内部,所述控制器(8)位于排风扇(3)和抽风扇(4)之间,所述控制器(8)分别与雾化器(9)、排风扇(3)和抽风扇(4)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的智能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东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